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黎明的廣播

      堂哥趙忠是我們趙家德高望重的掌門人,但他外在的名望卻是源自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文工團總團長職務期間,主導創作的經典歌劇《紅珊瑚》、電影《無名島》《怒海輕騎》等優秀劇目,那首曾經膾炙人口的電影插曲《珊瑚頌》,至今仍在歌劇界和民間傳唱不衰。

      趙忠1938年參加革命工作,曾在解放南京的戰役中,為收復國民黨反共喉舌——兩座廣播電臺,立下過赫赫戰功,這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讓筆者慢慢道來。

      1948年9月中旬,國民黨九十六軍(軍長吳化文)起義部隊約2萬人與魯中南縱隊合并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三十五軍。趙忠被任命為三十五軍文工團團長,帶團隨軍南下。

      1949年4月20日子夜,渡江戰役打響。三十五軍擔綱對南京守軍進行鉗制、監視、從正面向南京發起進攻的使命。

      22日浦口重鎮被我軍占領,“三浦戰役”勝利結束,渡江占領南京行動開始。

      23日凌晨,三十五軍文工團到達長江北岸待命,準備過江進入南京。天剛蒙蒙亮,全團戰士靜靜地坐在自己的背包上,隔著水流平穩的浩瀚長江,望著對岸影影綽綽的南京城,耳邊除了能聽到城里零星的槍響外,還有遠處不時傳來的狗吠聲。

      翌晨,文工團接到了渡江命令:乘坐前方部隊從敵軍手中繳獲的小火輪渡江。團員們分批上船后,小火輪如離弦之箭,冒著黑煙,突突地駛向江心。仰臉看到一架敵機像黑老鴰般從上空掠過,但它沒敢掃射,以逃跑的姿態,鉆入云層。

      文工團順利地抵達了南岸,戰火已經停息,萬籟俱寂。有聯絡人員向趙忠傳達上級命令,要他率團進城到國民黨勵志社(位于現在的南京市中山東路)集合,三十五軍的軍部就設在那里。文工團員們雖然在戰斗中千里跋涉身體疲憊,但是無一人面露倦色,個個精神抖擻,排著整齊的隊伍向城內進發。隊伍經過挹江門時,驚喜地發現城門洞的灰墻上,用粗白粉寫著“歡迎解放軍!”“解放軍同志辛苦了!”的大字,馬路上的歡迎標語更多。

      進入勵志社,軍部領導大都在場。軍政委何可希向趙忠交代任務:“南京城現有兩個國民黨的廣播電臺:一個是‘中央廣播電臺’、一個是‘軍中廣播電臺’。我們必須馬上去把它們接管過來,掐斷敵軍宣傳咽喉。速戰速決,你現在就出發吧。”

      趙忠帶上通訊員小安,乘坐敞篷吉普車前往執行任務。途中看到有學生三五成群、興高采烈地舉著標語牌和小紅旗,高喊著口號歡迎解放軍進城。

      從勵志社到鼓樓江東門北街的“中央廣播電臺”約十幾分鐘的車程。趙忠器宇軒昂地走上電臺大門口的臺階,有幾名面目畏葸、點頭哈腰的人出來迎接。趙忠凜嚴地問道:“誰是負責人?”他們畢恭畢敬地回答:“負責人都不在,解放軍長官有什么吩咐,就和我們談吧?!壁w忠心內明白,高官們早已逃之夭夭,把爛攤子留給了職務低下的蝦兵蟹將們。便召集電臺工作人員進行講話,宣告共產黨領導的解放軍已經占領南京,現奉命接管廣播電臺的所有設施和人員。

      趙忠勝利完成了接管“中央廣播電臺”的任務后,又趕往“軍中廣播電臺”。這里更是混亂,國民黨軍官們見兩位身著軍裝英氣逼人的年輕解放軍走近,竟被嚇得魂不守舍,驚恐萬分。趙忠先巡視一圈,看到左邊一間屋子內的桌子上凌亂地攤放著不少槍支彈藥,便命令他們停止一切事務,封存所有武器,等候接管。接管過程非常順利,這與南京地下黨所起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1949年4月24日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五軍一○四師三一二團二營奉命占領了總統府。上午11時,南京上空的電波中傳來激動人心的新聞廣播,中國共產黨向全世界宣告:“南京解放了!”這段新聞的播音者名字叫蔡美嫻,后來她成為江蘇人民廣播電臺第一代播音員。

      解放軍進城后,受到了廣大市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三十五軍政治部在南京地下黨的配合下組成了多個小分隊深入街巷向廣大市民宣傳黨的政策,并在南京多地搭建舞臺開展文藝宣傳活動。遵照上級指示,4月28日晚,三十五軍文工團在當時的“國民大會堂”(如今的長江路人民大會堂)演出了歌劇《白毛女》。市民們紛紛前來觀看,盛況空前。

      演出結束后,上百名大中院校的學生來找文工團領導,其中還有一些國民黨高級官員的子女,他們紛紛寫申請、表決心,積極要求參加革命隊伍,趙忠熱情地接待了他們。經請示軍部及政治部領導,何可希政委明確表態:歡迎!幾天之內,文工團成員就增至五六百人,隊伍得以空前壯大。新參軍的南京學生們腹有詩書、積極上進,在革命的大熔爐中逐漸成長為部隊的生力軍和骨干人才。

      近日,我接到年近九旬的堂嫂王戈輝的微信:“長青,你大哥多次給我講過他親身經歷的這場無硝煙戰斗的詳細過程。當年他奉命去接收國民黨的兩個廣播電臺時年僅29歲,而且只帶著一名通訊員和一只卡賓槍,膽量該有多大呀!你大哥說,‘什么叫做兵敗如山倒?什么叫做初生牛犢不怕虎?我有親身體會!國民黨大勢已去,沒有戰斗力和戰斗意志的敵軍猶如困獸和一盤散沙?!?/p>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根據趙忠本人口述及有關史料整理)

      文/趙青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香蕉午夜_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_白医生的控制欲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