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隨著一聲汽笛長鳴,我國首艘、全球規模最大的自主航行集裝箱實驗船“智飛”號在船長的指揮下緩緩離開青島造船廠船塢,駛向位于青島藍谷附近海域的我國首個智能船舶測試場。
“智飛”號是國內首艘滿足無人駕駛自主航行測試需要的沿海集裝箱運輸船,由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作為技術牽頭單位,青島藍谷智慧航海(青島)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投資建設。“智飛”號總排水量約8000噸,總長117.15米,型寬17.32米,型深9.9米,設計航速12節,續航力4500海里。該船將實現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于船岸協同的船舶智能航行與控制關鍵技術”研發成果的示范應用。
“智飛”號具備無人駕駛、遠程操控以及自主航行三個功能,船上有一些先進的技術,如水下避碰、新能源的儲能箱,都是我們國內自主研發。中國航海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張寶晨表示,“智飛”號可貫穿實現智能航運五大要素,是智能船舶與智能港口深度融合的集成樣本,并作為協同樞紐實踐探索智能航保、智能監管和智能服務面向航運發展的技術途徑。該船的投入使用將為實現船舶貨運無人化乃至航運業態再造奠定重要技術基礎,對促進我國船舶制造業轉型升級,推進智能航運和船舶工業技術進步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2019年3月,由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牽頭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綜合交通運輸與智能交通”重點專項12.1“基于船岸協同的船舶智能航行與控制關鍵技術”項目正式立項。項目組以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所為牽頭單位,聯合4所重點大學、6家一流科研院所、6家國家級水路交通技術業務骨干單位、4家創新型高技術企業,合計21個機構共同組成,從產學研用各方面匯集了我國航運、造船、人工智能科技等相關領域最具優勢的科研團隊。項目旨在解決綜合交通運輸與智能交通的重大共性關鍵技術難題,著眼于智能航運新技術發展和新業態構建,解決船舶智能航行與控制技術前沿的基礎科學難題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問題。
“智飛號”作為該項目研發成果的示范應用,是目前投入商業運營的世界最大的自主航行集裝箱船。該船將由山東港口航運集團運營,率先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實現智能船舶與青島港無人化碼頭船岸協同作業。屆時將通過該船完成綠色動力、船岸移動通信網絡、智慧引航、船拖一體化、集裝箱貨物無人化調度管理等實驗科目,同時,也將為自主航行集成系統的技術標準和無人駕駛船舶海事監管相關法規等提供實船認證支撐。
智能航運在我國正處于發展初期,在這一領域,仍有一片廣闊的藍海等待發掘。這也意味著,誰能占據先機,誰就能占領風口。2020年12月,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智慧航海(青島)科技有限公司與青島藍谷管理局、海洋發展局、科技局、即墨區政府六方合作共建青島航運發展研究院及青島智能航運產業園。2021年5月,青島航運發展研究院事業單位獲批落地。6月,青島智能航運產業園將完成裝修,7月份正式交付,16家智能航運領域骨干企業先行入駐,18家上下游企業陸續入駐,在藍谷打造集技術研發、船舶制造、智能測試、運行保障于一體的全國性智能航運創新高地,預計五年累計產值不低于10億元、未來培育產值過百億的智能航運產業集群。
“隨著‘智飛’號的試航,位于青島藍谷的全國首個智能航運測試場也會正式投入使用,屆時,來自全國乃至全球的智能航運船舶和智能航運的裝備都可以在這里進行測試。與此同時,青島航運發展研究院也已經正式落戶青島藍谷。藍谷將會以此為契機,加快引進智能航運的上下游企業,把藍谷打造成為集技術研發、船舶制造以及測試于一體的全國乃至全球的智能航運創新高地?!鼻鄭u藍谷管理局經濟發展和投資促進部部長程謀松說。
來源:觀海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