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牛年,青島有望連續迎來三家資本市場“新軍”。
2021年2月22日,青島德固特節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固特”)正式開啟新股申購,他們也成為牛年首家開啟新股申購的青島上市企業。
雖然開啟新股申購意味著企業離上市僅有一步之遙,但德固特大概率不會成為牛年首家青島上市企業。因為就在他們開啟新購申購的同日,已經在年前啟動新股申購的青島海泰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泰新光”)以及青島冠中生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中生態”)均發布公告稱,已完成股份申購工作。
從上市前的相關步驟來看,冠中生態以及海泰新光要領先于德固特。接下來,三家同時向資本市場發起沖擊的青島本土企業,誰將率先“撞線”,摘得牛年青島A股上市企業“第一股”?
青島三家擬上市企業
同日迎來最新進展
2021年2月22日,德固特正式開啟新股申購,成為牛年首家開啟新股申購的青島上市企業。公告顯示,此次德固特發行股數為2500萬股,占發行后股本的25%,發行價格為8.41元/股,發行市盈率為14.60倍,中簽結果將于2月24日公布。
公開資料顯示,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的德固特位于膠州,由德固特有限整體變更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集設計、研發、制造、檢驗、銷售、服務于一體,面向化工、能源、冶金、固廢處理等領域,為全球客戶提供清潔燃燒與傳熱節能解決方案,同時接受專用裝備定制。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與德固特同日(2020年9月29日)過會的海泰新光,已在年前開啟新股申購,時間上要早于德固特。
2月22日,海泰新光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發行結果公告,其中提到,公司已在2月18日完成本次發行的網上網下認購繳款工作。
擬登陸上交所科創板的海泰新光,位于青島市嶗山區,前身為海泰鍍膜,主要從事醫用內窺鏡器械和光學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青島市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復合內窺鏡工程研究中心、青島市企業技術中心、青島內窺鏡專家工作站和青島市精密光學應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
除德固特與海泰新光外,還有一家青島企業迎來上市最新進展。2月22日,擬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的冠中生態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發行結果公告,其中同樣提到公司已在2月18日完成了新股發行的網上網下認購繳款工作。
據了解,冠中生態成立于2000年,注冊地位于嶗山區,是一家植被恢復及生態環境治理服務提供商,主要從事裸露邊坡植被恢復與綠化、工業尾礦和垃圾場治理、水土保持、石漠化和荒漠化地區的大面積造林、斜坡屋面和城市立體空間綠化及區域內的生態環境建設等業務。
可以說,上述三家青島企業距離登陸資本市場均差“臨門一腳”。而從上市前的“規定動作”完成情況來看,冠中生態以及海泰新光要稍領先于德固特。那么,這三家企業究竟誰將率先圓夢,成為青島牛年“第一股”?
青島牛年第一股花落誰家?
率先完成新股申購的冠中生態以及海泰新光,顯然更有可能成為牛年青島“第一股”。
但復盤這三家企業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
首先是三家企業中率先過會的冠中生態,其于2020年9月4日成功過會,要早于德固特和海泰新光,但其卻與德固特同日(2021年1月20日)拿到IPO批文。
從過會到拿到IPO批文期間,冠中生態曾收到來自法院的傳票。2020年10月,青島卡文迪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以冠中生態拖欠工程款為由向青島市黃島區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冠中生態支付其工程款1075.66萬元及利息,合計金額1191.04萬元,并凍結冠中生態光大銀行賬戶的銀行存款1200萬元。
而這,只是冠中生態近年來法律訴訟纏身的一個縮影。根據天眼查顯示,冠中生態共涉及60起法律訴訟,其中多為合同糾紛。
再看與冠中生態同日完成新股申購的海泰新光,IPO前期還曾被上市委要求說明參與部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所擔負的職責,是否確系“獨立或者牽頭承擔與主營業務和核心技術相關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
且海泰新光在2019年發生了部分股東變更,其中在2019年10月公司的原境外股東VISUAL BRILLIANCE集中向多家機構轉讓了所持股份,隨后海泰新光在2020年4月正式申報上市。對于在申請上市前夕,VISUAL BRILLIANCE對外轉讓出讓股份的目的是什么,招股書并未作出披露。
最后看德固特,雖然公司招股書中披露的毛利率表現亮眼,但其研發、銷售人員薪酬卻處于行業落后水平,因此或存壓低員工薪酬來拱高毛利率的嫌疑。且在應交稅費方面,公司2018年比2017年營收更高,繳稅額卻不及2017年。而在2019年,德固特的應交稅費再次出現明顯下滑。
此外,德固特曾涉及兩起行政處罰,共被罰款192萬元。2016-2019年間,公司存在8起法律訴訟案件,但其未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2017年,德固特方面存在股東借賬戶買股的情況,同樣未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
對于這三家正在全力沖刺資本市場的企業來說,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自身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或將直接影響公司上市進程以及上市后企業在資本市場中的表現。
當然,這三家企業緊鑼密鼓地推進上市進程,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青島對角逐資本市場與日俱增的重視。
角逐資本市場,左右青島城市活力
企業上市,受益的是企業,造福的是城市。
截至2月22日,青島共有A股上市企業44家。其中2021年新增上市企業一家,為征和工業。
隨著德固特、冠中生態以及海泰新光陸續迎來上市前的“臨門一腳”,青島A股上市企業數量有望擴容至47家,進一步確立省內資本龍頭的地位。
在不“唯GDP論”的時代,一個城市上市公司數量的多寡,成為衡量地方經濟活躍度和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指標。
雖然近年來,青島企業上市的步伐明顯加快,但與無錫、寧波等與青島水平相近的城市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截至2021年2月,寧波和無錫分別擁有94家以及92家上市企業,均入列內地A股上市公司數量前十名。且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座城市在上市企業的類型上,以高新技術為代表新興產業企業占比越來越高。
尤其是無錫,2020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達到5500億,物聯網產業突破3100億,排名江蘇第一;集成電路產業超過1350億,位居江蘇第一、全國第二。同時,生物醫藥產業也已突破千億。
雖然無錫今年GDP總量上稍低于寧波和青島,但作為一座普通的地級市,能與寧波和青島兩座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保持同一水平,足以證明無錫自身雄厚的經濟實力。
同時,無錫城市發展并沒有依賴房地產等土地財政,而是專注于發展產業,再將產業鏈逐步向高科技上游進行轉移,關注資本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盡管排名被暫時反超,但卻在無形中滋養出了一批在資本市場中表現搶眼的“隱形冠軍”,如股價僅次于茅臺的江蘇新股王卓勝微以及全球新能源領軍企業遠景能源。
當然,青島也意識到了新興技術產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此次即將上市的三家企業均屬于高新技術企業,且海泰新光選擇登陸科創板。
當這三家企業最終順利進入資本市場后,都將增強其他高新技術企業沖擊資本市場的信心,且在上市后企業募集到的資金,也將助力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大,增強青島高新技術產業的整體實力,完善產業鏈的布局。
來源:燈塔望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