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沒錯,這就是不知被播放了多少遍的經典歌曲——《我的祖國》。短短的五分鐘,卻感動了無數的聽眾。
提到歌曲《我的祖國》就不得不提電影《上甘嶺》?!渡细蕩X》講述了抗美援朝的著名戰役“上甘嶺戰役”。1952年10月14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先后調集兵力6萬余人,大炮300余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愿軍兩個連防守的約3.7平方公里的上甘嶺陣地發起猛攻,志愿軍防守部隊面對巨大的實力差距,并沒有轉移陣地,而是進行了頑強抵抗,陣地多次失而復得。雙方隨后不斷向上甘嶺地區增加兵力和重武器,使上甘嶺發展為局部戰役規模。激戰持續至11月25日結束。在持續43天的戰斗中,志愿軍與聯合國軍反復爭奪陣地達59次,志愿軍共擊退聯合國軍900多次沖鋒。最終志愿軍守住了陣地,取得了勝利。
然而,這場戰役勝利的代價就是志愿軍1萬多名戰士的壯烈犧牲。在這1萬多名戰士中,有不少我們耳熟能詳的英雄人物,比如以身體堵塞敵人機槍眼,為沖擊部隊打開道路的英雄黃繼光;有雙腿被打斷仍堅持指揮戰斗,在最后一口氣時拉響最后一顆手榴彈滾向敵群,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排長孫占元;有用自己的身體連接被打斷的線路,保證了指揮聯絡暢通的通信英雄牛保才……同時還有為戰爭勝利而獻出生命的無名烈士。志愿軍戰士們視死如歸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所有的中華兒女。
作為《上甘嶺》的插曲,《我的祖國》仿佛讓人看見了祖國那奔騰著、孕育著千百萬條生命的河流,那開滿稻花的、見證了長久以來祖國發展的古老土地。它沒有《保衛黃河》那么的恢宏、沒有《解放軍軍歌》那么的有氣勢,但是它委婉的曲調唱出了志愿軍的無限柔情,唱出了志愿軍對祖國的熱愛,唱出了志愿軍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氣概!
就像是語文課文的標題《誰是最可愛的人》,我想現在可以再次念出這個答案——抗美援朝的志愿軍戰士!
志愿軍戰士在朝鮮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的實力,告訴了全世界,我們中國不會再向西方列強妥協,不會再向任何一個“大國”低頭,因為我們中國就是一個大國!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再次回顧黨的發展,一個個問題,變成一個個解決方案。如今,中國成為排在世界前列的大國。在這里,再次向抗美援朝的戰士致敬,向我們可愛而又偉大的祖國致敬!
青島第七中學
七年級三班 牟峒錕
指導教師:王文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