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和一汽的“賭局”:重回工業強市的一場救贖

      最近,雷軍“押上人生所有的戰績和聲譽”造車的消息引爆汽車行業。

      3月30日,小米集團公告稱,將成立全資子公司,進軍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由雷軍親自掛帥。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

      與號稱“最后一次創業”、刷屏媒體的雷軍相比,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透露的一則青島造車的消息則低調許多。

      3月31日的青島日報報道,截至目前,200個市重點建設項目中已辦理完成供地手續項目160余個,建設項目規劃審批面積1567萬平方米,為一汽解放新能源輕卡基地項目等省市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奠定了基礎。

      去年8月31日,一汽解放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擬投資9.98億元建設一汽解放新能源輕卡基地,用于生產解放品牌的輕型系列載貨汽車及部分中型載貨車。

      以重卡汽車銷售見長的一汽解放籌劃新能源輕卡,同樣是業內重磅消息。而逐漸成長為汽車城的青島,成為一汽新能源輕卡的首個戰略布局城市。

      根據此前透露的消息,該項目達產后將一汽解放的輕卡年產能將增加10萬輛。一汽解放2020年共生產整車49.94萬輛。也就是說,青島項目投產后,產能將直接拉升20%。

      不過,應該看到,新能源輕卡近兩年的市場銷量并不樂觀,青島和一汽殺入新能源輕卡領域,與雷軍“押上人生所有的戰績和聲譽”,頗有幾分相像。

      本文轉載自/?青小島(ID:QingXDao)

      擁有海爾、海信等知名企業,在很多人眼中,家電產業毫無疑問是青島的第一大產業。

      實際上,汽車產業已經后來居上,躍升為青島產業領域的頭把交椅。整車產量占全國約1/20,新能源汽車產量更是占到全國1/10。

      根據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最新公布的數據,2020年青島整車產量近120萬輛,已連續3年突破百萬,其中新能源汽車近13萬輛,創歷史新高;青島全年汽車產業增加值增速超過20%,對青島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45%。

      加上剛剛引入的奇瑞,青島已經擁有了北汽新能源、一汽解放、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眾五家整車企業,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汽車工業體系;改裝車企業達到28家,擁有17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業,接近900家其他相關配套生產企業。

      盤子上去了,可青島在國內造車界的存在感并不強。

      3月初,媒體曾爆出這樣一則消息:首次超越特斯拉!“青島造”新能源汽車問鼎全球月度銷量冠軍。

      新聞的主角是五菱宏光MINI,今年1月共售出36762輛,連續第7個月刷新銷售紀錄。

      這款神車官方指導價為2.88萬元—3.88萬元,被稱為“人民代步車”。然而,從報價與口碑不難看出這款車的市場定位。光鮮背后,更多是青島造車的尷尬現狀。

      能得到消費者的追捧,說明五菱宏光MINI的定位是成功的。但放到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語境下,與主打科技感的蔚來與特斯拉相比,在引領時代潮流與前沿科技方面,這款車顯然不能與上述兩者同日而語,明顯弱很多。

      這可以看做是青島汽車產業缺少存在感的一個縮影:低端車多,高端車型少,尤其是能引領潮流的車型少。

      目前,青島造的主流高端汽車只有2020年9月開始下線的全新奧迪A3 Sportback,這也是山東第一個豪華車項目。

      所以,作為一汽解放未來力推的新能源輕卡,被青島寄予厚望。

      “作為傳統商用車企業,要依托自身優勢,積極向智慧交通運輸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輕卡新能源基地的實施,將提高公司整車裝備能力,尤其是提高輕型卡車的整車裝備能力,在提升產品技術含量的同時,抓住發展機遇,搶占新能源市場?!币黄夥疟硎?。

      理想很豐滿,現實往往很骨感。

      從市場反饋來看,新能源輕卡這兩年并不受待見。

      2013年新能源卡車年銷量僅為三位數,到2017年飆升至7萬輛,在這之后,新能源卡車呈現斷崖式下滑,2019年2.5萬量,對比巔峰,縮水近2/3,2020年上半年,國內純電動卡車銷量7182輛,同比下降48%,持續走低。

      在新能源物流車領域,2020年新能源輕卡銷量最好的車型是東風EV350,累計銷量4000輛,占輕卡車型比重達47%。

      市場銷量如此慘淡,一汽解放在青島規劃中的10萬輛產能如何達產,又如何消化,是一個待解的難題,也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車企巨頭幾乎都認為新能源輕卡是下一個汽車行業的風口,但風何時才能到來,依然是個未知數。

      低迷之中,亦有曙光浮現。

      今年以來,北京、上海、長沙、杭州、鄭州等地先后發布了新能源貨車推廣政策,其中對新能源貨車進城通行的條件進一步放寬,有些城市甚至不再對新能源車限行。

      2月20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印發了《關于為北京市新能源輕型貨車運營激勵企業提供優先城區通行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對積極參與北京市新能源輕型貨車運營激勵方案且滿足發放條件的企業優先發放城區貨運通行證。首次辦理時,按更換新能源車輛和證件發放數量1:1的標準予以核發。

      2月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實施辦法》,其中提到,持有本市交通管理部門核發的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許可的企業,購買符合條件的純電動汽車或燃料電池汽車用于貨物運輸,市相關部門優先核發《貨運汽車通行證》。

      一線大城市的政策風向,若能吹到全國,將轉化為巨大的政策紅利,助推市場復蘇。

      市場的現狀,青島和一汽不可能不明了,唯一的解釋是青島與一汽準備豪賭明天。

      4月1日,《大眾日報》6版發布山東省“2021年16市重點任務公開承諾事項”,青島公開承諾了以下20項重點任務,其中包括“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堅持工業強市不動搖,加快創建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

      十三五期間,青島工業已由強項變為短板。

      所以,作為支柱之一的汽車產業,對青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關乎城市競爭力,以及未來能否再進位趕超。

      根據青島相關領域“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青島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要達到500億元,帶動汽車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新高地。

      青島的汽車產業已經做大,當下緊要的是要往產業鏈的上游延伸,將整個產業做強。不然,青島將永遠停留在“制造基地”的層面。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即墨一位負責汽車招商的官員表示,目前,政府也意識到產業的不足,已開始補鏈、延鏈,針對電動汽車的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重點招商。

      還有一個是研發,作為年產整車120萬輛的城市,沒有大型研發機構,如同缺少汽車行業的“魂”,不可能稱之為“強”。

      去年,青島重金引入奇瑞。今年2月,計劃總投資230億元的奇瑞汽車青島基地項目開工,不過至今沒有跡象表明,奇瑞會把研發機構放到青島。

      與此同時,與青島深度合作的一汽,傳來了這樣一則消息:3月27日,中國一汽研發總院智能網聯創新試驗基地建設項目啟動儀式在長春舉行。

      項目總規劃面積26.6萬平方米,總投資26.9億元,主要由新能源試驗區、智能網聯試驗區和被動安全試驗區三個主區域構成,著力構建以新能源試驗為主導,以智能網聯等新型研發類試驗為特色,以被動安全、行人保護、增減材制造創新中心為補充的創新試驗基地。

      這應該就是青島努力的方向,一旦完成產業鏈補強,將助推青島工業重新崛起,成為工業強市救贖之路的典范……

      本文轉載自:青小島(ID:QingXDao)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香蕉午夜_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_白医生的控制欲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