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聚焦15個攻勢質詢會丨既要做好“督導員”,又要當好“運動員”

      1月23日上午,“雙招雙引”攻勢作戰情況質詢答辯會議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舉行。市商務局局長李蘇滿,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吳學新,市發改委副主任張旭東,市國資委副主任徐冰代表攻勢承辦單位應詢。包括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市民代表以及商協會代表、企業家在內的9位質詢人依次提問,4位應詢人分別進行了回答。

      市人大代表、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兼青島分所所長孔令華:

      圍繞13條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今年的招商引資工作有哪些新打算、新舉措?15個攻勢基本都涉及“雙招雙引”的任務,在強化工作協同方面有哪些措施?

      張旭東:

      圍繞13條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將更加聚焦三件事。

      其一,畫好產業圖譜。國家對41個大的工業門類進行了圖譜設計,各區市要將自己的優勢特色產業與其精準對接,明確青島的相關產業要怎么抓,做好符合青島的產業圖譜。

      其二,精準抓好兩庫的建設。一個庫是青島推進的項目庫,明確主體企業是什么,品牌產品是什么、優勢是什么,把項目推進好;另一個庫是招商的企業庫,各專班要放眼國外國內,梳理優質行業企業信息單。

      其三,構建一個生態。通過做強產業鏈條,構建創新生態,大中小企業融通協同制定政策干事情,真正創造出良好環境,讓資本看重青島。

      李蘇滿:

      在15個攻勢中,一方面,“雙招雙引”攻勢起到基礎性、全局性的作用,在抓總和托底的同時,“雙招雙引”指揮部辦公室還承擔著協調與督促、評價與考核、綜合與分析等職能;另一方面,不僅要做好“督導員、協調員”,我們還要當好“運動員”,在一些跨區域、跨領域、跨行業、跨部門項目的綜合協調上,要牽頭抓總。此外,在全市性重大活動的組織、重大平臺的建設、重大項目的招引等方面,“雙招雙引”指揮部辦公室還必須發揮應有的作用。

      我們在磨合中不斷增進彼此間粘合力。

      市政協委員、青島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廣民教授:

      項目落地率和開工率低是近年來一直存在的問題。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今年將從哪些方面提升項目落地率和開工率?

      李蘇滿:

      在調研落地堵點時我們發現:其一,空間和產業的匹配度不夠;其二,區市招商引資的積極性、主動性還應加強;其三,隊伍的專業性建設方面需要加強;其四,落地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2021年,招商引資工作要持續發力:

      第一,春節后進行項目落地年總動員,今年簽約的項目必須堅持形式和內容相統一;

      第二,開展專項行動,篩除以往簽約中不靠譜的項目,招商引資的力量要集中精力重點推動那些靠譜的項目;

      第三,形成大項目聯動機制,相關資源要素部門聯動起來;

      第四,匹配招商資源和項目信息,通過招商社交平臺和重點項目調度平臺,進一步加大解決問題的力度,提高資源利用率。

      市人大代表、青島市委黨校管理教研部主任劉文儉教授:

      我市在招商引資與國企混改相結合方面存在哪些問題?如何有效解決,并發揮國有資本在“雙招雙引”中的杠桿作用和引領功能?

      徐冰:

      在“雙招雙引”攻勢當中,國企引進攻堅工作2020年取得了較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其一,國有公益類、功能類企業吸引混改投資難度較大,這些企業承擔著供熱、供水、供氣、公交、地鐵等城市保障、市民服務、市民公益方面的功能,負擔較重,盈利較難;其二,國企混改當中存在著信息溝通不充分、渠道不暢、來源較少的問題。

      按照市委關于推動攻勢整體性、協同性、系統性的原則,首先,要加大混改項目的招商推介力度,注重運用市場力量、資本力量,通過專業公司、專門的招商行業論壇,把國企招商項目向各方推介。

      其次,強化與民營企業、外資企業雙向對接,建立完善的民資和國有資本對接交流平臺,打通信息堵點。

      然后,加大基金投資對混改的促動力量。要更加注重基金群的建設,把招項目和引資本相結合,把引資本和建基金相結合,把建基金和促混改相結合,發揮基金投資的倍增效應,通過基金投資來參與國有資本混改。

      市人大代表,青島大學科研成果轉化中心主任、校辦企業集團總經理崔言民:

      我市先進制造業大項目少的局面暫時還未得到扭轉,主要原因是什么?準備采取哪些措施解決這些問題?

      李蘇滿:

      一方面,由于制造業大項目相對用地規模較大,在青島土地資源相對緊張的情況下,區市解決招商引資制造業項目用地的力度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在制造業產業鏈梳理的清晰度上不夠清晰,謀劃產業鏈招商的優勢還沒有挖掘出來,青島關于制造業大項目引進的力度有所欠缺。

      為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進一步打通信息資源和招商的渠道,我們在“雙招雙引”調度平臺上設置了信息來源渠道的版塊,在總結實施的包括基金、中介、平臺招商等15種招商引資方式中,均將制造業招商作為一個重點。其次是落地能力,加大區市在項目落地能力方面的培訓;此外,在承載能力、尤其是土地方面,要把各個功能園區,包括確定的國際產業園與制造業項目相匹配,確保這些土地應得其所。

      市民代表、青島產融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閆繼征:

      在人才集聚攻堅戰中,我市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短板和瓶頸?3.0版本中有哪些新打算?

