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卓易數據發布半年報顯示,2021年1-6月青島商品房市場累計成交金額約1279.73億元,同比上漲約45.5%;累計成交面積約848.74萬平方米,同比上漲39.5%;累計成交套數73526套,同比上漲40.5%?;仡?021年上半年,青島樓市持續回溫,各家房企都迎來了小陽春,成交區域最多的區域主要集中在西海岸新區、城陽區、即墨區和膠州市等近郊區域。政策層面,調控持續“加碼”,從中央多次提及“房住不炒”,到加強對房地產行業的金融監管,再到土地出讓“兩集中”……眾多信號都表明,下半年青島房地產市場仍將以“穩”為主。
熱銷板塊構建新“鐵三角”
據了解,農歷年后青島市場情緒明顯增高,三、四月份成交量達到小高峰;五月第一批次土地“新地王”誕生后刺激了一波,6月成交14821套,為上半年的巔峰,特別是主城區多個項目加快進場去化不錯,同時主城項目的入市也拉高了價格,成交價從三月開始持續攀升。在此過程中,即墨四月以來,替代膠州與西海岸、城陽形成新的“鐵三角”。
統計數據顯示,西海岸成交21324套,占全市約29%,其中原膠南的成交占全市約19.3%。據了解,西海岸的融創影都學府、海岸萬科城、融創維多利亞灣、融創中心和靈山灣壹號為區域銷售的前五名,其中融創影都學府銷售額突破26.6億。與此同時,西海岸銷售前十名中,融創占據4個席位,以絕對實力挑起西海岸的銷售大梁。
城陽區(含高新區)成交13853套,成交榜首的是金茂中歐國際城,網簽898套,網簽金額14.15億,金茂中歐國際城網簽多年“霸占”高新區第一大盤;亞軍的和達智慧生態城賣出12.8億,但網簽套數第一,網簽1215套;卓越青嵐郡賣出9.45億位列第三。即墨成交11142套,旭輝銀盛泰星河城、世茂璀璨傾城、榮盛錦繡學府均超過6個億。
據了解,青島商品房全市的去化周期為24個月,存量16.53萬套,同比上漲6%,前期供應量大,現以消耗前期庫存為主。其中,市南區去化周期最高達84個月。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市南房地產市場目前已經成熟趨近飽和,項目少銷售自然少,再加房價高“豪宅”網簽慢的特性,還有部分老項目的“滯重”,導致了去化周期長;市北區去化周期為27月,也有與市南同樣的原因;高新區和膠州的去化周期都超過了28個月。不過如果只盤點住宅去化周期的話,高新區去化周期只有8個月,為全市最短。
銷售龍虎榜本土房企占一半
數據顯示,2021年1至6月銷售金額top10的開發商,合計總銷售金額約467.1億,占青島整個市場36.5%,銷售面積TOP10的累計銷售面積298.1萬平方米。其中融創超93億元,海信突破67億元,中國金茂也突破52億元,TOP9業績均突破30億元元。值得注意的是,TOP10中有5家本土房企,分別為海信、和達、山東旭輝銀盛泰、君一控股(原海爾產城創)和青特。
其中,融創中國奪得銷售金額和面積“雙料王”,2021年1至6月銷售額簽約93億,簽約面積58.4萬平方米。海信地產位列樓市銷售榜第二,簽約總金額67.8億,領銜本土房企。海信的主力項目是海信君瀾,半年銷售16.51億元,另外,海信九賢府、湖島世家、東山府、依云小鎮,靈山灣銷售也不錯。中國金茂半年成交總金額52.6億,僅6月份銷售近18個億,其中,大云谷·嶗山金茂府29.54億,超過總金額的57.4%。據了解,二期組團大云谷·嶗山金茂府|悅府6月開盤,當天賣出300多套,銷售額接近15億元。此外,和達集團憑借33.9萬平方米成為網簽面積第二,山東旭輝銀盛泰和龍湖集團以超過30萬平方米的銷售面積進入面積榜TOP5。
