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青島市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2020年青島市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2020年,青島市以知識產權服務全市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秉持定政策、抓重點、樹特色、求實效的工作理念,統籌推進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高水平保護、高效益運用和高效能管理服務,為推進建設新時代知識產權強市作出了新的更大貢獻。
白皮書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闡述了2020年青島市知識產權發展成效:著力拓展深化,知識產權政策力度持續加大;著力激發創新,知識產權創造質量再上臺階;著力促進轉化,知識產權運用水平穩步提升;著力監管執法,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全面加強;著力優化提升,知識產權服務能力逐步提高;著力宣傳培訓,知識產權文化氛圍更加濃厚。
2020年,全市發明專利授權量8637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38549件,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41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1755件,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總量達到4958件,以上指標均居全省第1位;國內有效注冊商標總量達到30.69萬件,馳名商標總量達151件;辦理版權登記超過1.3萬件,5家單位新獲評山東省“版權示范單位、園區(基地)”;地理標志商標累計達到26件,核準使用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的企業14家;通過審定主要農作物品種4個、累計達81個,非主要農作物品種通過農業農村部登記191個,累計達973個;擇優對18項關鍵核心技術專利組合(專利池)給予獎勵;確定20項企業運營類專利導航項目,其中6個項目被確定為2020年山東省專利導航暨專利信息利用項目;專利權質押保險貸款“青島模式”累計受理中小微企業貸款申請達505家,幫助177家中小微企業獲得貸款302筆,承保金額11.08億元,累積使用財政資助資金1899萬元,撬動銀行貸款10.53億元,財政資金放大超過55倍。
面對知識產權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青島市知識產權工作將更加主動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聚焦支撐創新發展,著力推進體系完善,聚力優化營商環境,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加快實現知識產權強市戰略目標,以知識產權工作更高水平、更好成效賦能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傅春曉)
相關鏈接
青島市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2020年)
2020年,青島市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知識產權服務全市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秉持定政策、抓重點、樹特色、求實效的工作理念,統籌推進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高水平保護、高效益運用和高效能管理服務,為推進建設新時代知識產權強市作出了新的更大貢獻。
一、著力拓展深化,知識產權政策力度持續加大
不斷強化知識產權在激發創新活力中的核心地位,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激勵和保障創新的基礎性作用,知識產權支撐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作為指導“十四五”時期全市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綱領性文件?!秾嵤┮庖姟芬詽M足社會知識產權保護需求為出發點,從加強知識產權工作體系、機制建設入手,共提出19條有力措施,通過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等手段,加大知識產權司法、行政保護力度,構建“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的知識產權保護格局,促進全市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和水平整體提升。
青島海關會同市市場監管局、市中級法院、青島仲裁委員會、青島自貿片區管委、青島自貿片區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出臺《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關于建立知識產權糾紛解決與快速維權機制的意見》,成立青島自貿片區知識產權糾紛解決與快速維權委員會,為片區內進出口環節的知識產權糾紛實現快速維權提供了途徑。
