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云變幻,觀其妙;萬象紛繁,察其理。用敏銳的洞察、獨到的視角、犀利的思想,解迷局,覓真相。影響有影響力的人。
對標先進,比學趕超,已經成為城市成長、向更高處攀登的“必修課”。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城市發展的關鍵節點,青島黨政考察團再次南下學習,第一站選擇了成都。
5月10日,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率青島市黨政考察團在成都考察,緊鑼密鼓,馬不停蹄,一天看了八個地方,這些考察點可謂“精挑細選”,相當有代表性,很“成都”,很有“看頭”。
與此同時,觀象君繼續穿梭于蓉城的大街小巷,體悟這座網紅城市的律動。
跟著考察團一路走一路看
第一站【中國-歐洲中心】
中國-歐洲中心由成都市與歐盟委員會、國家商務部、科技部于2017年5月共同啟動運營,是中國-歐盟投資貿易科技合作洽談會永久會址。作為“一帶一路”對外開放的新旗幟,中國-歐洲中心主動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以“對歐商貿中心、交往中心、服務中心”為核心功能定位打造國家級對歐開放合作平臺。同時,作為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示范點,全國首創行政審批及服務新模式,設有西部首個涉外“自貿區政務服務大廳”,集中營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國際營商環境。
第二站【成都新經濟活力區·雙創服務平臺】
成都新經濟活力區·雙創服務平臺位于成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天府軟件園C區,由雙創戰略總序廳、七大雙創服務平臺館(人力資本協同平臺、科技創新創業平臺、服務實體經濟平臺、智慧城市建設平臺、消費提檔升級平臺、綠色低碳發展平臺、供應鏈創新應用平臺)、六類雙創成果展示館(智能經濟雙創成果、數字經濟雙創成果、創意經濟雙創成果、流量經濟雙創成果、共享經濟雙創成果、綠色經濟雙創成果)三部分構成;配有“雙創”會客廳、“雙創”研究室、“雙創”新產品發布廳等特色廳室。
第三站【成都規劃館】
成都規劃館展示內容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四川時對成都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為重點,系統展示了成都4500年城市文明史;五版總規和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概要;成都重要區域、重要地段和重點項目的城市設計;“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五大功能區差異化區域發展策略;天府綠道等專項規劃等內容。
第四站【菁蓉匯】
菁蓉匯是成都高新區按照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創新創業中心目標定位建設的天府創新創業旗艦項目。項目總占地面積95畝,總建筑面積25.6萬平方米;8棟樓,其中研發寫字樓7棟、綜合配套服務樓1棟。截至今年3月,入駐孵化器/眾創空間35個,種子期雛鷹企業123家,瞪羚企業38家。
第五站【望平坊】
望平坊位于望平街與蜀都大道交匯處,是成華區實施的猛追灣市民休閑區一期工程的示范區,占地6200平方米,總改造建筑面積15710平方米,整體以“工業文明和現代時尚交相輝映,美食文化與文創產業共生共融”為打造理念,通過引入幾何書店、萬科泊寓、萬科理想加、途家斯維登全國民宿標桿項目等核心資源,打造融合跨界書店、文創新零售、產業孵化、國際青年社區、特色民宿等多模塊的“最成都?文創美食合集”,營造形式多元、功能復合的體驗空間。
第六站【下澗槽社區】
下澗槽社區前身為成都機車車輛廠家屬區,始建于1952年,總人數14085人,其中常住人口11658人。社區通過整合資源,精心打造三大功能空間和24處鄰里交往空間,集成優化服務功能,拓寬社區公共服務多元化供給渠道,從“人、文、治、地、景、產”六大維度,構建社會企業孵化新平臺、社區生活新場景、社區服務新業態、社區文化新生態,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第七站【中車·共享城】
中車·共享城是四川省級重點項目、成華區首個TOD項目、中車置業退城入園全國布局首站項目、工業遺產保護及改造示范項目,以“一站、兩路、兩心、三組團”為設計理念打造,即中車站(一站)、創意鐵軌步行景觀道和連接中車站與成都理工大學的林蔭大學路(兩路)、兩個社區文化中心(兩心)、工業主題社區組團—以機車公園、四季花園、藝展中心構成,TOD核心組團—2號、3號地塊集中商業打造及工藝遺址改造等與軌道交通的結合,中車創智街區組團(三組團)。
第八站【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組建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各類中小尺寸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面板(TFT-LCD)及相關產品的高科技企業。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BOE)創立于1993年4月,是一家為信息交互和人類健康提供智慧端口產品和專業服務的物聯網公司。作為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龍頭企業,BOE(京東方)帶領中國顯示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強。目前全球每四個智能終端就有一塊顯示屏來自BOE(京東方),其超高清、柔性、微顯示等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于國內外知名品牌。
