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通報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及措施落實落地情況。
記者從會上獲悉,來自中、高風險區和14天內到過或途經中、高風險區的入魯返魯人員,需持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審批證明,并持有72小時內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來魯后實行14天集中隔離。
我省全域均是低風險區
省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省疾控中心黨委書記馬立新介紹,截至目前,我省全域均是低風險區,現有確診病例2例(境外輸入1例、省外輸入1例,均為青島報告),無癥狀感染者3例(境外輸入2例,省外輸入1例),全省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平穩。
確保不出現“層層加碼”“一刀切”
1月3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其中明確要求地方執行返鄉防疫政策“六不準”,目前我省對入魯返魯人員采取什么政策?
省公安廳指揮中心主任王茂禎介紹,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后,根據省指揮部的統一部署,省聯防聯控與社會穩定組第一時間對我省現行政策進行了梳理,嚴格對照“六不準”,對入魯返魯人員隨訪工作范圍作了調整,迅速下發通知,要求各地認真貫徹落實,確保不出現“層層加碼”和“一刀切”情況。
目前,關于入魯返魯人員開展社會隨訪的規定主要有兩點:
一是來自中、高風險區和14天內到過或途經中、高風險區的入魯返魯人員,需持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審批證明,并持有72小時內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來魯后實行14天集中隔離。
二是中、高風險區所在地市的低風險地區入魯返魯人員,須持有7日內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
山東新冠疫苗接種超206萬劑次
截至2月8日,全省共啟用接種點2037個(含臨時接種點),已接種超過206萬劑次,居全國第4位。
我省已切實加強疫苗管理、運輸、儲存等關口質控管理,對所有疫苗接種單位(臨時接種點)和參與疫苗接種人員嚴格審核把關,優化疫苗接種安排,提高接種效率。建立醫療救治對口負責機制,在所有接種點配有醫療救治人員值守,對口醫院開辟綠色通道,確保一旦出現異常,能夠有效處置。
設置發熱門診或發熱哨點診室
針對農村防控的薄弱環節,我省將農村地區疫情防控作為重中之重,專門制定農村地區疫情防控方案,嚴格落實農村地區網格化管理。目前全省2038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設置發熱門診或發熱哨點診室,1853家設立獨立隔離留觀室,所有發熱病人一律在發熱門診或者發熱哨點診室就醫。
我省還加強了公共場所的疫情防控,督促指導海關檢疫機構、養老福利機構、園區景區、公共服務場所、場站碼頭、公共交通工具和監所等,嚴格落實戴口罩、測溫查碼、通風換氣、清潔消毒、人員防護、流量控制、間隔距離、衛生管理和環境治理等防控措施。
重點加強高風險人群疫情防控。對有發熱、干咳、嘔吐等6項可疑癥狀和購買退燒止咳、抗病毒、抗菌素等4類藥品的人員,督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藥店登記,實行信息化監測。同時加強醫療機構院感防控。督促醫療機構嚴格落實入院核驗、預檢分診、核酸檢測、病區封閉、嚴格患者陪護及探視管理等措施,嚴格落實“七個一律”要求,堅決杜絕院內感染。
力保旅途防疫健康安全
如果春節期間確實有出行打算,旅途中如何保證安全?
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司家軍介紹,目前,全省春運正在平穩有序開展,但相應就地過年的倡議,很多人都留在了當地過年,受此影響節前春運客流大幅萎縮。對于出行的人,我省通過加大消毒頻次、健康碼查驗、快速測溫來保證健康安全。
確保進口冷鏈食品安全
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陳耕介紹,在進口冷鏈食品安全方面,我省設置57個集中監管專倉,建立徹檢徹控機制。截至目前,檢測、消毒進口冷鏈食品1.07萬集裝箱、1481萬件、25.3萬噸,檢出14批次陽性,都被控制在倉內,守住了進入山東的第一道關口。
第一道防線是設置57個集中監管專倉,建立徹檢徹控機制。
第二道防線是商家采購查驗“冷鏈三證”,“冷鏈三證”是進口冷鏈食品進入山東市場的通行證,沒有或不全的,不得采購、貯存、加工、銷售。
第三道防線是銷售時實行亮碼銷售,在銷售區域公示進口冷鏈食品批次追溯二維碼,供消費者掃碼查詢、監督貨物來源。
進口冷鏈食品“三道防線”雖已筑好,但個人防護仍不能放松,要做到接觸之后即洗手,燒熟煮透再食用,方能美食、安全兩不誤。
專家給出防護建議
省疾控中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領域首席專家雷杰表示,我省春節期間疫情形勢比較穩定。對于春節期間的個人防護,雷杰給出了幾點建議:
關于春節期間家庭聚會和到公共場所的問題,由于春節人員流動性大,如果有從疫情發生地來人及從事高危職業的人群,仍存在一定風險,建議減少不必要的聚會。
另外,到公共場所仍然要堅持戴口罩、注意手衛生,盡量不要接觸相關物品。
來源:濟南日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