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們的鼻咽拭子被采樣,到一份核酸檢測報告可以在手機上查詢,這中間核酸樣本經歷了怎樣的“旅程”?這當中是怎樣的一群人在星夜兼程做分析檢測?日前,記者聯系到市南區疾控中心檢驗科,一探究竟。
接到可以進實驗室采訪的電話是在中午,時間安排緊湊,工作節奏干凈利落??浦魅味娙A坦言,“我們現在都是隨采隨送、隨送隨檢,在當前形勢下,就是要與病毒‘賽跑’。”
市南區疾控中心檢驗科,與病毒“賽跑”的是清一色的娘子軍,10個人分為兩個小組,12小時一班,晝夜不歇,24小時運轉,滿負荷運行,每天大概能完成2000份的核酸檢測量。
“中午開始的這組同事,要一直到下午五點左右才能出來。三級防護,高專注度的工作,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睓z驗技師祁一凡說道:“更大的挑戰在凌晨?!苯眨S著重點人群和全員核酸檢測的開展,檢驗科承擔的核酸檢測數量激增,單日工作量動輒上千,也就意味著這個流程在一天之內要重復千遍,這不單是簡單的重復性工作,還要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看清每一個樣品、試劑有沒有吸足量,位置有沒有加對。
“鼻咽拭子被放進采樣管,3層包裝放進轉運箱,然后送到我們這里?!睋钜环步榻B說,轉運箱經過消毒經傳遞窗進入標本制備區,工作人員取出樣本,掃碼并進行樣本的核酸提取。與此同時,試劑存儲和準備區的擴增檢測試劑經傳遞窗也送進這里,提取出來的核酸與擴增檢驗測試劑混合,配制成PCR反應體系,再經傳遞窗到擴增區,上機進行擴增檢測。將近兩個小時后,相關數據就會在電腦中顯示,如遇陽性樣本,會進行樣本復核。最終,工作人員將相關數據上傳到上級健康平臺,經過審核的報告再發放到被檢測試者手中。在實驗室環節,從樣本進入到結果顯示,大概要經過3個小時的時間。
“核酸提取區的工作是艱苦的,因為有感染風險,這里有著極高的安全防護要求?!睓z驗技師安雪喆說道,作為團隊的一員,她們在檢測環節上通力合作、配合默契,而在24小時不間斷的工作中,白班的同事基本上達成了這樣的共識:“我們多干點,夜班的同事就可以不那么累了。”這份共識,外人聽了都深受感動。
馬不停蹄的工作,口罩在臉上勒出深深印痕,橡膠手套里的雙手被汗水浸泡又反復經過酒精噴霧消殺,皺了、腫了,密閉空間呆久了,會頭暈惡心……盡管難,但是這支娘子軍經受住了考驗,作風經受住了檢驗,成為一支敢于擔當、敢打硬仗的干事創業“鐵軍”。
檢驗技師于瀟榕在微信公眾號上寫出她們的工作,引來無數關注,每一份核酸檢測的背后,都有一群默默付出的英雄,平凡崗位上,她們詮釋了“偉大”。
祁一凡說,最有成就感的就是保證每一份樣本都是精確的。她們的工作,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她們的萬無一失,換來了公眾的安全。作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顆螺絲釘,她們守住了陣地,每一個你你我我守住了各自的陣地,過硬的作風,無堅不可摧,無往而不勝。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攝影 陳樂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