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8月19日訊 山東省教育廳日前公布了省內幼小銜接實驗區、試點園(校)名單,青島市成為山東省幼小銜接實驗區。 8月19日,記者從青島市教育局了解到,為進一步提高幼小銜接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針對幼小銜接多方協作機制還未建立、幼小聯合教研機制還不夠完善等亟待解決的問題,《青島市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實驗方案》正式出臺。
根據《實驗方案》,幼小銜接主要從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小學入學適應教育、幼小聯合教研、家園校共育、專項治理五個方面共同行動,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幼兒園大班下學期將被設置為入學準備期,優化一日活動安排,開發主題課程,防止和糾正將小學環境、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簡單復制到幼兒園的錯誤做法。將一年級上學期設置為入學適應期,地方課程、學校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主要用于組織開展入學適應活動,確保每周不少于1課時,教育方式主動向幼兒園銜接。幼兒園和小學將開展聯合教研,以幼兒園或學前教育聯盟體為單位與當地小學建立教研共同體,共同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形成課程內容及能力要求的有效銜接。同時,科學幼小銜接內容還將分別納入家園共育、家校共育的重要內容,宣傳幼小銜接的科學理念和正確做法,化解家長的壓力和焦慮。另外,也會持續加大對小學、幼兒園、校外培訓機構違反教育規律行為的治理力度。
此次幼小銜接實驗將分 “三步”走:2021年8月底前為幼小銜接實驗準備階段,將遴選示范區、示范園(校),建立園校合作機制;組建市級專家團隊;制定幼小銜接專項培訓方案,對幼兒園教師、小學教師分別開展科學幼小銜接培訓;各區市建立聯合教研機制。 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為實驗階段,全市幼兒園及小學開展入學準備教育和入學適應教育,開發相應課程,實施家園校共育,幼兒園與小學在課程、教學和教研等方面開展研究合作。2022年7月起為總結提升階段,將全面總結全市及示范區、示范園(校)的實驗成果和經驗做法,完善幼小科學銜接機制。
據了解,此次出臺的《實驗方案》包含不少創新舉措:突出制度和機制創新,建立市域幼小銜接的行政推進、教研支撐、家園共育、專項治理、教師培訓、督導保障等制度,形成市域推進、部門協作、示范引領、專家指導、評估矯正的運行機制,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全市遴選2個幼小銜接示范區和一批幼小銜接示范園(校),均為前期幼小銜接工作措施得力且取得一定成效的單位,充分總結推廣經驗,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以點帶面。制定《青島市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實驗清單》,圍繞實驗開展從機制層面明確任務內容、責任單位和時間表,確保各部門各司其職、實驗工作按計劃推進。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張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