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 6月28日,五大信披報刊頭版主要內容集萃:
經濟參考報
頭版
瞄準新動能 多地新一輪城市規劃建設開啟
近期多地密集出臺新一輪城市規劃建設方案,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搶占新動能發展高地。與此同時,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地方正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新興產業為代表的現代產業體系,并加緊謀劃新一批重點項目,加大財政、專項基金等多元資金支持,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強大產業支撐。
要聞
多龍頭籌謀赴港上市 港股活力持續迸發
2021年上半年全球IPO活躍。安永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020家企業在全球上市,籌資2106億美元,全球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別同比上升138%和199%。值得注意的是,滬深兩市和港交所成為全球IPO活動的重要地區,IPO數量和籌資額在全球市場中占比均為29%。隨著中國中免、小鵬汽車、順豐同城業務、愛美客等龍頭企業相繼披露赴港IPO計劃,有機構認為,新一輪港股上市盛宴仍將延續。
總規模近17萬億 私募基金加速流向產業升級重點行業
多項指標顯示,2020年至2021年,我國私募基金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新備案基金數量、規模均出現大幅增長,并且加速流向互聯網、醫藥生物、半導體等產業升級重點領域。業內人士指出,去年至今,私募股權及創投基金沿襲了向國家重點支持行業投資的趨勢,對推動我國相關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日發布的《2020年私募基金統計分析簡報》顯示,截至2020年末,我國存續私募基金96818只,管理規模16.96萬億元,較2019年末分別增長18.5%、20.5%。
國采中選結果影響個股 化藥板塊表現分化
第五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結果產生后,A股化藥板塊表現分化。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7日發稿時,共有38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披露公司藥品擬中選情況。上周,化藥板塊震蕩走高。受23日晚間國采開標結果出爐影響,申萬化學制藥行業指數24日下跌2.34%,結束此前5個交易日連漲勢頭,25日回穩上漲1.09%。上周最后兩個交易日,板塊內個股表現分化,逾六成個股下跌,司太立、莎普愛思兩天累計跌超12%,振東制藥、普洛藥業漲超10%。
鋼鐵板塊年內漲超26% 多股上半年業績亮眼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鋼材市場產銷兩旺,鋼鐵企業盈利明顯好轉。截至目前,A股鋼鐵板塊36家上市公司已有9家發布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其中8家實現預增。二級市場表現方面,上半年鋼鐵板塊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漲幅居前,截至6月25日收盤,鋼鐵板塊年內漲幅達26.59%。
中國證券報
頭版
科創板公司達三百家
6月28日,力芯微和工大高科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至此,科創板上市公司已達300家,總市值突破4.5萬億元。從行業分布來看,300家公司聚焦于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104家,生物醫藥行業69家,高端裝備制造行業57家,新材料行業33家,節能環保行業25家,新能源行業12家。
要聞
半導體設備商屹唐股份沖刺科創板
屹唐股份科創板IPO申請近日獲得上交所受理。屹唐股份是一家總部位于中國,以中國、美國、德國三地作為研發、制造基地,面向全球經營的半導體設備公司,主要從事晶圓加工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0年,屹唐股份干法去膠設備、快速熱處理設備市占率分別為全球第一、第二。
菲仕技術聚焦新能源汽車電驅動領域
菲仕技術科創板上市申請近日獲得受理。公司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4282萬股,募集資金將投資年產25萬臺套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和動力總成等項目。
上海證券報
頭版
5月份工業企業效益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受價格上漲及利潤率回升等因素影響,5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和兩年平均增速均保持兩位數,工業企業效益延續穩定恢復態勢。不過,工業企業新增利潤主要集中于上游采礦和原材料制造行業,下游行業成本壓力進一步顯現。
要聞
銀行資金專營機構密集獲批籌建 上海金融資源吸引力不斷加大
近期,銀保監會同時批準兩家股份行在滬設立資金業務專營機構,上海已成為銀行持牌資金業務專營機構最多的城市,目前共吸引了12家銀行駐扎。隨著金融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全國金融要素市場集聚,上海金融資源吸引力正不斷加大。
新一批基金投顧試點開閘 多家基金券商入圍
6月25日,新一批公募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資格獲批。記者了解到,此次獲得試點資格的機構有博時、招商、興證全球、廣發等十余家基金公司,以及中信證券、國信證券等證券公司。加上此前獲得資格的基金公司、券商、銀行以及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目前獲得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的機構已超過30家。
證券時報
頭版
基金投顧業務試點“擴招” 6家券商同被二批“錄取”
6月26日,記者從多家券商處了解到,至少有6家券商已于6月25日收到第二批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批文。本次試點擴容可謂幅度不小,除了中信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興業證券、東方證券、安信證券等至少6家券商獲批,還有博時基金、廣發基金、匯添富基金、銀華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工銀瑞信基金、招商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等8家公募基金公司同時入列。
要聞
格力電器擬更變回購股份用途 對1.01億股進行注銷
27日晚間,格力電器(000651)發布公告,公司擬對2020年10月13日第十一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份方案的議案》對應的回購股份用途進行調整,由原計劃“回購股份將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變更為“回購股份用于注銷以減少注冊資本”。公告顯示,公司擬對第二期回購股份的用途進行調整。公司第二期回購股份共計1.01億股,本次變更及注銷后,公司總股本將由60.16億股更變為59.14億股。
中航資本更名“中航產融”
6月24日收盤后,中航資本(600705.SH)發布公告稱,公司2021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已審議通過更名為“中航工業產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擬變更為“中航產融”)。更名之后,新的公司名稱和證券簡稱能更直觀地體現公司業務發展方向,有助于市場更清晰全面地認識中航產融,同時反映出公司在產融結合戰略調整上的深化決心,繼續往一流的產業金融集成服務商進發。
證券日報
頭版
年內公司債發行1.65萬億元 下半年或維持區域分化態勢
6月份以來,公司債發行企穩回升。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7日,今年以來公司債發行1901只,同比增長9.82%,發行總額1.65萬億元,同比增長2%。年內公司債發行呈現了區域分化、集中于高等級主體、短久期債券增多等特點,市場人士認為,下半年公司債發行將延續上述態勢,但發行節奏將趨于平穩。
要聞
多地銀行暫停新房、二手房房貸業務“接單” 年內房貸放款或仍趨緊
繼多個熱點城市房貸利率上升之后,近期,有關多個城市二手房“停貸”的消息引發熱議。對此,記者調查獲悉,熱點二線城市中,南京、鄭州、重慶、武漢、杭州、合肥等城市出現了銀行房貸業務收緊的現象:部分銀行暫停了二手房貸款業務,甚至有銀行暫停受理新房房貸業務。
跨國汽車巨頭陸續公布“碳中和”時間表 國內車企亟待具體政策落地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11家跨國車企提出明確的“減碳”目標或“碳中和”時間表。由于“碳中和”在汽車行業的細則尚未出臺,加上減碳成本和投入規模巨大,大部分國內車企正處于技術轉型的高投入期。日前,多家車企高管呼吁,在國內“雙碳”目標達成方面,希望有關部門盡快明確汽車產業的時間表和具體要求,指導車企更好地用實際行動推動“雙碳”目標的實現。
整理:王皓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