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青島市財政局獲悉,近年來,青島市財政國庫支付中心多措并舉,采取有效有力手段,不斷加大財政資金支付監控力度,為切實防范資金支付風險、規范資金支付行為、確保財政資金安全規范使用打下堅實基礎。
建立健全動態監控運行機制
大力推進機制創新及業務流程再造,搭建財政資金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平臺并充分發揮平臺作用,科學確立“系統預警—疑點核實—處理整改—統計分析”工作流程,針對系統預警問題,及時對疑點進行核查確認,定期對監控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通報違規行為,切實推動預算執行問題整改落實到位。
及時調整動態監控預警規則
根據財經法規及最新政策,確定監控重點并及時調整完善預警規則。2020年共修訂預警規則65項。
根據政府采購工作需要,及時調整20余項政府采購相關預警規則,將公開招標數額400萬元以上的貨物、服務項目全部納入監控范圍,切實做到加大管控力度,把好資金支付關口,確保政府采購資金支付規范合規。按照國庫集中支付管理相關規定,對市級預算單位單筆金額超過5000萬元的授權支付業務,設置大額支付提前報備事中阻止預警規則,進一步提升了財政資金支付防風險能力。
另外,定期全面梳理監控內容,針對公務卡控制、劃轉資金控制、三公經費控制等多個方面,優化調整預警規則,切實杜絕濫發津補貼、違規轉款、違規改變資金用途等問題。
扎實開展動態監控問題核實
根據動態監控系統預警信息篩查結果,采用非現場監管與現場監管有機結合的工作方式,著力達到規范財政資金支付、強化預算執行約束、保障財政資金使用安全有效的目的。
一是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與預算單位、主管部門、代理銀行等溝通核實,了解情況,必要情況下要求預算單位上傳相關文件、合同、原始憑證、賬冊報表等證明資料進一步進行核實。對監控中發現的重大違規疑點,通過電話和調閱材料無法完全核實的,及時開展實地核查,提出處理意見。二是對觸發預警信息較多的單位,進行實地走訪,通過調研和座談交流,宣傳財政政策,分析問題原因,為預算單位送政策、解難題,現場指導服務,有效減少預警率。三是定期梳理動態監控中發現的各類違規問題,采取案例+財政財務法規的形式,制作典型案例并定向推送,提醒預算單位規范財務行為、增強風險防范意識。
通過不斷的探索實踐,青島市國庫集中支付動態監控機制進一步完善,監控力度進一步加大,監控效率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支付使用的規范性和安全性顯著提高。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李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