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營商環境支撐。“十四五”開局之年,青島將優化營商環境當做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堅持頂格推進,持續打造營商環境新優勢。以成為全市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為目標,青島高新區以企業群眾的需求為導向,緊扣“辦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競爭力強、宜居宜業”四大重點領域,立足園區實際,以改革創新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為園區高質量發展賦能。
助企做加法 為企增質提效
寒意深深的12月清晨,剛剛到任不久的青島高新區領導班子成員便與安全專家們一同走進企業生產車間,來到正在忙碌建設中的項目施工現場,幫助企業和項目建設方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聚力守牢安全防線。
安全檢查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在中遠佐敦船舶涂料(青島)有限公司和青島海爾生物醫療安全科創產業園項目現場,安全專家對企業日常安全生產管理情況和安全設施等進行細致的檢查,對于檢查中發展的問題,專家們會出具具體問題清單,并將督促指導企業及時做好問題整改工作。像這樣的安全檢查在青島高新區已常態化開展。“安全是一切發展建設工作的前提,很多時候我們企業可能沒有這個條件請到這么專業的人來指導我們的安全生產工作,現在政府直接給我們做了,給我們節省了資金,也能把更多精力集中到建設生產工作中?!睓z查中一位企業負責人表示。
除幫助企業盯緊疫情防控與安全生產防線外,青島高新區對企業的幫助還貫穿于企業建設發展的方方面面。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青島高新區在全國率先推出“批發式融資”,按照政府、企業、銀行“2:1:8”的出資比例,為11家企業融資11億元。為滿足企業對技術和高端人才的需求,青島高新區不斷加快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已累計引進中科院院所6家,市級以上科研機構100余家。
深化“人才特區”建設。擁有中國青島留學人員創業園等平臺,累計引進院士33人、海內外高層次專家100余人。建有全市規模最大產權型人才公寓,為區域乃至全市人才引進作出突出貢獻。
審批做減法 激發創新活力
土地招拍掛后2個工作日內,完成全部預審意見的“轉正”,拿到了正式施工許可證。作為青島高新區首個“拿地即開工項目”,在接到海大生物產業園項目申請后,青島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部根據項目方開工需求,為其量身定制了審批事項清單和倒排工期計劃表。同時,聯合建設部、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生態環境分局等相關審批部門,利用項目拿地“空檔”,為該項目建設施工開展容缺預審查,出具多項關鍵審批流程預審意見,使企業在拿地之前就可以進行規劃和施工手續模擬審批,進一步縮短了開工前的準備周期,全力推進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今年7月份,總投資5億元,涵蓋生物培養研發制造中心、體外診斷試劑研發制造中心海爾生物安全科創產業園項目在青島高新區順利奠基,該項目同樣是由青島高新區各部門按照“拿地即開工”審批服務模式推進,項目自6月15日簽訂土地合同,6月30日即取得施工許可證。讓“拿地即開工”真正落到實處,青島高新區的該經驗做法獲得《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以及企業項目方一致點贊。
最大程度上的讓企業“少跑腿”“不跑腿”,青島高新區聚焦“更快速度”,不斷深化行政審批改革,實實在在為企業減負。在全市率先啟用綜合性政務服務大廳,740項業務“一站式”辦理,大力推行“不見面”審批,公布199項網辦事項、“秒批”清單,推出免費快遞、周末不打烊等便民舉措,讓企業群眾辦事便捷、高效。對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質量監督登記、安全監督登記、人防質量監督登記等事項,實施"四合一"合并辦理,進一步壓減審批環節、審批材料,縮短辦理時間。審批時間從原來的3個工作日壓減為即辦,申報資料也進一步減少了3項。聚焦“更大力度”,創新項目引進建設流程再造。出臺《占地類產業項目服務流程再造暫行辦法》,對原有流程裁彎取直,推行“階段分包、全程串聯”,原來涉及20余個部門,現在只需3個部門牽頭,效能大幅提升。
環境做乘法 厚植發展沃土
充分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為企業積極搭建展示窗口。不久前,第六屆中國創新挑戰賽(青島)總決賽暨2021藍貝國際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典禮在青島高新區盛大啟幕。自7月份啟動以來,通過中國創新挑戰賽共征集企業創新需求170項,達成產學研意向合作62項,意向合作金額1.01億。連續成功舉辦8屆的藍貝國際創新創業大賽則為企業提供“最佳創業之路”,一大批創業項目通過“藍貝”吸引業界目光,成為高成長性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成長為青島高新區源源不斷的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的有生力量。而就在幾乎同一時間,2021年第二屆歐洲一流科技園區峰會在青島高新區歐盟創新中心成功舉辦,來自國內外的20多家園區及企業代表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與交流對接,活動吸引線上6萬余人次參加。
充分利用平臺思維做乘法,以平臺聚資源,聚合力謀發展。除積極做優軟環境外,為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在硬環境的完善上,青島高新區也是不遺余力。今年6月,困擾區域十年之久的斷頭路——華中路正式通車,雙元路雙積路節點立交于2020年12月24日建成啟用,地鐵8號線開通,讓高新區正式進入主城區“半小時”生活圈。累計投入70余億元,引進北京十一學校、北京實驗二小等優質資源,合作建立了青島中學、青島實驗學校、高新區實驗小學、銀海學?!鄭u高新區下大力氣引進優質教育資源,讓教育成為區域發展的又一張亮麗名片。同時,日臻完善的商業配套,“枕河聽海、九水一區”的城市自然生態讓來到這里的人們充分感受人、城市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問題做除法 全程保障服務
堅持“引進來”與“培育好”并重,青島高新區全流程服務企業引進、落地、發展壯大的各個階段。了解到企業因地塊手續辦理問題影響上市進程,立即召開現場辦公會,壓茬推進、容缺受理,當天就掛出了土地掛牌公告,并在截止日前3天完成上市材料受理;企業用電保障有問題,第一時間對接國家電網,積極協調通過各種方式確保企業用電需求,并加快推進供電項目建設,從根源上解決企業用電需求;企業產品研發急需技術支持,從快為企業對接區域及行業內優質技術資源……在為企業解決的一件件事情中,有大事也有小事,但只要是企業群眾的需求,青島高新區各級各部門都當做一項重要工作來做,切實以細致周到的服務換取企業的好口碑。
為方便獲知企業需求,及時為企業排憂解難,青島高新區建立企業網格化服務機制,打造了一支專業的信息化網格員隊伍,主動對接企業需求,幫助企業排憂解難。目前,青島高新區已經建立了“網格員—部門—管委”3級服務體系,將1200余家包括重點企業在內的各類組織納入24個網格,向企業提供“一站式云服務”,做到“有事就找網格,小事不出網格”,小事當日解決,大事要事領導班子帶隊上門,現場辦公協調解決,“無事不擾、有求必應”已成為青島高新區的金字招牌。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未來,青島高新區將以解決具體問題為導向,全力持續優化企業服務工作,真正成為園區企業的貼心人,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高地。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孫夢 通訊員 尚萌萌 王曉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