跟著觀象君品味這座城
沒人能否認成都的巴適安逸。
甫抵蓉城,空氣中飄散著麻辣火鍋味兒,驀然回首,街道拐角還散發出淡淡的書香味。談天、采耳、下棋、喝茶,在最慢的節奏里,成都人享受著最閑適的生活。
這只是成都的A面。閑適生活的背后,這座城市發展的步伐正變得急匆匆,展現出的發展速度和力度令人驚艷。
“十三五”以來,成都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1%、超過1.77萬億元,在全國城市排名上升2位至第7位;電子信息產業成為萬億級產業集群,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萬億元;國家級創新平臺達119家、增長77.6%,市場主體突破292萬戶;7家企業達到獨角獸標準,新職業人群規模位列全國第三,成為“最適宜新經濟發展的城市”之一……
為解碼這座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基因,5月8日至10日,觀象君兵分四路,探訪成都的B面。
天府市民云,成都“互聯網+”一站式城市服務平臺,APP上線不到3年,超940萬人在使用;
成都TOD,城市綜合治理的新范式,啟動3年多時間,14個TOD綜合開發示范項目次第呈現;
菁蓉匯,中西部最具代表的“雙創升級新空間”,不到5年,入駐企業總數已達1775家;
發展新經濟,成都推動城市戰略轉型的重大抉擇,布局3年多,新經濟總量指數躍居全國第2位……
在這一個又一個場景里,成都發展的快邏輯噴薄而出。
智慧治理的新路徑
坐標:天府市民云
有大數據顯示,18到40歲的成都人,手機上可以沒有抖音、快手,或許沒有京東、拼多多,但“天府市民云”APP幾乎是有的。截至目前,成都常駐的1600多萬人口中,超過940萬人在使用這款APP。
5月8日上午,觀象君來到成都天府市民云服務有限公司,辦公室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塊占滿整面墻的大屏,上面顯示著后臺運行監測的數據,如用戶總數、總服務人次等?!耙猿啥嫉娜丝诳偭縼頊y算,‘天府市民云’基本覆蓋了城市所有家庭。上線近三年,注冊人數此時此刻仍在平穩增長。”天府市民云有限公司產品總監李良東說。
大屏幕上每30秒一次的數字更新,代表著又有幾十位成都市民通過一款APP鏈接進入城市智慧治理的網絡中。
市民的主動“入網”是基于需求能得到滿足。成都市民李含榮說:“這個APP只要認證一次,就可以查社保、公積金、交通違章等信息,又可以生活繳費、掛號,還可以在線辦事,有了它,再也不用下載一堆軟件,關注不同公眾號,設置不同的賬號密碼。”
不僅如此,市民享受城市便利服務的同時,也為成都政府城市治理提供了精準依據。
小軟件,大效用。一款看似簡單的APP,實則考驗了城市頂格推進的“大智慧”。天府市民云以市民需求為導向,是由中共成都市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成都市政務服務管理和網絡理政辦公室牽頭,聯合多個部門、平臺企業,推出的“互聯網+”一站式城市服務平臺,定位為覆蓋全川的城市服務的總入口。
李良東直言,解決當下城市公共服務分散,審批流程復雜,辦事不便等問題,技術不是難題,真正難在如何打破數十個乃至上百個部門間的數據“壁壘”,實現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的數據共享、資源協同。
“成都市委市政府把這款APP開發運營列為‘一把手工程’,堅持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統籌協調近60家部門(單位),并提供強大的服務器等基建資源,攻克行政和技術障礙,最終實現數據互聯互通?!蹦壳疤旄忻裨普险誂PP20余個、公眾號40余個,其他市場主體APP、公眾號500余個,涉及230多項服務。
“天府市民云”APP更像是一扇窗,展現了成都精細治理、智慧治理的決心。
近年來,作為全國首批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城市,成都不斷探索特大城市智慧治理的新路徑:在加強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方面,學習上海、杭州等地先進經驗,堅持“一體化、一盤棋”統籌推進,先后制定出臺多個支持文件;在提升“城市大腦”支撐能力方面,持續推進系統接入、數據匯聚和應用場景開發。
成都的“頂層思維”“頂格戰法”,以及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不遺余力,或能為青島提供借鑒。
城市治理的新范式
坐標:TOD展示中心
初夏時節,綠樹漸已成蔭,百花猶有余香,如果沒有路牌、沒有周邊正在施工的工地,觀象君只當走進了一處綠地公園。漫步展示中心戶外廣場,花徑鋪展在樹下,下沉廣場水幕潺潺,碧桃、矮松、花灌圍合四周、錯落有致,步步皆風景。
“離家即是地鐵,出站便是單位,在這里上班是一種享受?!?月18日,TOD展示中心對外開放之初,展廳講解員許淳鑫便已來到這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她已為100多撥訪客介紹了成都建設全球TOD典范城市的理念。許淳鑫說,TOD這一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為成都人打開了一扇通往未來生活的大門。
許淳鑫的想象中,在TOD項目居住的人,近在咫尺的公園、商場可一站式解決生活所需,若要遠行小區地下通道更是直通地鐵站,方便快捷;在TOD項目工作的人,走出地鐵站不遠就是工作場所,下班后健健身、購購物,乘上地鐵回家,舒適安逸。
