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雙碳”新機遇 推動青島產業基本面重塑

      面對“碳達峰 碳中和”(以下簡稱“雙碳”)的新機遇,青島市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建筑能效提升、綠色低碳交通體系建設等措施深入推進低碳城市建設,向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協同推進。

      超額完成“十三五”排放目標

      當前,青島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期, “雙碳”是倒逼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大契機。近年來,青島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率先成為全省首個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圍繞加快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深入開展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和能效提升工作,海綿城市、綠色建筑、低碳城鎮等建設成為重要實踐平臺,低碳生活滲透城市的每個角落,碳排放強度在“十三五”期間實現了明顯下降,已躋身全國低碳城市前列。

      據悉,青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基本建成美麗青島,率先實現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質量、綠色發展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遠景目標。

      事實上,青島從2012年成為全國第二批低碳試點城市至今,低碳工作已經深耕9年。這座自然稟賦得天獨厚的城市,基于對自身最大優勢的正確判斷,早早就把綠色低碳嵌入城市的發展脈絡中。

      2013年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的《青島市低碳城市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力爭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17年,青島加入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在2018年與C40簽署的《期限2020》氣候行動計劃承諾書中,承諾在本世紀下半葉盡早實現碳中和目標。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額完成國家和省目標,全市能耗強度下降21.5%,碳排放強度下降27%,并提前一年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三五”碳排放減排任務,躋身全國低碳城市前列。2018年全市萬元GDP能耗基本達到歐盟標準。

      青島的產業結構和層級也在向綠色低碳邁進。山東港口青島港著力打造中國“氫”港,全球首創“氫+5G”自動化軌道吊,創造52.1自然箱/小時的裝卸效率世界紀錄。

      “數”“網”“智”賦能綠色發展

      為了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

      通過政策要求,不難看出,“雙碳”即給城市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也孕育著巨大的變革機遇,將重構當下的產業格局。青島工業門類齊全、制造業基礎雄厚,碳達峰碳中和給傳統制造業帶來了不小的發展壓力,但豐富的產業場景,也讓青島成為“雙碳”戰略落地的實踐場。

      據青島市生態環境局介紹,紡織服裝產業是青島的“母親工業”。但傳統染色生產過程中用水量大、能耗大,是“雙碳”的大敵。為了踐行綠色制造,即發集團近年來攻關無水染色項目,通過上千次技術試驗,建立了無水染色工藝數據庫,自主設計研發了產業化裝備及關鍵部件,累計申請發明專利18項,獲批建設了省、市兩級技術創新中心,順利完成了無水染色生產示范線??梢灶A見,在《意見》的倒逼下,青島制造向綠色轉型的典型案例將越來越多。

      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卞成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青島正在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推動生產方式變革。全面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部署,堅持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賦能綠色化發展,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和水平,打造一批綠色工廠和綠色園區;引導企業實施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鼓勵企業開展工業產品綠色設計,開發綠色、節能、低碳產品,培育一批綠色設計示范企業,提升行業整體綠色制造水平。

      此外,中德生態園率先打造零碳試驗區、碳中和燈塔基地。多年來,園區秉持“田園環境 綠色發展 美好生活”的發展愿景,堅持以綠色為基底,以生態為導向,致力于建設綠色城市。先后獲得綠色生態示范城區、國家低碳城鎮試點、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全球可持續城市和人居環境獎等十余項國際、國家榮譽。

      記者還了解到。9月初,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發布了全球《綠色與繁榮社區》導則,其中的綠色建筑和綠色能源板塊共有7個案例入選,中德生態園因規?;茝V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取得顯著成效,成為該板塊惟一入選的中國案例。

      目前,中德生態園方面正在以中德未來城為載體,在建筑、能源、交通、市政等領域綜合應用低碳技術和智慧手段,輔以綠色碳匯、綠色金融等方式,建立零碳試驗區指標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零碳社區建設模式,力爭率先打造零碳試驗區、碳中和燈塔基地。

      將重塑青島產業基本面

      據悉,青島雖然低碳基礎不錯,但在改革力度、創新能級、制度保障等方面還有短板,綠色發展水平存在著區域不平衡現象,在碳達峰碳中和方面也面臨不少困難。

      其中,非化石能源資源稟賦相對不足,清潔能源占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等問題比較顯著。據悉,對標國家到2030年25%的非化石能源占比發展目標,青島還有10個百分點的差距有待追趕;全市傳統產業占比仍然偏高,重化工業占傳統工業的60.4%,戰略性新興產業占生產總值比重僅為10%,高技術產業占生產總值比重僅為5.3%;運輸結構方面,2020年青島公路貨運量占貨物運輸總量的70%,占比仍然較高。諸如此類的問題,都考驗著青島的智慧與魄力。

      “如何結合我市實際,平衡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減污降碳需求,設定科學合理的達峰目標是當前我市‘雙碳’工作中最關鍵的課題?!鼻鄭u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楊釗賢在采訪中明確提出了要求。

      據悉,未來青島市在調整產業結構上,將充分運用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調動企業轉型升級的積極性,用好碳中和股權投資基金、碳匯等金融創新工具,為“雙碳”產業注入發展動力。

      此外,改革存量的同時還要考慮培育增量的問題?!兑庖姟分刑岬降拇罅Πl展綠色低碳產業,正是青島著力聚焦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二者高度匹配。剛剛出臺的《青島市“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網聯及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航空航天、現代海洋和生物等9類列入戰新產業,同時梳理出發展脈絡,制定了產業發展的詳細作戰圖。這9類產業將成為青島打造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力量,不僅將推動青島率先實現“雙碳”目標,更將重塑青島的產業基本面,讓城市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璐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香蕉午夜_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_白医生的控制欲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