在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實施反擔保、快速
維權和知識產權狀況預確認三項創新機制。與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優質品牌保護委員會(QBPC)、世界軸承協會、亞經協知識產權保護委員會(CCEEA)在共享知識產權侵權信息、聯合開展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進行合作。
市檢察院聯合市中級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大數據局、青島海關簽發《關于建立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體系的意見》,及時協調解決在知識產權類案件法律監督和司法審判、行政執法監督銜接配合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建立知識產權案件數據共享平臺,持續完善全市知識產權領域行政執法、司法審判數據共享機制。
? 抓好知識產權權利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制度試點工作。
各級檢察機關組織相關人員認真學習應當告知權利人的各項訴訟權利和義務,在審查報告中承辦人對送達方式均及時記錄在案。同時,就侵權案件中涉及的知識產權專業知識鑒定方面尋求權利人的幫助,既加深了權利人對案件的參與程度,又利于案件的進一步取證工作。
市中級法院積極打造“跨域協作外循環、區域巡回內循環”的知識產權保護新格局。繼威海、濰坊、煙臺之后,在日照、東營設立巡回審判庭。會同膠東其他四市法院聯合簽訂《膠東五市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協作協議》,推動膠東五市司法協作一體化建設,實現跨域巡回審判“全覆蓋”。全年開展巡回審判及跨域證據保全、勘驗40余次。
二、著力激發創新,知識產權創造質量再上臺階
以知識產權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工作指引,全面推動知識產權創造提質、提效、提檔,為全市創新型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專利創造量升質優。2020年,全市發明專利授權量8637件,同比增長12.1%;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38549件,同比增長20.7%;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41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1755件,全市發明專利授權量、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和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均居全省第1位。在2020年公布的第21屆中國專利獎獲獎項目中,青島獲評中國專利金獎和外觀設計金獎共3項、優秀獎23項。
商標培育扎實推進。2020年,全市商標申請量11.05萬件,同比增長27.7%;商標注冊量6.73萬件;新認定馳名商標1件;馳名商標總量達151件。截至2020年底,全市國內有效注冊商標總量達到30.69萬件,同比增長24.3%;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總量達到4958件,同比增長5.4%。
版權事業穩步發展。作品和計算機軟件登記數量逐年遞增,2020年,全市辦理版權登記超過1.3萬件。推薦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版權保護力度大、示范帶動效應好的優秀園區、企業參與各級示范單位評選,全市5家單位新獲評山東省“版權示范單位、園區(基地)”。
地理標志作用明顯。印發《地理標志專用標志更換申報指南》。完成70家專用標志使用企業的信息上報,指導14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使用企業完成換標工作。2020年,全市地理標志商標累計達到26件;核準使用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的企業14家;“嶗山”綠茶、“大澤山葡萄”等一批區域品牌為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發展發揮了知識產權特色作用。
植物新品種總量擴張。2020年,全市通過審定主要農作物品種4個,累計達81個;非主要農作物品種通過農業農村部登記191個,累計達973個。培育“三品一標”農產品805個,其中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52個,居副省級城市首位。里岔黑豬作為山東省地方豬種被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存欄原種豬6700余頭;瑯琊雞被列為地方家禽良種,存欄原種雞2.5萬只;嶗山奶山羊被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名錄,存欄原種羊966只;新建成五龍鵝保種場一處,存欄原種鵝3500只;建成中華蜜蜂保種場 6處,養殖種蜂1071群。全市獸藥企業獲得專利證書28項,新申請專利33項;獲得軟件著作權8項;新藥證書6項,新增商標8個。全市飼料企業獲得專利證書71項,新申請專利117項;獲得軟件著作權4項,新增商標44個。