在權益銷售額中,融創中國依舊位列第一,權益銷售額81.94億。其中嶗山融創壹號院銷售額11億,將與君一控股分別按照權益拆分,占融創被拆分業績的一半。海信地產權益銷售額65.25億,海信合作開發項目少,在少量的合作項目中權益比重高。權益銷售額中,和達集團進入前三,權益銷售額44.48億,和達的10余個在售項目中只有和達萃園1個項目采取與平臺公司合作的形式,其他均為單獨開發。君一控股(原海爾產城創)權益銷售額42.59億,比日常榜單口徑有所差異,主要因為君一在大云谷·嶗山金茂府和融創嶗山壹號院2個項目中占股,而這兩個項目均位列全市銷售TOP10,尤其大云谷·嶗山金茂府銷售接近30億。保利發展、萬科和龍湖集團由于合作開發項目多,權益排名下降。
住宅市場中,2021年1-6月青島TOP10項目累計銷售合計約165.21億元。其中,大云谷·嶗山金茂府簽約29.54億成為上半年的第一;融創影都學府簽約26.60億,位居榜單第二;山東頭改造項目銀豐玖璽城憑借222套的網簽實現24.7億元,銷售額位列第三,單套平均總價超過1100萬元。商辦市場中,1-6月TOP10簽約32億,其中簽約前三甲為裕龍檀頂山,凱琻中心和齊魯石化總部及研發中心。
土拍“兩集中”供求量跌價漲
半年報數據顯示,2021年土地市場上半年,整體市場供大于求,供應、成交建面均有所下降, 成交樓面價較去年同期有所上漲。其中,2021年上半年青島全市土地供應93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5%;成交土地76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8%;成交土地平均樓面地價3157元/平方米,同比上漲9%。
從青島月度成交來看,受土地出讓“兩集中”政策影響,上半年4月、6月份供地量較大,2021年月均供地建面156萬平方米,月均成交建面127萬平方米。據統計,商品住宅、商服用地、產權型人才公寓供地建面均有所減少。其中,商品住宅供應540萬平方米,占比62%,同比去年同期減少51%;商服用地供應266萬平方米,占比31%,同比去年同期減少34%;產權型人才公寓供應59萬平方米,占比7%,同比去年同期減少21%。土地成交方面,上半年商品住宅、商服用地成交建面有所減少,產權型人才公寓成交建面增加。其中,商品住宅成交483萬,占比68%,同比去年同期減少48%;商服用地成交159萬平方米,占比22%,同比去年同期減少59%;產權型人才公寓成交66萬平方米,占比9%,同比去年同期增加39%。
縱觀2021年上半年,土地拍賣市場出現了最高成交溢價率地塊——市北區開平路45號地塊,溢價率高達 64.89%。據了解,該地塊拍賣時吸引了萬科、保利、龍湖、華潤、中海、綠城、中巍、碧桂園、金地、招商、金科、中南、海信、青城、旭輝銀盛泰、青特、平安17家房企叫價,在經歷164輪叫價后,直接觸發17000元/平方米熔斷價,最后綠城獲得該地塊,成交單價僅次于深藍中心的17800元/平方米,成為迄今為止青島土拍成交價第二高。
整體來看,2021年上半年供應商住地167宗,成交139宗,總建面751萬平方米,成交總價236億;青島實施“兩集中”供應,青島第一批次土地中供應63宗,成交61宗,成交總建面335萬平方米(含劃撥),共有25家房企有斬獲,本土房企獨立拿地12家,涉本地企業7家。對此,卓易數據首席分析師王玟琳表示,“當下,即使是頭部房企,在青島拿地難度依舊不小,部分開發商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的意愿和行動明確顯。”王玟琳補充到,5月成交的第一批次土地下半年陸續上市,會出現大量新增供應,屆時市場會繼續分化,主城區及熱點板塊較為樂觀,而部分偏遠市場存在較大壓力。另外,目前城陽共有產權勢頭減弱,逐漸回歸市場化,開發商開始進入實際能力的比拼階段。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李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