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 3月1日,五大信披報刊主要內容集萃:
經濟參考報
頭版
開局之年“熱啟動” 經濟復蘇跑出加速度
從PMI連續12個月保持擴張區間,到PPI上行轉正,一系列先行指標印證經濟向好態勢;從春節消費實現“開門紅”,到各地密集部署沖刺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彰顯“十四五”開局之年經濟熱啟動。專家認為,“三駕馬車”動力十足,新活力不斷迸發,將為全年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積勢蓄力。
要聞
從產業扶貧到產業振興 升級版舉措將集中落地
“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并邁向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征程。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發展產業是關鍵。開年以來,從產業扶貧到產業振興,系列重磅信號密集釋放?!督洕鷧⒖紙蟆酚浾攉@悉,從中央部委到地方再到企業,圍繞推動脫貧產業提檔升級、實現鄉村產業全面振興,一攬子升級版舉措將集中落地。
宏觀政策將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6日召開會議?;跁h精神,今年我國政策主基調是穩字當頭、不急轉彎,宏觀政策將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穩增長和穩就業仍是硬要求。
“建制度”成效凸顯 A股市場走向成熟
3月1日,適逢新證券法正式施行一周年。一年來,伴隨著各項基礎性和關鍵性制度的完善,資本市場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新證券法開啟了中國資本市場改革與發展的新征程,市場生態環境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交出“非凡答卷”
國家統計局2月28日發布的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面對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根據公報,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元,比上年增長2.3%。預計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2447元,比上年增長2.0%,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國民總收入1009151億元,比上年增長1.9%。
中國證券報
頭版
證監會:努力把代表委員真知灼見轉化為務實舉措
中國證監會2月26日消息,2020年,證監會共承辦全國人大代表議案、建議211件,全國政協委員提案117件,辦理數量穩中有增。證監會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的決策部署,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辦理時間緊、當面溝通交流不便等困難,堅持將建議提案辦理工作與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加快恢復發展、深化改革開放、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等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穩定重點工作結合起來,進一步優化工作機制,高質量完成了建議提案辦理工作。
要聞
轉股型永續債成銀行“補血”利器
2021年以來,已有3家銀行發行永續債,4家銀行獲批發行永續債。
值得注意的是,1月20日,寧波通商銀行發行全國首單轉股型永續債,全場認購倍數達2.1倍。分析人士稱,轉股型永續債具有轉股的保護功能,對投資者吸引力更大。
制造業PMI連續12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
國家統計局2月28日發布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6%,低于上月0.7個百分點,連續12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分析人士認為,受春節假日等因素影響,2月PMI回落,但經濟穩定恢復勢頭沒有改變。與此同時,多個積極因素凸顯,表明經濟穩定恢復勢頭進一步鞏固。預計3月至12月制造業PMI與非制造業PMI中樞有望上移。
上海證券報
頭版
證監會高質量完成2020年全國兩會建議提案辦理工作
證監會官方網站日前發布消息,通報了2020年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工作。去年,證監會共承辦全國人大代表議案、建議211件,全國政協委員提案117件,辦理數量穩中有增。
要聞
深交所公募REITs系統今日起上線啟用
2月25日,以“REITs聚勢 產業乘風”為主題的大灣區基礎設施REITs發展論壇在深交所舉行,市場各方進一步凝聚發展共識,形成合力,推動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行穩致遠。
深交所基礎設施公募REITs相關技術系統將于3月1日起正式上線啟用,這標志著深交所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在技術層面準備工作已順利完成,將為國內首批基礎設施公募REITs產品平穩發行上市提供有力技術保障。
中證協發布證券行業文化建設十要素 將作為實踐評估重要依據
中國證券業協會昨日發布《證券行業文化建設十要素》(下稱《文化建設十要素》),為證券公司文化建設有效落地提供參照和指導。《文化建設十要素》將作為證券公司文化建設實踐評估的重要依據。中證協也將以此為抓手,聚焦過度激勵、短期激勵傾向,以及缺乏工匠精神、專業精神、使命擔當、投資者保護意識及良好職業操守等影響行業發展的問題,加強自律管理。
證券時報
頭版
券業“大年”北深超四成營業部虧損 轉型迫在眉睫
“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弊C券行業的這句老話顯然已不適應當下行業現狀。
2月23日,中證協公布的證券業經營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證券業實現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雙24%以上的增長。然而,在如此的券業“大年”,深圳和北京兩地的證券營業網點卻有超四成虧損。
要聞
指數降溫熱情未退 1月超200萬投資者跑步入場
新增投資者已經連續11個月超百萬,后市表現能如人意嗎?
2月26日,中國結算數據顯示,1月A股新增投資者數209.43萬,同比增加161.57%。自去年3月份以來,兩市已連續11個月單月新增投資者數量突破百萬,而今年1月份則是這11個月中第二次月增投資者數量突破200萬,投資者熱情可見一斑。
752家企業排著長隊來了 IPO全面市場化還有多遠?
去年10月以來,關于注冊制排隊時間拉長、企業首次公開發行(IPO)上市擁堵的討論逐漸發酵,而近期監管層加強對擬IPO企業現場檢查,引發多家企業撤回申請材料的消息,再次將這一話題推上風口浪尖。按照目前的發行速度,752家正在排隊IPO的企業,或許要等到2022年才能完成上市。
證券日報
頭版
PMI三大指數連續12個月在榮枯線以上 我國經濟總體延續擴張態勢
2月28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采購經理指數。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0.6%、51.4%和51.6%,比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1.0個百分點和1.2個百分點,連續12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以上,我國經濟總體延續擴張態勢。
要聞
今年以來券商再融資加速 4家拋出不超500億元“補血”計劃
去年是券商的業績“大年”,上市券商業績保持亮眼的增長態勢。與此同時,為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增厚業績,也為了應對更為激烈的行業競爭,券商補充資本需求旺盛。
2021年以來,國海證券、東興證券、國聯證券、中信證券4家上市券商紛紛拋出再融資方案,募資額合計不超過500億元,其中,中信證券直接在配股方案中表示,響應國家戰略,打造“航母級”券商。
退市新規滿兩個月 9家公司觸及退市指標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落地已滿2個月。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截至2月28日,今年以來,已有9家公司被交易所終止上市或進入交易所退市審查流程。其中7家觸及強制退市指標,1家因吸收合并退市,1家申請主動退市。(整理:申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