三、著力促進轉化,知識產權運用水平穩步提升
充分發揮全市海洋科技、家電電子、化工橡膠、軌道交通等產業的創新優勢,鞏固提升核心關鍵產業的市場主導地位,完善支撐創新的知識產權運用體系。
高價值專利培育取得新成果。2020年,在主導產業領域面向海爾、海信、中車四方等企業,培育23項關鍵核心技術專利組合(專利池),擇優對“基于空氣動力學的空氣射流技術”等18項關鍵核心技術專利組合(專利池)給予獎勵。確定《魚尼丁受體類新農藥專利導航》等20項企業運營類專利導航項目,《智慧家庭成套家電場景技術專利導航》等6個項目被確定為2020年山東省專利導航暨專利信息利用項目。嚴格規范企業知識產權貫標,年內190余家企業通過貫標認證。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12家、優勢企業107家。
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取得新突破。截至2020年底,專利權質押保險貸款“青島模式”共受理505家中小微企業貸款申請,幫助177家中小微企業獲得貸款302筆,承保金額11.08億元,累積使用財政資助資金1899萬元,撬動銀行貸款10.53億元,財政資金放大超過55倍。智慧家庭產業專利運營基金(2億元)已完成5個項目的投資工作,實際出資1.28億元。委托青島高創科技資本運營有限公司發起設立市場化知識產權產業投資基金2支,基金規模共計6億元,投向具有較強知識產權開發能力的優質標的企業,推動知識產權運營資金與實體產業相互融合、相互支撐。
版權產業取得新發展。聯合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成功舉辦“第55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仿真植物及配套用品展”,會展現場訂單總額超過2億元,參展企業超過600家,參展商超過3000人,進一步搭建了我市工藝美術交易平臺,有力助推工美企業開拓國內和國際市場。推進阿里嘉果時尚產業創新基地項目建設,完成項目主體運營公司青島嘉果時尚科技有限公司在青島自貿片區注冊落地,推動搭建藝術設計與時尚產業版權交易平臺。通過開展當代青年藝術家駐留計劃,已聚集海內外優秀藝術家、設計師近200名。
四、著力監管執法,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全面加強
立足優化良好的創新和營商環境,構建“嚴、大、快、同”的知識產權保護格局,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
(一)行政保護嚴格有力
市市場監管局開展知識產權執法“鐵拳”行動,以展
會、電商、商品交易市場等為重點領域,加強線上線下、內外協同執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領域違法違規行為。2020年,共辦理商標侵權案件316起,同比增長8.22%;罰沒款606.01萬元,同比增長9.5%;對假冒偽劣防疫用品行為有針對性地予以嚴厲打擊,共辦理防疫用品商標侵權案件119起,罰沒款313.2萬元;7起案例入選總局、省局“疫情防控用品違法典型案例”。印發《關于深化“藍天”行動整治工作的通知》,對4家申請注冊“火神山”、“雷神山”商標的代理機構進行了行政約談;對8起涉嫌無資質專利代理行為案件予以調查取證;對全市733家知識產權代理機構進行了普查并發放告知承諾書;378家代理機構對經營情況進行了自查,簽訂了誠信經營承諾書,通過整治行動促進了知識產權服務業健康發展。
嚴厲打擊專利侵權行為。規范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程
序,暢通案件受理渠道,制定展會知識產權保護投訴處理工作流程,積極發揮知識產權行政裁決優勢,高效處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2020年,共立案處理專利侵權糾紛46起,有效維護了專利權人和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
優化知識產權營商環境。牽頭組織的2019年度“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指標填報在全省位列第一并獲全國優異等次,成為標桿城市,具體經驗做法入選《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在2020年度國家、省營商環境評價工作中,按要求順利完成了知識產權指標的填報。制發《關于印發的通知》,推進全系統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深入開展,有關工作典型案例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改革專報刊發。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重點聯系單位制度,在全市重點企業、行業協會和電子商務平臺中,確定了22家省級、77家市級知識產權保護重點聯系單位,對市場創新主體從政策、資金和維權保護方面予以重點支持。
市文化和旅游局對市軟件正版化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進行了調整,持續推進全市黨政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年內成功調解涉微軟、甲骨文、方正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各類著作權糾紛30余起,辦理省版權局轉辦投訴1起。會同市公安局、市網信辦、市通信管理局聯合下發《關于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20”專項行動方案》,出動執法人員1000余人次,對所有駐青門戶網站實施全面巡查,通過網絡主動監管網站380余家,對網絡文學、音樂、視頻、游戲、動漫、軟件等重點網絡資源實施網檢270余次,關閉網站6家,刪除侵權盜版鏈接8條,立案查處相關案件6起,專項行動取得良好成效。
