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時政新聞眼丨發生在110年前的這場革命,留給今天怎樣的啟示?

      1911年,是中國農歷辛亥年。這一年發生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成為里程碑式的歷史事件。今年10月9日,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辛亥革命110年來的歷史啟示。

      △聯播視頻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在京隆重舉行

      功勛

      秋雨潤京城。人民英雄紀念碑在雨中矗立。

      武昌起義的浮雕,蒼勁有力的碑文,都銘記著那一段歷史。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人民大會堂內,習近平總書記回望革命風云,談起辛亥英雄。

      “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為中華民族建立的歷史功績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奮斗和壯烈犧牲的志士們名垂青史!”

      △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現場。(總臺央視記者張宇拍攝)

      5年前,也是在這樣的深秋時節,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高度評價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

      5年后,再談辛亥革命之功,總書記著墨更多:

      “辛亥革命極大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撼動了反動統治秩序的根基,在中華大地上建立起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探索了道路?!?/p>

      打開閘門,拉開序幕,辛亥革命發先聲、倡首義。正是從這個意義出發,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大會上重申:“辛亥革命永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圓夢

      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不少中國人走出家門,飽覽祖國山河,感慨歲月變遷。

      今日中國之景象,正是辛亥革命者當年之夢想。

      時間拉回到百年之前。1917年到1919年,孫中山寫出《建國方略》一書,構想了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其中提出要修建約16萬公里的鐵路、160萬公里的公路,開鑿和整修全國水道和運河,建設三峽大壩,修建三個世界水平的大海港······

      當時,有的外國記者認為孫中山的這些設想完全是不可能實現的空想。孫中山則在書中表示:“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p>

      2016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這樣告慰偉大先驅:

      “祖國大地上,鐵路進青藏,公路密成網,高峽出平湖,港口連五洋,產業門類齊,稻麥遍地香,神舟遨太空,國防更堅強······”

      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總書記發出這樣的感慨:

      “撫今追昔,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驅對中華民族發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夢寐以求并為之奮斗的偉大夢想已經或正在成為現實?!?/p>

      △當天大會的與會代表。(總臺央視記者關舟拍攝)

      歷史已經并將繼續證明,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

      燈塔

      辛亥革命跨出了一大步,但這一步是有限的。

      在2016年11月的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將辛亥革命的歷史局限歸納為“三個沒有”: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

      在10月9日的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總書記將這“三個沒有”的原因歸結為:沒有找到解決中國前途命運問題的正確道路和領導力量。

      路總得一步一步走??绯隽说谝徊剑涂赡苡械诙胶偷谌?。

      辛亥革命之后,在這場革命中接受洗禮的中國人繼續探尋救國救民的道路。辛亥革命爆發10年之后,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點亮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燈塔”。

      在10月9日的紀念大會上,習近平總結了辛亥革命110年來的5點歷史啟示。前兩點啟示,就與領導力量和正確道路有關。

      總書記說,辛亥革命110年來的歷史啟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有領導中國人民前進的堅強力量,這個堅強力量就是中國共產黨”,“道路是最根本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

      △三位出席大會的代表,從左至右分別是王志纮(孫中山曾外孫)、黃力工(黃興之孫)、熊仲華(熊克武之子)。(總臺央廣記者潘毅、央視記者王鵬飛、盧心雨拍攝)

      啟示

      “奮斗”“團結”“和平”,這是另外三點歷史啟示的關鍵詞。

      習近平說,辛亥革命110年來的歷史啟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英勇奮斗。

      孫中山一生堅持“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他在彌留之際,仍然念念不忘“和平、奮斗、救中國”。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發出這樣的警示:什么時候都不要想象可以敲鑼打鼓、順順當當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

      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前景光明遼闊,但前路不會平坦。總書記在10月9日的紀念大會上說,要以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意志品質,堅決戰勝任何有可能阻礙中華民族復興進程的重大風險挑戰。

      △大會主席臺后幕正中懸掛孫中山先生畫像。(總臺央視記者周志國拍攝)

      關于團結的啟示,習近平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必須同舟共濟,依靠團結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風險挑戰。

      團結統一的中華民族,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根。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夢。

      關于和平的啟示,習近平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需要安定團結的國內環境,而且需要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

      正因為深諳“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的道理,中國始終在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當天出席大會的部分外國駐華使節。(總臺央視記者張淳拍攝)

      統一

      孫中山先生說過:“‘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p>

      今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

      在10月9日的紀念大會上,總書記強調,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整體利益。中華民族具有反對分裂、維護統一的光榮傳統。兩岸同胞都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共同創造祖國完全統一、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偉業。

      總書記強調,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任務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他重申,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

      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

      “惟愿諸君將振興中國之責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這是孫中山先生當年的呼吁。

      把孫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輩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這是最好的紀念。

      來源丨央視新聞客戶端

      監制丨申勇

      主筆丨龔雪輝 郁振一

      記者丨李錚 楊松濤 潘毅

      視覺丨陳括 張晶

      編輯丨王繼陽 劉沖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香蕉午夜_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_白医生的控制欲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