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青島海泰科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成為今年我市第8家上市企業。至此,青島市境內外上市企業總數達到67家,新增上市企業數量創下歷史同期新高。據了解,7月6日,德才裝飾也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繼6月30日百洋醫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每日優鮮在納斯達克上市后,我市10天內4家企業實現上市,涵蓋醫藥、制造、裝飾、電商等行業領域,創造了上市新速度。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企業上市工作,把推動企業上市作為運用市場邏輯、資本力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上市工作全面起勢,實現上市數量和質量“雙提升”,呈現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
創造上市新速度。今年以來,全市上市工作捷報頻傳,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新態勢。1月11日,征和工業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實現首發開門紅。2月25日、26日,冠中生態、海泰新光分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迎來上市“雙響炮”。3月5日,德固特節能裝備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6月25日、6月30日,7月2日,每日優鮮、百洋醫藥、海泰科模塑分別在納斯達克、深交所創業板上市,7月6日,德才裝飾將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創造了10內4家企業連續上市的新速度。
上市儲備更加充實。截止目前,全市尚有2家企業過會待發,23家企業在證監局輔導,9家企業在證監會和交易所審核,4家企業向境外交易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材料,500家擬上市企業儲備庫,形成了充足擬上市企業梯級儲備,今年新增過會及上市公司數量將繼續保持2位數。
上市質量持續提升。“十三五”期間,上市公司由傳統的制造業為主,向“工業+互聯網”、高端制造、生物醫療、新材料等新興領域轉型升級。近年來,新增過會及上市公司中的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近九成。上市公司市值占GDP比重逐年提升,總市值占GDP比重超過一半,對促進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青島市通過不斷優化政策、創新舉措、加強培育,推進企業對接資本市場,企業上市工作進入新階段。
“抓培訓”。近年來,持續開展“萬名企業家資本市場培訓專項行動”,依托青島資本市場服務基地,運用券商、律所、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的專業優勢,為企業提供引進創投風投、股改、輔導、上市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務,得到企業的廣泛認同,對接資本市場的熱情和能力明顯提升。
“優政策”。充分發揮政策的引導放大效應,結合企業上市需求,按企業上市階段實行提前獎補,將獎勵政策時間前移到券商出具盡調報告階段,有效降低企業上市前期成本,企業上市積極性持續提高。今年,我們會同市財政局將市級上市扶持政策由300萬元提高到400萬元,各區市也不斷提加大上市獎補力度,有的區市已經將補助提高到1500萬元,并在稅收等方面上給予扶持政策,將進一步降低企業上市成本,提高上市積極性。
“解難題”。切實發揮全市金融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對企業上市過程遇到的歷史沿革確權、出具守法證明、土地、規劃、消防等問題,協調各區市、部門給予解決。同時,積極加強與中國證監會、上交所、深交所的溝通和交流,為企業上市提供專業指導,幫助企業加快上市進程。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全市上市工作將貫徹落實好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國發〔2020〕14號》要求,圍繞“提升上市公司數量和質量,服務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爭取到“十四五”年末,全市境內外上市公司總數突破100家,推動企業上市工作再上新臺階。
搭建企業上市服務平臺。堅持平臺思維,建立推動企業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平臺,幫助企業解決上市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加快企業上市進程。發揮好上交所、深交所青島資本市場服務基地平臺作用,積極推動實施上市企業“雙倍增”計劃,持續深入開展萬名企業家資本市場培訓活動,大力培育優質擬上市企業資源,建立重點擬上市企業儲備庫。持續加強與證監會、上交所、深交所、全國股轉系統的溝通,積極爭取支持,提高上市及待發企業數量。
打造企業上市良好生態。堅持生態思維,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結合青島市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發展戰略,推動更多民營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做大做強,為青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支撐和發展動力。與各區(市)、部門通力合作,厚植企業上市培育土壤,培育出一批符合主板、科創板、創業板上市要求的行業細分龍頭和高新技術企業,形成培育擬上市企業的強大合力。發揮券商、律師、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資源優勢,為企業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營造推進上市的良好生態。
營造企業上市良好氛圍。持續加強對優質上市公司典型案例、先進區市經驗做法的宣傳,充分依托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多形式、多方位進行宣傳報道,講好青島資本市場故事,積極營造企業家“想上市、能上市”的良好氛圍。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李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