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在第5個中國品牌日的大主題下,在嶗山區開展“我們的名字”嶗山品牌優秀品牌案例發布大會,向這些品牌表示熱烈的祝賀。嶗山因山而名,因海而美,因牌而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在座的海爾、海信、嶗礦、嶗特、利群、漢纜、歌爾、青銀、特銳德、聚好看、溫馨巴士、黃海制藥……一長串的名字,構建起一個巨大的品牌能量場,我們沉浸其中,為我們的名字自豪,為我們的名字唱響全球而驕傲。
嶗山涵蘊著深厚的道家文化,飄逸著仙風道骨,充滿了生生不息的創新活力。今年品牌日的主題是“中國品牌,世界共享”“聚力雙循環,引領新消費”,嶗山品牌就具有這樣的風范,就是這一主題的勠力踐行者。在嶗山吃有六和船歌美食,喝有嶗礦、嶗特,用有海爾、海信,行有溫馨巴士,購有利群,樂有聚好看,更有漢纜精神、歌爾芯片、特銳德創新、青馨服務聚力環繞。在品牌建設方面,嶗山區實施標準、品牌、知產、質量“四位一體、融合互動”發展戰略,打造區域“品牌樣板”“質量名片”,培育了青島和中國人民衷愛、世界人民喜愛和向往的消費品牌、服務品牌、制造品牌、科技品牌。今天在座的品牌代表一起構成了以“嶗山”命名的、面向世界的群星燦爛的品牌群像。立足嶗山和青島,面向中國和世界,以生生不息、茁壯成長的嶗山品牌案例和與時俱進的品牌創新理念,引領世界品牌新生態,創造全球品牌新范式。
品牌的本質是一種關系,連接著供給方和消費方,是溝通主客體的平臺和紐帶,經營品牌的實質就是經營好主客體的關系,將品牌的價值以符號的形式,深深根植在消費者的心智之中。作為引領高品位消費的載體,品牌具有傳承文化、傳播故事、傳遞幸福的特質;作為引領高品質生產和服務的載體,具有人格化的特質,亦有立德、立言、立功之必要。今年的品牌日我受《中外企業文化雜志》之邀,分享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引領消費必須夯實的六大基礎,即通過中國品牌的三個“傳”和三個“立”,建立中國自主品牌發展的“雙引領”工程:引領供給側邁向品牌建設的高端化,引領需求側邁向品牌消費的高品位。今天我也以這三個“傳”和三個“立”,寄語嶗山品牌,期待“我們的名字”在“嶗山”的頂格設計下,千品萬牌繁花似錦,品牌生態雨林欣欣向榮。
三個“傳”是祝愿嶗山品牌發揮好傳承文化、傳播故事、傳遞幸福的使命責任,以創最佳消費體驗為核心,創造共生共榮的品牌生態,讓大中小品牌、各行業各領域品牌一起與時偕行,砥礪前進,共同走向繁華似錦的品牌國際市場。
問渠哪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沒有文化根基的品牌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品牌故事的品牌就像折戟的天使無法飛向更遠的遠方;沒有幸福體驗的品牌找不到路和方向,無法肩負引領“我們的名字”群星璀璨、照耀東方之城的歷史責任和使命。在傳承文化、傳播故事、傳遞幸福方面,今天公布的優秀品牌案例做得非常好,起到了案例示范的典型作用。海爾砸冰箱、砸組織、砸圍墻,不斷自我顛覆的品牌故事,為我們傳遞著一個堅持自主創牌的中國品牌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的品牌出海和引領之路。從張瑞敏砸冰箱的故事到卡奧斯創建世界級工業互聯網母平臺的故事,海爾的品牌故事因時而變、不斷升級,皆因其聚焦行業變革和市場需要,革故鼎新、日新日進的結果。剛才杜萍局長在公布獲選名單時已經做了他們的案例簡短分享,大家可以多多體會,多多傳唱。
四個“立”是期待嶗山品牌立德中國品牌、立功科技創新、立言世界共享,行遠自邇、蹈厲奮發,再創新輝煌。
品德-品質-品行-品牌,是品牌創建的四個遞進邏輯,一個好品牌必然立足品牌良心和商譽,立足知行合一的道德文化而成就。同時,一個享譽世界的中國好品牌和超級品牌,更需要深厚的家國情懷、自覺擔當意識和在市場風浪中的搏擊前行,創造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品牌業績??萍几锩彤a業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中國品牌作為中國競爭力的領軍者,應當在新時代的風華中把握中國品牌的時代節奏,明晰民族品牌崛起的關鍵在于科技力帶動下的品牌競爭力顛覆式提升,重視通過自主技術的創新,提升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以風物長宜放眼量的戰略高度,矢志不渝、披星戴月地推進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通過四個創新為基礎為動力,與時偕行地推進品牌創新,創造更佳的品牌體驗,在引領中國消費升級的同時,也以中國品牌的魅力,品牌出海,占領更為廣闊的全球品牌市場。海爾基于萬物互聯時代背景下的生態品牌戰略引領全球生態品牌范式,海信基于智慧城市和美好生態背景下的海信網絡科技和聚好看品牌創最佳消費和用戶體驗,歌爾微電子和特銳德創新驅動下的產品迭代和市場引領,都是這樣的榜樣和典范。我們期待有更多的獨角獸、瞪羚企業品牌涌現,為嶗山品牌貢獻時代力量。
在“我們的名字”頂格設計下,嶗山品牌是一個群像,期待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價值堅守,提出自主性、獨創性的嶗山品牌創新理論,形成中國特色嶗山個性的品牌評價標準體系,同時放眼全球市場創建品牌,以人民的品牌實踐,為人民立言、為時代立言、為嶗山代言!讓世界通過嶗山自主品牌的載體,體驗嶗山產品和服務的魅力,共享嶗山品質的美好。(本文為蓋彥老師在中國品牌日嶗山分會場嶗山品牌案例發布會上的演講整理。)
作者簡介:蓋彥老師,首頁傳媒品牌專欄主持人,品牌中國戰略規劃院專家委員,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專家,品牌強國先行工程專家,青島創想力品牌研究院聯合專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