市農業農村局深入開展種子市場專項整治和“礪劍護農”專項系列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1.6萬人次,檢查各類場所1.2萬家次,查辦農業領域違法案件1095起,罰沒款710萬元,銷毀假劣農資14.96噸。成功查辦跨區域案件10余起,涉案金額2000余萬元。
(二)海關保護持續強化
青島海關推進“龍騰行動2020”、“藍網行動”、“凈網行動”,全年共采取知識產權保護措施1578批次、涉及貨物數量522467件、貨值770余萬元。查辦的知識產權案件連續14年入選“全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聯合省公安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邊境保護執法協作的意見》,規范與公安機關之間執法線索通報、案件移送等工作流程。在公安部門配合下偵辦的進口9118件侵犯國際知名“冠軍”商標專用權案,查獲假冒國際知名品牌服飾30余萬件,涉案金額近2億元,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0余名。全年共向刑事機關通報侵權案件線索6起,案值逾213萬元。協助司法機關提取、固定侵權案件證據資料9次。建立知識產權聯絡員制度,形成培塑工作與助力企業自主維權能力提升的良性互動,新增重點扶持的自主知識產權企業7家。
(三)仲裁調處優勢明顯
青島仲裁委員會發揮專家辦案、一裁終局、保密便捷等仲裁優勢,加強案件流程管理,公正高效仲裁案件。2020年,共受理技術委托開發、技術培訓、委托創作、合作創作、特許經營等各類知識產權糾紛案件33起,同比增長2.6倍;爭議標的557.94萬元,同比增長48.8%,為服務產業轉型升級、新型工業制造和數字產業做出積極貢獻。
(四)司法保護震懾到位
市公安局在“昆侖2020專項行動”中,成功偵破省公安廳督辦案件1起,破獲各類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64起,搗毀制假售假窩點65處,抓獲犯罪嫌疑人130名,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210人,涉案價值8671.23萬元人民幣,有力震懾了制假售假犯罪。
將嚴厲打擊涉疫情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作為工作重點,破獲涉疫案件10起,刑拘犯罪嫌疑人4名,取保候審8人,查獲侵權口罩12600只,涉案價值519.71萬元。針對侵犯重點民營企業知識產權的犯罪,實施“全環節、全要素、全鏈條”立體化打擊。期間,成功偵破“9.12假冒注冊商標的家居產品案”,打掉一個涉及全國27省164市的特大制售假冒青島市知名品牌家居櫥柜的犯罪網絡,抓獲犯罪嫌疑人25名,搗毀侵權生產工廠2處、銷售窩點23處。
市檢察機關全年共受理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審查逮捕案件21起32人,批準逮捕7起9人,不批準逮捕14起23人,受理審查起訴案件64起142人,提起公訴47起95人,不起訴9起24人,法院同期判決60起129人。
以兩法銜接平臺為依托,與相關行政執法機關聯合,共同研究打擊侵犯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行為的工作機制。同時,將發現的涉嫌侵權假冒的違法犯罪案件線索及時向刑事和有關行政執法部門通報。針對部分侵犯知識產權案件專業性強、取證難度大等情況,提前介入引導公安機關及時調整偵查方向,為疑難案件的成功查辦奠定堅實基礎。
市法院系統年內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3629起,同比上升23.27%;審結3162起,同比上升2.7%。其中,市南區、黃島區、嶗山區、即墨區法院共收案2026起,結案1415起。市中院知識產權法庭全年共受理各類案件1603起,結收比109%。按照省法院要求,標的額50萬元以下的非涉外著作權、商標權和特許經營合同糾紛案件自2020年5月1日后下沉基層法院始,市中院知識產權法庭受理其他復雜案件增幅明顯,達26.78%,其中受理專利等技術類案件515起(跨域318起),同比增長28.75%;審結525起(跨域389起),同比增長27.12%。
2020年,為有效提升技術類案件審理的科學性和公信力,增聘跨域技術咨詢專家5名、兼職技術調查官10名,深度參與案件庭審、現場勘驗、證據保全、技術論證等重要訴訟活動17案19人次。提請人大任命6名技術調查官為人民陪審員,參與合議庭審理,幫助法官準確理解和高效查明案件的專業技術問題。與中國(煙臺)、(濰坊)、(東營)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搭建知識產權糾紛訴調對接綜合服務平臺,充分發揮行政部門和科技專家的優勢解決知識產權糾紛,辦理訴中委托調解案件37起。加強對新領域新業態中核心知識產權的保護,年內,先后到華大基因研究院、青島國際院士港等走訪調研,為企業和園區提供及時有效的知識產權司法服務。
五、著力優化提升,知識產權服務能力逐步提高
完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知識產權服務便利化,提升知識產權服務水平和輻射效應,積極營造尊重知識價值的創新環境。