2017年成都TOD啟動至今,3年時間、4年未滿,許淳鑫的暢想正變成現實?!敖ㄔOTOD項目,成都有一個‘137’理念,這在陸肖站TOD規劃中得以充分運用?!标懶OD項目現場負責人茍偉介紹,“1”指的是以軌道交通站點為中心,在半徑100米核心區布局商業服務業設施;“3”則是指在半徑300米次核心區布局公共服務設施等;“7”指的是在半徑700米非核心區的低密開發,布局住宅、公園等。茍偉認為,TOD并非簡單地組合,而是一種有規劃的布局,實現整個社區的綜合性開發、促進城市有機更新是TOD的題中之義。
十多個TOD綜合開發示范項目同步開建,統籌全域推廣一盤棋,成都“重倉”TOD有著極其現實的考量。
2017年底的成都,管理人口已達2053萬,而且正以每年50萬人口的速度增加;與此同時,“成長的煩惱”隨之而來——城市規模擴大、人口增加,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大城市病”帶來的問題日益凸顯。
面對“大城市病”,成都預判謀劃,對癥下藥,精準“開方”。
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打造綠色交通體系”的目標,大力推進軌道交通加速成網。
發展軌道交通是建設綠色城市的有效途徑,但隨著軌道交通建設運營里程不斷增加,投入也將越來越大。
如何平衡軌道交通的公益性和經濟性,實現軌道交通為城市發展助力的同時,以“自我造血”實現可持續發展?TOD正是“祛病良方”。
雙創升級的新空間
坐標:菁蓉匯
“以成都為中心組建云網專業團隊,我們要將這里打造成鵬博士全國云網業務標桿城市?!?月8日下午,在位于成都高新區核心區域的菁蓉匯,一場關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大會成功舉辦。會上,鵬博士電信傳媒集團云網通信事業部副總經理周思華透露了公司新一輪布局規劃。
跳出重點布局的北京、上海、深圳,“押注”成都背后,鵬博士顯然是看中了這座城市日益蓬勃的創新創業氛圍。近年來,成都創新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歇,一大批初創期企業從這里走向世界。
2016年3月啟用的菁蓉匯就是成都“雙創”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中西部最具代表性的“雙創升級新空間”,菁蓉匯成為成都高新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動力源。截至2020年底,這里已入駐眾創空間、孵化器25家,入駐企業總計1775家。
通過構建企業融通“橫向”機制,菁蓉匯織密區域協同創新網絡。
啟英泰倫是一家專注于為市場提供端側語音AI芯片、算法以及配套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采用其AI芯片或方案的直接客戶超過600家,包括海爾、海信、美的等行業巨頭。日前,啟英泰倫剛剛完成新一輪融資,融資金額達數千萬人民幣。
“園區也在為我們接洽新的投資機構,在新一輪融資計劃中,他們很有可能就是跟投人,甚至領投者?!眴⒂⑻﹤惗麻L助理凌靜偉表示,就人工智能類企業而言,落戶菁蓉匯的好處并不局限于此,“我們更看好這里打造的全生命周期科技創新支撐體系。”凌靜偉介紹,菁蓉匯落地有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導入了清華大學MR中心、聯通5G+AI創新中心等13個創新中心,這對啟英泰倫而言,有著“近水樓臺”的先發優勢。
通過構建企業培育“縱向”梯度,菁蓉匯打造科技型企業集群。
針對雛鷹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龍頭企業等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菁蓉匯制定精準化、差異化支持政策,構建多元化產業社區。2020年,菁蓉匯培育種子期雛鷹企業45家、同比增長221%,創造出國內乃至全球多個首次。
其中,精靈云是國內唯一擁有自主可控容器調度引擎的云計算服務商,也是全球首批21家KCSP服務提供商?!拔覀冊谶@里感受到了成都蓬勃向上的創新創業激情?!本`云副總裁陳汶稱,自己感觸最深的就是人才招聘時不再焦頭爛額。
“公司研發人員占比高達70%以上,前些年最擔心的就是招不到人、留不住人?!标愩胪嘎?,自己剛剛到訪過電子科技大學,她從學院負責人處了解到一個情況:該學院畢業生“留蓉率”較幾年前翻了一倍還多,越來越多行業人才畢業后愿意留在成都,“對企業而言,人才什么時候都不嫌多。”
引領發展的新動能
坐標:成都新經濟發展研究院展廳
走進成都新經濟發展研究院展廳,迎面而來的是成都市地圖形狀的LED屏,屏上展示著“發展新經濟,創造新動能”新經濟主題詞,以及一段成都新經濟宣傳視頻。
這里是展廳內起、承、轉、合四個主題廳的起點,也是透視成都新經濟“前世今生未來”的起點。
成都是率先布局新經濟的城市之一。2017年8月,成都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成立新經濟發展委員會,9月成立新經濟發展研究院,11月召開新經濟發展大會……與新經濟有關的決策部署如鼓點般密集,標志著成都新經濟元年的到來,以數字經濟等“六大新經濟形態”,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等“七大應用場景”為重點的新經濟產業體系自此開始構建。
觀象君來到“承”的主題展廳,這里圖文并茂地展示著成都實踐探索新經濟的階段性成績。至2020年底,成都實現了獨角獸數量從0到7的飛躍,科創板上市及過會的新經濟企業已達8家,新經濟企業超過45萬家,新職業人群突破60萬人,新經濟總量指數居全國第2……
短短3年多,成都新經濟實現了從起步到騰飛,推動力源自哪里?
