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牛年說牛│這只水牛不怕虎!

      虎與牛,這對自然界中的猛獸與獵物,卻在一件有近3000年歷史的文物上“和諧相處”。在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周晚期青銅器牛尊以牛之口舌為流,其身立一“萌”虎為蓋,既莊重大氣又意趣盎然。

      這件牛尊1967年出土于陜西省寶雞市。寶雞是周文化的發祥地,據史料記載,公元前11世紀,周先祖之一的古公亶父率族人遷徙到岐山下的周原,建立了周王朝早期的國家組織。這件文物正發現于寶雞市岐山縣賀家村的一個窖藏坑中,這一區域也是周原遺址的中心。

      這是展陳于陜西歷史博物館的牛尊。新華社記者楊一苗 攝

      牛尊通高24厘米、長38厘米、腹深10.7厘米。整體形象為一頭身軀渾圓壯實、四足粗壯有力的牛。古人在設計這件牛尊時構思精巧:牛嘴微張,輕吐舌頭,這里正是青銅尊的倒酒處——流。牛尾彎曲下垂,末端與牛身相連,便成了尊的把手。

      這是展陳于陜西歷史博物館的牛尊。新華社記者楊一苗 攝

      據陜西歷史博物館藏品管理部主任賀達炘介紹,我國對青銅器的制造與使用始于4000多年前,興盛于商代及西周時期。不同時期的青銅器有著鮮明的裝飾風格,比如商代青銅器紋飾通常獰厲而神秘。通觀這件西周晚期的作品,牛身腹背及足部滿飾華美流暢的云紋和夔龍紋,以莊重大氣的藝術美感見長。從牛角形狀及牛的體態判斷,這可能是一頭水牛。

      最為別致的是牛尊的器蓋,牛背上開一方口為蓋,蓋鈕為一立虎,蓋與牛背以環鈕相連,可隨意開啟而不脫落。細看這只老虎,身體微躬、立耳垂尾,身上疏疏落落刻著幾道斑紋。小老虎“萌”態可掬的樣子,又為這件文物增加了不少趣味。

      牛尊上的小老虎“萌”態可掬。新華社記者楊一苗 攝

      老虎為什么會站在牛身上呢?賀達炘說,在青銅器中,動物造型的尊并不鮮見,這是因為在我國歷史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動物被認為是人與神靈之間溝通交流的媒介,因而常作為祭品進行獻祭,一些部族還會將虎、鳥、象等動物作為圖騰。這件器物上牛與虎的組合,可能代表著部族間的聯合,也可能具有特別的巫術含義,其具體含義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來發現。

      在我國,人與牛的淵源可以上溯至數千年前。自史前的巖畫與彩陶開始,我國各個時期的歷史文化遺存中,幾乎都可以找到牛的形象。從史前捕食野牛,到馴化飼養,再到將牛作為財產象征之一和以牛為農耕文化的主要生產工具,牛一直在人類社會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賀達炘說,從古至今,牛的實用功能在不斷發生變化,今天當人們提到牛時,更多會聯想到吃苦耐勞的品質和甘于奉獻的精神。牛的功能與意象之變,正是人類從為了生存而征服自然,再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見證。

      記者 楊一苗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香蕉午夜_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_白医生的控制欲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