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與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鏈接并對外開展業務。此平臺聚合了國家及各省市知識產權交易與運營的優質資源,特設了青島本地橡膠及海洋特色產業知識產權交易端口,服務內容涵蓋“政務辦事廳”、“運營百寶庫”、“智財融資行”、“公益學知堂”、“綜合資訊臺”和“交易導航站”等六大模塊,實現了全國知識產權交易運營資源的“一站式”訪問功能。正式獲批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華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青島中心(TISC QINGDAO)在全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交流研討會上作建設經驗的典型發言;“TISC青島日刊(TISC QINGDAO DAILY)——小窗口看大世界”入選全國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十大優秀案例之一并在中國知識產權遠程教育平臺錄播。建立企業需求收集、反饋和回訪機制,年內共走訪企業87家,回收有效調查問卷1500余份,廣泛征集了創新主體對知識產權相關業務服務的需求,全年共答復咨詢電話4900余聽次,處理12345熱線咨詢52單,群眾滿意度達100%。
提升商標品牌“云基地”載體服務效能,助推企業品牌
運營及對外傳播,積極擴大我市商標品牌的影響力。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科技大學、青島大學等4所高校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島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等4所大學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認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
青島海關圍繞山東質量強省及品牌戰略,遴選臨沂華太
電池有限公司等7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企業開展精準幫扶,僅“龍騰行動2020”中就為企業解決知識產權難點問題21項。連續4年共定點扶持省內42家重點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六、著力宣傳培訓,知識產權文化氛圍更加濃厚
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面向不同群體,組織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知識產權培訓;多途徑培養知識產權人才,打造高素質知識產權人才隊伍。
(一)知識產權宣傳
充分利用“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知識產權宣傳周”、“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等時機,運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結合形式,積極開展知識產權宣傳。
市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青島市2019年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
市市場監管局利用線上平臺開設“4.26宣傳???;開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華技術與創新中心(TISC)青島日刊(TISC QINGDAO DAILY),每日推送宣傳知識產權政策法規、重要通知、最新知識產權工作動態、世界知識產權資訊等;全年通過媒體、微信公眾號及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共推送各類知識產權相關報道616篇。
市文化和旅游局發布《拒絕侵權盜版 保護知識產權》倡議書;舉辦山東省暨青島市“綠書簽行動”系列宣傳啟動儀式,引導青少年綠色閱讀、文明上網,拒絕盜版、保護版權;積極推動駐青高校參加“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版權征文活動”,強化大學生版權保護意識,激發大學生創新活力。
市農業農村局積極開展《種子法》、《山東省種子條例》
及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在媒體發表宣傳稿件20余次,向受眾群體發放有關宣傳材料5萬余份。
青島海關向社會公眾發放500余份《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有問有答》宣傳冊;參與青島市律師協會組織的“4.26”知識產權保護視頻論壇;在新聞媒體宣傳報道知識產權工作10余次;通過12360微信公眾號推送“云參觀”中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展示中心(青島)、《聽 知識產權的聲音》等7條;制作“知識產權海關保護你必須知道的那些事”網絡直播活動;在“海關發布”微信公眾號、媒體客戶端等新媒介宣傳知識產權保護成效30余條。
