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青島市“走進市辦實事、見證民生項目”活動就業創業專場在西海岸新區舉行,本場活動由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承辦。受益群眾、“兩代表一委員”、民主黨派代表、新聞媒體代表,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市政府辦公廳、市人大常委會和市政協相關工作室有關負責同志等40余人參加了活動。
“聽、看、談、評”民生項目
今年,市委市政府結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黨史學習教育的開展,聚焦“項目落地年”,選取10件32項市辦實事,持續推動多領域民生改善提升。其中,市人社局共承辦4項市辦實事民生項目: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5萬人,政策性扶持創業3萬人,全市引才聚才25萬人,提升重點群體職業技能5萬人。
“走進市辦實事、見證民生項目”活動,作為人民群眾參與市辦實事、共謀民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機關開放日”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市政府辦公廳聯合發起,市辦實事各項目牽頭單位具體承辦,邀請社會各界現場觀摩體驗、監督項目實施、評議項目質效、提出意見建議,助推實事辦好、辦實、辦出成效,不斷提升廣大市民的參與感、獲得感,從而增強幸福感。
本場活動共包括“聽、看、談、評”四個環節,通過現場觀摩、座談交流和征求意見建議,邀請社會各界代表在真聽、真看、真感受、真諫言中,體驗實事成效、了解項目進展、助推項目走實。
“第一視角”看民生項目成果
就業是民生之本,居“六穩”“六保”首位。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好就業、就好業”逐漸成為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關注的熱點話題。
“長江路街道按照位置便捷化、服務人性化、項目綜合化、程序規范化、效率最大化的要求,投入1000余萬元建設了便民服務大廳,于2020年12月正式啟用。”長江路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車穎介紹說,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大廳設有民政、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殘聯、行政審批等22個服務窗口,配備了自助電腦、高拍儀、百姓E站、復印機等服務設施,實行網絡覆蓋、數據共享,打造了現代化的信息服務平臺,配備各類工作人員54人,入駐150多項公共服務與行政審批事項。為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健全完善了首問負責制、責任追究制、全程代理制、限時辦結制、一次性告知制等運行機制,全面推行“一次辦、就近辦、馬上辦、網上辦、陽光辦”五辦機制,為辦事企業和群眾提供導服和幫辦代辦服務,有效提高了服務質量和效率。創新研發就業、創業、社保智慧化服務系統,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采集數據,大數據自動分析匹配,以企業和求職者的需求為靶向,精準定點推送政策和崗位,助推公共服務從“大海撈針”到“精確捕捉”轉變。該大廳年均服務居民12萬余人次。
在西海岸新區長江路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代表們深入了解了青島市為大學生、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的服務情況,實地體驗了“一次辦、就近辦、馬上辦、網上辦、陽光辦”智慧就業服務體系,感受到了當前青島市在依托“互聯網+”優化就業服務流程、提升就業服務質效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日臻完善的今天,人民群眾對于接受教育和從事職業的理念也在發生著改變,職業教育、技能人才逐漸走入大眾的視野。在山東港口青島港,代表們觀摩了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先進技術在港口自動化方面的應用場景,了解了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情況,切身感受到了青島市在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社會地位方面的豐碩成果。
“面對面”聽民生項目進展
今年市辦實事就業創業項目由市人社局具體組織實施,圍繞城鎮新增就業、政策性扶持創業、提升重點群體職業技能、引才聚才四項具體工作,創新開展了“進企業、進村居、進困難家庭”“送政策、送服務、送溫暖”“三進三送”活動,持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走出成效,確保各項政策真正能夠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
“今年以來,圍繞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目標,市人社局堅持減負、穩崗、擴就業并舉,采取市場化、社會化、平臺化手段完善政策體系,打造就業新增長點,確保全市就業大局保持穩定?!鼻鄭u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胡義瑛介紹說,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復雜多變、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的局面,在全省率先出臺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統一城鄉失業保險政策等系列穩就業政策舉措,構建起部門聯動、協同發力的“大就業”工作格局,推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保持較快增長。青島市全力保障企業勞動用工需求,密集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搭建“青島市急需緊缺用工對接平臺”,為全市企業提供崗位需求26.7萬個次、解決用工2.1萬人,有效緩解企業“用工荒”。全面落實援企穩崗政策,為25.4萬戶企業減免失業、工傷保險費6.8億元,真金白銀保障市場主體行穩致遠。青島市創新搭建靈活就業服務平臺,為用人單位和靈活就業人員提供線上供需對接、用工余缺調劑、共享員工等服務,有效解決勞動力閑置和企業用工短缺兩難問題。創新出臺支持靈活就業“16條”新政,有效降低平臺企業經營風險,保障新業態從業人員權益,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青島經驗。青島市實施“青才實訓營”行動,在全國首創青年實習實訓公共服務平臺,累計發布見習崗位4萬余個,1.3萬名大學生到崗見習實習,大學生留青就業率持續上升。舉辦“春風行動”、農民工招聘大集等活動,為農民工提供就業崗位16.2萬個。開展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實現失業人員再就業3.34萬人,全市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率達到85%以上,確?!傲憔蜆I家庭”動態清零。青島市積極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農民工市民化”有關做法得到國務院農民工工作督察組充分肯定。
活動現場,代表們聽取了有關項目進展情況介紹,詳細了解了當前青島市在推動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構建“全鏈條”創業服務體系、優化產才融合發展模式、創新豐富招才引智載體、打造“無感智辦”人社服務品牌等方面的相關工作。
“心貼心”談民生項目建設
人民群眾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靠。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充分調動群眾在改革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群眾是否滿意為標準評估工作成效、改進自身工作,是推動市辦實事符合人民期盼、經得起群眾檢驗的重要基礎。座談會上,與會代表結合所聽、所看,圍繞就業創業、人事人才、職業技能培訓等主題積極獻言、提出了諸多新經驗、新做法,為做好相關工作提供了參考。與此同時,與會代表在現場還填寫了2021年“走進市辦實事、見證民生項目”活動評議表和2022年市辦實事項目征集表,共計提出對策建議40余條。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2.98萬人,完成年度目標的65.66%,同比增長5.81%,就業形勢穩中向好;政策性扶持創業3.74萬人,同比增長6.47%,提前超額完成年度計劃,創業倍增效應持續顯現;提升重點群體職業技能3.73萬人,完成年度目標的74.6%,同比增長6.3%,勞動者技能提升成效顯著;全市引進集聚各類人才14.62萬人,完成年度目標的58.48%,同比增長18.96%,人才活力持續提升。
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將堅持聽民意、匯民智、解民憂、暖民心,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增強人民群眾主人翁意識和參與民生建設的積極性,不斷提升市辦實事工作的開放度、知曉度、滿意度,努力使廣大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記者 封滿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