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中國資本市場迎來又一家全國性證券交易所。9時30分,隨著鐘聲響起,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開門迎客。
記者了解到,目前10家已完成公開發行等程序的企業直接在北交所上市,71家存量精選層公司平移至北交所上市的相關流程已履行完畢,北交所開市時有81家企業成為首批上市公司。
今日開盤,北交所81股中14股低開,10只新股全線高開,心傳動漲282%居首,同志晟信息漲194%,大地電氣漲188%,晶賽科技漲144.92%。隨后由于10只新股較開盤價漲幅超30%,全部臨停。10只新股漲幅全都超過100%,同心傳動大漲超500%。
回望北交所建設歷程,落地速度之快前所未有。9月2日晚間,“設立北交所”在服貿會開幕式上官宣,倍感振奮的資本市場在興奮之余,立即銜枚疾進、全力落實,僅用74天便完成了開市籌備工作,這也是中國籌建用時最短的證券交易所。
加快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支持體系
11月15日,北交所揭牌暨開市儀式上,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致辭中表示,北交所揭牌開市,這是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又一標志性事件。設立北交所,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對于進一步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支持體系,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易會滿表示,證監會將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持續深化新三板改革,努力辦好北交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易會滿指出,希望北交所牢記初心使命,堅持錯位發展、突出特色,以試點注冊制為基礎,扎實推進契合中小企業特點的制度創新;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維護市場“三公”秩序和平穩運行,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加強與新三板創新層、基礎層的有機聯動,深化與滬深交易所區域性股權市場協調發展,共同營造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的良好生態。
易會滿指出,建設好、發展好北交所任重道遠,需要有關方面、市場機構、投資者和新聞媒體繼續關心支持北交所的改革發展,共同開創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發展新篇章。
北交所董事長徐明在北交所開市儀式上表示,北交所的生命力在于特色,形成特色就是要準確把握定位,找準資本市場和中小企業的適配度,圍繞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目標,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制度體系,服務體系。一是更加包容;二是更加精準,優化制度安排,提升企業獲得感;三是更加創新,創新融資方式,便利投融資對接;四是更有活力,拓寬市場范圍,挖掘市場深度,引入多元資金,為創新型中小企業更好更快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開市只是北交所的起點,下一步北交所將緊緊圍繞服務中小企業這個主體,牢牢把握支持創新發展這個關鍵,始終聚焦打造“主陣地”這個方向,努力營造投融兩活的良好良性市場生態,更好滿足投資者財富管理需要。
北交所開啟專精特新企業新時代
北交所的正式開市,宣告我國資本市場又一重大改革舉措落地。
北交所與滬深交易所定位差異有什么不同?又如何實現與后者的錯位發展?聯儲證券董事兼首席經濟學家李全認為,北交所戰略目標是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北交所作為中國第一家公司制證券交易所,其設立不僅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抓手,也是促進科技與資本相融合,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并將為中國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服務。從戰略落地來看,北交所將與新三板現有的創新層、基礎層統籌協調,實現制度聯動并發揮好轉板上市的功能,與滬深交易所、區域性股權市場有機聯通且相互補充,維護市場結構平衡?!崩钊J為。
據記者統計,北交所上市的10只新股中,中寰股份、同心傳動和科達自控3家企業為工信部認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1家存量精選層平移至北交所的上市公司中也有13家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認定,分別為長虹能源、云創數據、星辰科技、五新隧裝、萬通液壓、泰祥股份、三友科技、潤農節水、錦好醫療、觀典防務、富士達、德瑞鋰電、安徽鳳凰。
這也就意味著,首批上市的81家公司,有16家屬于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占比19.75%。此外,還有不少企業雖然沒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認定,但屬于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企業。
從16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行業分類來看,工業、信息技術、可選消費等行業的公司居多,其中工業領域的企業有7家,占比43.75%。
“一直以來中小企業融資相較大型企業要難很多,而專精特新領域的中小企業基于其資產規模較小、研發投入較大、盈利能力較差等特征,融資會更加困難?!崩钊硎?,北交所的設立將在加速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專精特新類中小企業在北交所上市將為其提供快速、穩定的融資路徑,但如果經營不善,則有可能被該領域專業的投資者用腳投票而放棄投資,其融資能力也會大打折扣。
李全指出,北交所從制度的源頭設計好了一套能上能下的規則,讓真正的專精特新持續獲得資金支持,讓不可持續發展的企業自然淘汰,從而形成創新創業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
值得一提的是,在首批上市的10只新股中,中寰股份、同心傳動和科達自控3家企業均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認定,也是首批上市新股中,投資者最為關注的企業。
從行業分類來看,新上市的10家企業以信息技術和工業為主,其中,屬于信息技術行業的企業有6家,占比60%。
哪些投資者可以參與北交所交易?
部分北交所企業在具備較強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同時,也具有業績波動大、經營風險較高等特點,容易受到外部環境沖擊。因此,北交所投資者具有一定的投資門檻。
北交所交易以合格投資者為主,投資偏好和行為特征與一般散戶存在較大差異,交易相對低頻理性,持股期限相對較長,更加關注企業成長帶來的中長期收益。機構投資者準入不設置資金門檻,個人投資者準入的資金門檻為證券資產50萬元,同時具備2年以上證券投資經驗。
北交所投資者門檻大幅降低,和科創板保持一致,相比此前精選層股票交易需要滿足100萬元證券資產標準減半。業內人士表示,門檻降低或帶來北交所投資者翻倍增長,流動性預期迎來提升。
北交所官網顯示,截至11月12日,累計有超210萬戶投資者預約開通北交所合格投資者權限,開市后合計可參與北交所交易的投資者超400萬戶。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揚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