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醫保新變化!
4家醫院試點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年底前全市不少于10家定點醫院
開通門診跨省聯網直接結算。
首批試點!
市立、八醫等4家醫院門診費用
可跨省直接結算
日前,青島市醫保局發布了《青島市推進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工作的通知》,青島市作為首批納入門診費用跨省聯網直接結算試點地區,選擇4家醫院作為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醫院,2021年底前全市不少于10家定點醫院開通門診跨省聯網直接結算。
2018年以來,長三角、京津冀、西南五省相繼開展區域內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截至2020年底,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安徽、重慶、云南的所有統籌地區,以及四川、貴州、西藏的部分統籌地區,開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雙雙突破1萬家,累計直接結算人次突破300萬。2021年1月,新增山東、湖北等15個省區作為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省份,首批開通統籌地區89個、定點醫藥機構663家。2月1日起,上述27個省(區、市)依托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統一開展普通門診費用(不含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試運行。
按照國家、省試點任務,青島市作為首批納入門診費用跨省聯網直接結算試點地區,選擇市立醫院、第八人民醫院、青島大學醫學院松山醫院、黃島區中心醫院4家醫院作為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醫院。2021年將繼續擴大試點范圍,各區市選擇1至2家異地就醫人員需求大、信息化基礎好的醫院,年底前全市不少于10家定點醫院將開通門診跨省聯網直接結算。
據悉,青島市參保人員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時,執行就醫地醫保目錄。異地參保人在我市各級醫療機構門診就醫,均使用住院定點醫療機構目錄,不受門診統籌專用目錄限制。
青島市參保人在異地定點醫療機構
發生的符合醫保支付范圍的
普通門診醫療費用,
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
按照以下標準支付
參保職工支付比例為60%,一個年度內最高支付限額1120元;
參保居民支付比例為50%,一個年度內一檔繳費的成年居民最高支付800元、二檔繳費的成年居民及少年兒童最高支付600元;
在校大學生支付比例為80%,按照一檔成年居民最高支付限額標準執行,回本市后按原規定執行。特困、低保等困難人員,按規定給予保障。
一個年度內,參保人發生的符合醫保支付范圍的異地普通門診醫療費用,與本市普通門診醫療費用累加計算,達到最高支付限額的不再納入報銷。
按規定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轉診轉院人員,已辦理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備案的,同步開通門診費用直接結算服務,無需另外備案。青島市本地備案政策中回戶籍地治療、未轉診住院治療人員,事先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后,可參照上述四類人員,備案有效期內,在備案的就醫地選擇開通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的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結算。職工及居民普通門診統籌費用聯網結算,職工個人賬戶刷卡結算納入首批聯網結算試點范圍。
參保人員可通過服務大廳經辦窗口、官網服務、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微信小程序、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青島醫保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備案渠道備案。
此外,青島市新增26家
醫保社區定點醫療機構和藥店,
有你家附近的嗎?
趕緊來看看
青島市新增26家醫保社區定點醫療機構和藥店
從市醫保局獲悉,青島市新增一批社會醫療保險社區定點醫療機構和社會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分別為2家和24家。
名單如下
近日,青島市智慧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優化政務服務便利老年人辦事服務工作實施方案》。涉及優化養老金領取、“健康碼”使用等內容。
優化“健康碼”使用、養老金領??!青島出臺23條措施方便老年人辦事
為進一步便利老年人辦事服務,讓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青島市智慧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印發《優化政務服務便利老年人辦事服務工作實施方案》。該方案圍繞老年人實體大廳辦事、生活領域線下服務、高頻事項基層延伸等六大場景,提出23條具體舉措,充分考慮老年人習慣,不斷為老年人提升智能化服務水平,完善服務保障措施,有效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
優化各級實體辦事大廳老年人線下辦事渠道。方案明確,進駐各級實體辦事大廳和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面向市民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保留傳統的線下辦事窗口,同時優化服務設施設備,設置老年人及特殊群體“愛心專座”及休息區,建設并完善相關配套,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全方位政務服務環境;實施精準幫辦代辦,開設“老年人綠色通道”;保留現金繳費方式;設置各類意見箱、意見簿和線下“找茬窗口”,及時整改落實老年人關注的問題;優化長效服務方式,為老年人提供不間斷政務服務,鼓勵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高頻事項預約上門辦理服務。
優化各相關領域老年人線下服務渠道。方案提出,要優化電信運營企業線下服務,進一步加強實體營業廳對老年人的服務工作,設置現場接待窗口,優先接待老年人;優化老年人交通出行服務,在長途客運站、地鐵站內等設置人工服務,幫助老年人購票、檢票、使用車站智能設備等,保持巡游出租車揚召服務,提高電召服務電話接線率;優化老年人公證服務,梳理涉及老年人的高頻公證事項和服務場景,鼓勵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化服務和公證服務綠色通道,為行為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辦理服務。
推動老年人高頻服務向基層延伸。方案提出,要優化養老金領取基層服務,為老年人保留對賬折、允許保留原銀行存折領取養老金方式,在街道人社中心打印養老金發放明細及待遇領取證明的基礎上,逐步延伸該項服務至合作銀行網點;優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基層服務,大數據無法確認養老保險待遇資格的老年人,可由基層組織提供主動服務;優化戶籍辦理基層服務,便于老年人就近辦、一次辦,鼓勵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辦理服務;優化醫保業務辦理基層服務,在有條件的鎮(街)便民服務中心設立醫保經辦服務窗口,下沉經辦服務權限;優化公積金辦理基層服務,充分利用銀行自助機就近為老年人辦理退休金提取業務,按需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預約公積金辦理上門服務。
完善老年人“健康碼”使用管理。方案中明確,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實現“健康碼”互通互認,防止“碼上加碼”;不得將“健康碼”作為進入各級辦事大廳的唯一通行憑證,可采取憑有效身份證件登記、持紙質證明通行、出示“通信行程卡”作為輔助行程證明等替代措施進入各級辦事大廳。為不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設立“無健康碼通道”。
優化老年人“互聯網+政務服務”應用。方案要求,各級政務服務平臺通過人臉識別、實名認證等方式實現授權代理、親友代辦、一部手機綁定多人等功能,方便不使用或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老年人網上辦事;推動服務事項“靜默辦理”,通過后臺數據比對等方式,基本實現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津貼補貼領取等涉及老年人高頻使用的政務服務事項由系統自動辦理,門診慢特病部分病種試點推行“零材料辦理”;拓展涉及老年人等群體“一事全辦”主題式服務事項范圍,推動服務事項“一事全辦”。
推動政務服務應用適老化改造。方案中明確,要優化老年人應用界面,為老年人提供大字版、簡潔版PC端和移動端界面;優化“刷臉”功能,實現信息自動錄入或匹配,解決老年人輸入難問題;建設老年人服務專區,匯聚老年人高頻的政務服務和便民服務事項;提供多維無障礙服務,如語音播報、頁面放大、高對比度顯示等無障礙服務功能,支持通過語音識別等方式查找辦事項目;各級各部門優可將相關辦事進度、辦理結果等信息智能化精準推送給老年人,讓老年人隨時掌握辦理情況。
這些新變化你都知道么?
趕緊轉發告訴身邊朋友們!
來源:青島政務網、青島日報公眾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