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青島市即墨區鰲山衛街道鰲角石村,清新的茶香沁人心脾,鮮嫩的芋頭溢出軟糯的味道,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一年的辛勤耕耘換來金秋時節的碩果累累,2021年鰲山衛農民豐收節暨第五屆茶芋文化節在眾人的期盼中盛大開幕。
“芋”見鰲山 味蕾暴擊
活動在歡歌熱舞中拉開帷幕,舞蹈、歌曲等節目讓游客在震天鑼鼓中共享喜慶盛會。鰲山衛街道以“金秋豐收”為主題,融合村民們自發組織排練的民間歌舞、小品曲藝等特色文藝表演,充分展示了金秋時節村民的歡樂心情,為游客帶來一場喜聞樂見的視聽盛宴。
在現場,直徑5米的超大蒸鍋讓游客瞠目結舌,芋頭、地瓜、玉米、南瓜等眾多美食一次蒸制,地道的鰲山美味讓人流連忘返。除了蒸芋頭,現場還出現了民間美食高手大展身手,以芋頭、地瓜、茶葉為主角,共同烹調完成了一桌茶芋宴,讓游客體驗各具特色的芋頭風味。
除了美味的芋頭,活動現場還設置了茶文化展示區。技藝精湛的老師傅現場向游客們展示了茶葉炒制工藝,并介紹了制作茶葉的每道工序,游客不僅學習了茶文化,更品嘗到了清香的鰲山衛特色茶。
中秋佳節自然也少不了月餅這一道美食,活動現場用幾百斤月餅整齊碼放成“幸福金山”形狀,邀請村莊內老黨員和年長老人率先品嘗,并為村民和游客分發月餅,為眾人送去“生活幸福,闔家歡樂”的祝福。
產業振興 “茶韻”飄香
“我們鰲角石村的茶葉可不一般,鰲福茶場注冊的‘鰲?!凭G茶,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A級產品,通過了國家有機食品認證和國家QS標志認證,是正宗的綠色食品?,F在我們村600多戶村民當中,大約有半數以上從事茶葉相關的產業?!痹凇蚌椛郊小碧厣a品展示區鰲福綠茶負責人李建道說。
現在的鰲角石茶葉大棚區,幾十個大棚整齊地排列著,遠遠望去像是一條銀帶,蔚為壯觀。據村民介紹,1998年,鰲角石村第三任支部書記李建品從浙江引進茶種進行試種,帶領村民一步步地學習種植茶葉,成為即墨區首個引進新茶種的村莊。
憑借優質的氣候條件和土地資源,鰲角石村擁有了全國緯度最高的“千畝茶園”,其中600畝茶園被農業部認定為無公害茶葉種植基地。如今每戶村民最多有栽種6畝茶樹的,每畝年收入超過2.6萬元,茶葉成了村民走向富裕的“寶貝疙瘩”。
農旅結合 產村相融
活動現場,豐收大鍋蒸騰的熱氣中堆滿了白廟芋頭、白廟地瓜等當地特色農產品,散發出的屢屢清香讓游客不時嘖著口水,吸引著人們拿起相機和手機拍攝,孩子們捧著一個個大、白、糯的芋頭吃得津津有味。
據村民介紹,當地種植芋頭已有600余年歷史,以白廟、鰲角石周邊區域最負盛名。因土壤肥沃、水質優良,出產的芋頭以個大肉白、口感香糯、營養價值高等優良品質特點著稱。2010年以來,白廟芋頭曾先后被評為青島市名特優農產品、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青島市優質農產品品牌、島城最具社會誠信品牌、青島市民最喜愛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連續五屆的茶芋文化節更是讓當地特產身價倍增,聲名遠揚。
“茶芋文化節的舉辦不僅讓村民了解了現在的市場和客戶喜好,也讓鰲山衛街道通過農旅結合帶動消費,以營銷助農、消費惠農、品牌強農為重點,吸引廣大城鄉居民體驗趕集式的購物模式,幫助農民增收的同時又給游客帶來實惠?!宾椛叫l街道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張秀春說。
依托茶芋文化節的輻射力和帶動力,鰲山衛街道實現了新興產業的從無到有和從有變優,實現了農民的致富增收,不斷為鄉村振興工作注入新鮮活力。下一步,鰲山衛街道將繼續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深挖節慶發展模式的潛力,讓更多群眾共同參與,持續推動當地多方面資源優勢相融合,為傳統節日注入新的時代內涵,為鄉村振興提供不竭的動力。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姜喆 管益珺 通訊員 房文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