新一輪的核酸檢測開始了,在市南區,每隔幾個路口,就能看到一個核酸檢測點,現場用警戒線拉起一條長長的“隊伍”,帶著紅色袖章的志愿者們拿著大喇叭,引導群眾間隔一米排好隊,有秩序地進行核酸取樣工作,跳動的“志愿紅”成為群眾的“指路標”,在那片紅色中間,我們發現了一些“不一樣”的身影。
“一批批等待檢測的居民絡繹不絕,每次您都那么熱情地迎接和引導,不累嗎?”“我不累!能來做志愿者很開心!”今年已經60歲的八大峽街道西藏路社區樓長胡秀蘭阿姨,是今天協助街道全員核酸檢測的志愿者之一,“我不累”是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不管是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還是做新冠疫苗接種宣傳服務工作,胡秀蘭總是沖在第一線的,一聽說八大峽街道要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她也第一時間申請“參戰”。
“老姐姐,快來登記!”“小朋友真聰明!”“來來來!后面快跟上!”……胡秀蘭洪亮清晰又溫暖親切的聲音一直回蕩在核酸檢測采樣點現場,引導待檢測居民測體溫、協調檢測排隊、酒精消毒、緩解排隊等待居民的焦慮情緒……幾乎所有志愿者的工作她都熟練地進行著。在“體溫測量區”的胡秀蘭是迎接待檢測居民的第一環,想要使接下來十人一組的核酸檢測采樣做到有序、迅速,需要她和隊友高效完成與“信息核對區”、“采樣區”等多環節的信息傳遞,而這些工作,在她和志愿者的配合下,一切都有條不紊。
咚咚咚,在金門路大堯路的樓院里,響起了敲門聲,原來是志愿者正在入戶動員,今年已經70歲的劉建銘大爺說:“我是‘4S’黨員志愿服務隊的,市南的全員核酸檢測,當然要參與其中,為市南助一把力。”。劉大爺當志愿者已經很多年,他說到:“社區里有很多老年人不怎么會用手機,信息不暢通,怕不知道今天要進行核酸檢測,入戶動員工作量大,肯定需要人,我對社區情況比較了解,就來幫幫忙?!?/p>
據了解,金門路的“4S”黨員志愿服務隊共有120人,平均年齡65歲,像劉大爺這樣60歲以上的老年人志愿者有105人,他們不怕辛苦,協助社區工作,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市南區的全員核酸檢測工作還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胡秀蘭阿姨和劉建銘大爺代表的是我們每一個青島市民,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著“市南有我”的責任與擔當,志愿者們舍小我為大家,始終在背后支撐著我們,相信只要大家團結一心、共同奮戰,定會戰勝疫情,青島加油。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