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情節完備的西廂記;神態逼真的天女散花、劉海釣魚;形態各異的水滸108將……如果不告訴你,你一定不會相信,這些栩栩如生的剪紙竟會出自一位沒有上過學的老太太之手,這位老太太就是平度市東郭街道辦事處東郭村的李秀芝老人。
李秀芝老人小的時候,鄰居家有位老太太剪紙剪得特別好,十幾歲時,她就天天跑去跟著老人學,不久便成了小有名氣的剪紙高手。
但結婚之后,李秀芝就把剪紙放下了,沒想到這一放就是五十多年。
1999年,李秀芝在濟南工作的大兒子回到家中,告訴老人說他在一個朋友家中看到人家收藏剪紙呢,問老人還能不能剪。李秀芝說可以試試,重又拾起了剪紙。
大兒子把李秀芝的剪紙送給了濟南的朋友,朋友非常喜歡,認真地把剪紙裱起來掛在墻上做裝飾。看到大家喜歡,老太太越剪越起勁,剪下的造型也越來越多。
李秀芝老人說,她剪紙沒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完全是隨心所欲。平日里,老人常常會拿出以前的剪紙欣賞一番,一拿起剪刀來就會忘記所有的煩惱。
如今,李秀芝老人已74歲高齡,她說她希望能夠把剪紙這門藝術傳給更多的人,別讓這種民間的好東西丟失了。
臨近春節,李秀芝格外忙碌,她要用剪紙藝術來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平度市城關街道辦事處東閣村的李秀芝自幼酷愛剪紙,心靈手巧的天賦和后天不懈的學習努力,十多歲時所剪窗花即為鄰里爭相張貼,她是當地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巧姐”。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識的提高,她的技藝日益精湛,作品題材日益多樣化發展,有《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將,有《西廂記》中的崔鶯鶯,也有民間傳說中的“八仙”等人物和故事場景,人物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其中《人物系列》作品被青島剪紙藝術館永久收藏。不少作品還作為青島市對外文化交流的贈品,在歐美和東南亞地區廣為流傳。
近年來,李秀芝的剪紙作品更加貼近生活,其剪紙的題材進一步擴大,有屬于重大節日紀念的;有屬于經濟建設、先模人物和共同奔小康的;有反映人民大眾歌頌黨的富民政策的;她先后剪出了“農家樂”、“合家歡”等200余件作品。
她在去年青島市首屆“大地歡歌”文化藝術節大展中獲優秀獎與佳作獎。新春臨近,她更忙了,忙著采風,忙著將城鄉的大好形勢剪出來,忙著剪出一個更加美好的新希望。
剪紙藝術是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代表著喜慶和吉祥。平度86歲的剪紙老人李秀芝,從小就對剪紙藝術情有獨鐘,她將一個個美好的愿望和祝福賦予在剪紙里。猴年來臨之際,李秀芝有自己的夢——那就是把這門剪紙手藝傳承下去。
在李秀芝家中客廳內,各種圖案的剪紙作品擺得到處都是。無論是梅蘭竹菊、西廂記還是金猴賀歲、十二生肖都形神兼備惟妙惟肖。幾百幅作品,幾乎沒有重樣的。
“你看,這個是《金猴賀歲》”,老人向記者展示剛完成的作品。“今年是我的本命年——猴年。金猴賀歲這幅作品不僅僅是表達了喜慶、熱鬧、吉祥、祝福的涵義,也是對藝術傳承的一種贊美。藝術的代代相傳,就像生命的延續一樣,有生命,就有藝術。”
李秀芝告訴記者,在她小的時候,每逢春節,看著家里的老人剪窗花,她便逐漸開始迷戀上了這門手藝?!皠e人家的孩子都去跳繩做游戲,我也不感興趣,就喜歡自己琢磨剪紙?!?/p>
“剪紙是門藝術,要想剪得好,就要有耐心、細心、恒心,全神貫注才能剪出好作品。只要拿起剪子,時間就過的特別快,有時候剪紙連飯也忘了吃?!倍嗄陙恚钚阒ハ群髣撟髁恕段甯H缫狻?、《水滸傳》、《西廂記》、《白蛇傳》、《八仙過?!返染妨ψ鳌!度宋锵盗小纷髌繁磺鄭u剪紙藝術館永久收藏。還有不少作品作為青島市對外文化交流的贈品,在歐美和東南亞地區廣為流傳。
“四個閨女兩個兒子也都會剪紙。剪紙培養人的耐性,學剪紙如果不專心、不細心就容易前功盡棄。通過學習剪紙,讓孩子們明白做事貴在堅持,細致耐心的性格?!崩钚阒フf,現在孩子們都已經踏入工作崗位多年,個個待人待事嚴謹認真。
據了解,李秀芝現為青島中國剪紙藝術館研究員、青島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平度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采訪中,李秀芝的兒子王先生告訴記者,現在兄弟姐妹們也盼著剪紙這門中國傳統藝術能得到傳承,令一家人比較欣慰的是,老人的小孫女對剪紙比較有天賦,老人也有意將自己的所學傳授給她。
“我想把我的剪紙技藝廣泛的傳授出去,現在會剪紙的人越來越少了。在以前,每到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貼著剪出來的美麗窗花,那才有過年的味道?!崩钚阒フf,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市面上印制的“?!弊忠呀浫〈藗鹘y的剪紙窗花,剪紙已經變成了一種藝術,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學些這門技藝,將積攢了幾十年的剪紙手藝傳的更廣。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通訊員 于懷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