發展新經濟,成都有一套自己的創新機制。在成都新經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宇看來,制度創新是先手棋,實踐創新是立足點,理論創新是指向標。三者不斷迭代,形成新經濟發展“成都路徑”。
以實踐創新為例。在“轉”主題展廳內,智慧家庭、健康社區和城市出行三組生活場景,串聯起日常生活中的新經濟場景。
場景是新經濟落地的重要載體。成都作為全國率先提出新經濟場景理論的城市,早從2019年3月起,就在全國發出首份“城市機會清單”,圍繞政府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的需求,梳理發布可供新業態企業參與的機會,為企業的前沿技術和創新模式提供應用落地的空間和載體。
2020年,成都舉辦了10場“雙千”發布會,共計釋放城市場景建設項目投資約6400億元。今年1月舉行的新經濟共享大會上,成都再發布1000多個場景釋放約1.9萬億元機會。
場景的釋放,在企業眼中,是實實在在的發展機會。僅疫情防控期間,成都先后發布三批次專題城市機會清單,促進50余家企業的熱成像體溫篩查系統、智能消毒機器人等創新產品得到規?;瘧?。
成都新經濟發展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如何服務企業、培育企業?!俺啥荚谡幸陆洕^部企業的同時,也注重梯度培育本土新經濟企業,以鏈圈思維聚焦前沿細分行業,既深度服務了頭部企業,又在差距最小的領域占領先機?!背啥夹陆洕l展研究院有關部門負責人舉例,京東方落戶后,成都迅速聚集了一批新型顯示企業,既有招引進來的,也有培育強大的。展廳里有一臺極米激光電視,研制它的企業——極米科技,就是成都本土培育起來的智能投影、激光電視領域的領軍企業。3月,極米科技已經登陸科創板。
另外,今年2月上市的國內“無人機第一股”——縱橫股份,也是成都本土培育起來的工業級無人機領域的領軍企業?!氨娝苤?,深圳的大疆是無人機領域的NO.1。但進一步細分,大疆屬于消費級無人機賽道,而成都在工業級無人機賽道具備高點起步、快速發展的條件。我們錯位發展,大有可為?!背啥夹陆洕l展研究院有關部門負責人這樣說。依托雄厚的航天軍工產業研制基礎,成都如今實現工業級無人機國內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培育了騰盾、縱橫、傲勢、攜恩等無人機相關企業超過500家,成為工業級無人機的產業中心。
以本土培育壯大產業主體,以場景營城推動產業發展,實踐創新為成都新經濟迅速起勢提供了強大動能。
展廳參觀的最后一站,播放了一部仿若身臨其境的3D微電影。影片展現了2035年的成都:通過對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不懈追求,實現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站在未來看今天,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與時代同頻共振的成都、青島,進階路徑已然明晰。
觀象君手記:
成都是一座怎樣的城?
短短幾天,觀象君有了太多成都印象: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小吃攤,大排檔,縈繞著市井煙火氣;聚集著一眾國際大牌和網紅品牌的古街里、春熙路,洋溢著時尚范兒。
成都人吃飯走路慢動作,當地人說自己隨性慣了;桂溪生態公園的綠道,寫字樓前精心修剪的園林景觀,處處體現了城市的精細管理。
破墻透綠的人民公園,知名的寬窄巷,無不透露著老成都的慢格調;十字街頭步履匆忙的都市白領,川流不息的地鐵人群,深夜燈火通明的創業聚集地,這里儼然又是一座快節奏之城。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成都。正是骨子里快節奏的奮進精神,精細化的管理理念,開放包容的秉性,才讓成都人有了可以慢、可以隨性的資本。因為清楚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所以成都,或許未來都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