青島仲裁委員會與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中德生態園)管委,在西海岸新區舉行“4﹒26世界知識產權日”暨知識產權維權專場活動,在線解讀知識產權仲裁維權途徑的特點優勢、解答相關咨詢。
市檢察院及各基層院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宣傳活動,發布十大知識產權典型案例;大力宣傳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措施和成效;集中報道了一批尊重知識產權、守法創新的先進典型,營造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社會氛圍。
市中級法院依托建立青知學堂、青知講堂、青知慧眼、青知手繪等平臺,打造“青知”品牌,以微視頻、手繪漫畫等新穎生動的形式,介紹知識產權審判典型案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舉措等;以發布年度十大知識產權典型案例、參加知識產權高峰論壇等方式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司法宣傳。
(二)知識產權培訓
市市場監管局結合疫情形勢開展公益培訓“云端”直播,年內累計舉辦各類培訓109場,2796人次參加學習;開設遠程教育培訓班14個,新增公益培訓分會場2個,常態化通過線上、線下和遠程教育開展培訓;推進膠東經濟圈知識產權事務交流合作,為威海市企業開設知識產權實務培訓班;深化高校合作,與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簽訂知識產權戰略合作協議。
市農業農村局舉辦相關培訓班、農業科技下鄉活動29次,培訓各類有關人員2萬余人次。
青島海關聯合烏魯木齊、汕頭海關,邀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優質品牌保護委員會(QBPC)、亞經協知識產權保護委員會(CCEEA)優質會員企業通過釘釘在線進行商品鑒別培訓,關區參訓關員逾300人。
市中級法院為適應審判工作要求,借助“騰訊會議”等平臺,組織兩級法院知識產權審判人員集體學習8次,提升隊伍業務水平。
(三)知識產權人才培養
市市場監管局注重加強高層次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有效發揮高校開展知識產權學歷教育和社會化培訓的優勢,分別與青島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共建知識產權學院,增設知識產權本碩專業,培養急需的知識產權專業人才。2020年,培養知識產權專業本科生110名,碩士研究生52名。在專利代理師青島考點,來自省內外1030名考生參加了全國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其中,我市共有207人取得專利代理師資格證書。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計擁有專利代理師資格證書人員超過850人;擁有執業專利代理師資格證書人員超過400人;專利代理機構發展到72家;知識產權人才總量突破1萬余人。
青島仲裁委員會嚴格落實仲裁員遴選制度,不斷優化仲裁員隊伍結構,選聘的1232名仲裁員中,知識產權領域仲裁員150名,占比13.84%;碩士以上仲裁員占比63.84%。強化仲裁員和辦案秘書兩支隊伍業務培訓,定期舉辦知識產權高端仲裁論壇、講座、沙龍活動,不斷提高仲裁員、辦案秘書仲裁專業水平和職業道德水平。
市檢察院定期展開對侵犯知識產權案件辦理及試點工作調研,對如何防范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青島市院辦理的王某晨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被省院評為典型案例;“關于侵犯知識產權刑事犯罪的調研報告”在《人民檢察》山東版發表。
市中級法院加強審判管理以提高知識產權案件審判質效,每月進行案件整體調度,確保完成月度結案要求;建立《知識產權法庭審判質效專報》,督促提高辦案質效;制定《知識產權法庭案件管理表》,明確各審判節點責任;嚴格審限審批流程,加強規范化管理;嚴格專業法官會議制度;實行發改案件一案一評查,統一裁判標準。2020年,市法院系統有兩篇論文在第32屆全國副省級城市法治論壇、第二屆新時代版權強國青年征文活動中獲獎;先后選派法官參加第二屆全國技術調查官制度研討會、首屆齊魯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論壇等活動并作主題發言。
面對知識產權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青島市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論述精神,按照國家、省市工作部署,以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施意見》為契機,突出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將知識產權工作主動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聚焦支撐創新發展,著力推進體系完善,聚力優化營商環境,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加快實現知識產權強市戰略目標,以知識產權工作更高水平、更好成效賦能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