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張勤峰 昝秀麗)某微博大V的爆料,在證券市場掀起波瀾的同時,也將真假市值管理話題引向深入。此間觀察人士表示,市值管理的根本宗旨在于實現公司長期發展,為股東創造真實價值,做好市值管理最務實、最有效的手段應是苦練內功。
(圖片說明)資料圖,新華社發
市值管理并非洪水猛獸。國務院2014年發布的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鼓勵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但是,鼓勵的前置條件是合法。
合法市值管理與非法操控市場之間涇渭分明。市值管理主要目的應是鼓勵上市公司通過制定正確發展戰略、完善公司治理、改進經營管理、培育核心競爭力,實實在在地、可持續地創造公司價值,以及通過資本運作工具實現公司市值與內在價值動態均衡。根本宗旨在于實現公司長期發展,為股東創造真實價值,而不是短期的、碎片式的行為,更不是通過概念包裝、題材炒作、財務造假等方式影響股價短期漲跌。近年來,市值管理手段和工具不斷豐富,但肯定不會包括內外勾連、聯合坐莊、操縱市場。
市值管理必須遵循公司自治、充分披露和合法合規原則。其中,底線是維護“三公”原則,絕不能損害上市公司整體利益、侵害其他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權益。對此,有關部門的態度一向是明確的,既依法支持上市公司開展市值管理,又堅決打擊以“市值管理”為名進行違法違規活動,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上市公司應正確把握市值管理核心理念,切記走“正道”,遠離“歪門邪道”,不碰虛假披露、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高壓線”。
市值管理的實質在于為股東創造真實價值,做好市值管理務實、有效的手段應是下功夫提升內在價值。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相當于提升上市公司內在價值。上市公司應強化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誠實守信、守法合規、完善治理、規范發展、專注主業、穩健經營、引領創新,真正扛起高質量發展第一主體的責任。上市公司實控人、董事長是公司治理的主導力量,更應自覺遠離“偽市值管理”,堅決摒棄“上市圈錢”錯誤觀念,依法合規經營,聚焦做強做大實體主業,切勿心懷僥幸。
當然,做好市值管理,不僅要靠自覺,也要靠法治。上市公司亂象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違法違規成本過低。目前,資本市場正在加大法治供給。在新證券法實施后,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成本已明顯提高,對實控人、董監高等“關鍵少數”的約束力顯著增強。有關部門近期集中力量查辦一批大案要案,推動行政、民事、刑事立體化追責體系初步成型,彰顯從嚴監管威懾力。刑法修正案(十一)大幅強化操縱市場等四類證券期貨犯罪的刑事懲戒力度,這些將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規范發展的法治環境。
上市公司是支撐市場的支柱和基石。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事關資本市場發展全局,也是上市公司開展市值管理的根本和關鍵所在。上市公司應自覺踐行高質量發展,各方也應繼續合力推動上市公司合規發展、提高質量,共建理性成熟的投資文化和健康良好的市場生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