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4日,山東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魯政發〔2020〕2號),提出要加快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日照等市一體化發展,將打造“膠東經濟圈”提上了日程,構建區域發展共同體。
一、一體化發展的現狀
優勢疊加價值凸顯。通過一體化協同發展,促進了國內各類資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從而形成順暢的內循環;立足于本地特色優勢,拓展并優化國際商業活動的參與度,在內外兩個層面實現互聯互通。
協同聯動一體化進程加快。通過成立常設工作機構,在區域內的財政稅收制定上兼顧各方利益,科技成果的配置機制實現市場化運行;在營商環境、產業結構、公共服務等方面協同推進。
增強公眾的美好生活獲得感。加速實現膠東一小時通勤圈,在全省首創政務服務“跨域通辦”新模式,簽訂養老服務、醫療保障合作協議,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獲得感也得到進一步增強。
二、不足及原因分析
發展規劃缺乏對接機制。由于內外部環境與機遇相似,各市在制定各自發展規劃時盲目求全求大,相互之間缺乏交流溝通,造成在區域內的功能布局多有重復,未能突出產業的地方特色和差異化發展。
差異化的產業分工有待進一步落實。各市均具有較高的產業結構關聯度,且表現出趨同的現象,表明各市的發展環境“同質”化,遍地開花的產業園不具有良性發展的潛力。
城市能級不強,尚未形成集聚優勢的部門。具備承擔載體的核心都市圈功能級數不高,缺乏主導型、且能夠有效集聚的優勢產業,溢出輻射效能有待提高。
合作機制不夠順暢。能夠有效降低行政壁壘的政府間合作機制尚沒有形成;缺乏地區間的規劃協調機制,內部標準體系不統一且市場要素之間的競爭無序低效,造成不必要的內卷。
三、新時代一體化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制定地區規劃的協調和后評估機制
通過協調規劃的制定以及評估,確保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能夠統籌安排;發揮各地比較優勢、形成地方特色,協同提升整個地區的競爭力;建立協同評估政府發展規劃的有效機制,探索由第三方機構對地方政府的規劃開展效能評估。
(二)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
優化區域內的營商環境優化,資源要素的配置上發揮市場的基礎性功能,建立統一開放的、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行政機構將工作中心聚焦在搭建規劃機制、公眾服務等方面共享平臺上,加快消除妨礙社會、經濟、民生等方面的行政壁壘。
(三)打造有機的產業集群組織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市場要素的順暢交流離不開系統化、集群化的產業體,以煙臺、威海和青島為例,三市可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洋特色產業集聚區,助力一體化發展。
(四)充分發揮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
省級層面,充分發揮建設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的整體性指揮作用。膠東五市層面,充分發揮聯席會議對區域內一體化發展重大事項的落實執行功能,合力推進各項工作任務。
四、結語
在新時代,要貫徹好新發展理念,落實好區域發展戰略,建設好現代化經濟體系?!盀檎叱3桑姓叱V?。”膠東五市應當抓住機遇、主動作為,進一步推動區域協同性新發展,開創膠東一體化新格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
中共萊西市委黨校講師 全昌平
中共萊西市委黨校高級講師 王仁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