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消費者報報道,國家衛健委近日發布了《關于印發2021年國家隨機監督抽查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監督抽查8大類內容,其中因“大頭娃娃”事件而備受關注的“消”字號抑菌霜非法添加行為,成為嚴查重點。
所謂“消”字號,其實是消毒產品,根據相關規定,這類產品不能宣傳具有醫療效果。而一般用于治療的藥品,標注的應該是“國藥準”字號。
新京報在報道中提到,相比“妝”字號產品嚴格的審核批準,“消”字號產品的審核門檻低、審核時間短——前者由國家藥監部門審批,需標明所有成分和輔料、管理嚴格,后者則由地方衛生部門審批,無需標出產品所有成分。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超過47萬家經營范圍含“抗菌、抑菌、除菌、殺菌、消毒產品、消毒用品、消字號”,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衛生消毒用品相關企業。
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省的衛生消毒用品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8萬家,占比17%,其次為四川省,相關企業數量近4.1萬家,占比8.6%。從行業分布來看,衛生消毒用品相關企業主要分布在批發和零售業,占比78%,其次為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占比10%。
截至2021年4月12日,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有近4.1萬家衛生消毒用品相關企業曾出現過經營異常,占相關企業總量的8.7%。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