      吳學新:

      在去年的人才集聚攻堅戰當中,我們主要做了5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產業鏈。只要能夠促進“產業鏈”水平提升,在強鏈、補鏈、延鏈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都作為產業人才重點引進、培養和激勵使用。

      二是塑造資金鏈。設立優化和拓展了人才金、人才貸、人才板和人才債,進行階梯式金融扶持模式,通過“資金鏈”一環接一環助力人才項目由小到大、由弱變強。

      三是延展人才鏈。對引進的產業高端人才在給予相關政策支持和幫助的同時,給他們發放一些企業獵聘補貼。

      四是強化技術鏈。支持企業牽頭、高校院所參與關鍵核心技術,鼓勵“平臺+創客”、技術合伙人、股權投資等多元化創業模式,并納入人才工程評審范疇。

      五是做實“稅學醫房”等關鍵小事,幫助解決人才的住房、就醫、落戶、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方面的問題,對“雙招雙引”重大項目相關問題進行“一站式”解決。

      針對存在的四鏈相互之間連接的緊密性、契合度還不夠高等問題。我市將聚焦“引領性”賦能產業項目,同時突出“實戰性”評價產業高端人才,強化“聯動性”培育產業支撐人才。圍繞“四鏈合一”,認定激勵一批重點產業的項目“領辦人”、產業高端人才,助推項目落地。

      市政協委員,青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長、黨委副書記劉宗波:

      “四新經濟”是激活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下步工作中,我市將采取哪些招商舉措加快推動“四新經濟”發展?

      張旭東:

      一方面,新業態模式發展壯大意見中提出四大領域18個細分行業的招商意見,關于“四新經濟”的發展,可以圍繞招商意見加強招商;另一方面,抓新經濟的招商引資還要有新經濟招商引資針對性打法,主要涉及三點:

      其一,抓好優勢,比如工業互聯網、青島制造。其二,用好場景。以場景招產業,場景就是營商環境,場景就是市場。其三,用好資本,投資人、基金人招商獨具慧眼。

      協會商會代表、湖南商會常務副會長鄒金秀:

      我市要引導加強RCEP的政策研究和運用,圍繞RCEP,2021年“雙招雙引”將有哪些統籌考慮和計劃安排?

      李蘇滿:

      RCEP對青島對外開放,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起到支撐作用,關鍵是怎樣才能運用好。

      RCEP雖然簽署了,但生效預計是在今年年底,我們將邊研究邊推進RCEP的政策運用。通過培訓、引導、研究、戰略布局,引導企業利用優勢完善和強化鏈條,盡快適應RCEP規則,并在其中起到主導作用。

      RCEP對服務業的開放進行了承諾,一方面,進一步擴大了承諾的范圍,涉及建筑、環境服務,包括制造業相關的服務領域;另一方面,在入世基礎上進一步取消了相關限制,尤其是金融業、證券、銀行等,包括海運等,給我們下一步招商引資指明了方向。

      此外,投資方面也采用負面清單對制造業、農林漁業、采礦業等領域投資作出較高水平開放承諾。以整車制造為例,青島市正在汽車制造領域戰略布局,協定中中國承諾針對汽車約65%的零部件降稅,而整車制造卻沒有降稅,意味著我們汽車的制造成本可以更低。同時原產地累積規則可以引導RCEP成員國之外的跨國公司在整個域內進行重新布局,青島擁有巨大優勢。對于跨國公司的招引,將是我們下一步的方向。

      市人大代表,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趙啟皓:

      各區(市)、功能區之間的“雙招雙引”此前存在同質化競爭問題。我市《關于促進區(市)和經濟功能區主導產業差異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施行成效如何?還有哪些問題亟待解決?將采取哪些措施?

      張旭東:

      圍繞產業集聚、投資主體集聚,招商引資更加精準的趨勢已基本形成。

      其一,區市的招商目標更加精準。以高新區為例,原本高新區招商目標涉及六七個產業,如今,其調整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高端裝備,以及服務業,聚焦后招商目標更加精準。其二,市場主體更加扎堆。以萊西市為例,圍繞規上企業,其主導產業增加了60戶納統企業。其三,主營收入增長提速。通過精準聚焦,諸如上合示范區的物流、藍谷的海洋經濟等都取得了較快增長。

      我市還需加強導向,引導各區(市)、功能區抓項目、調結構、促升級。做好統籌工作,在滿足投資商相關產業政策需求的同時,減少區與區之間的惡性競爭。

      膠州市人大代表,青島三星精鍛齒輪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志剛:

      我市是如何發揮市場作用聚集人才的,成效如何?還有哪些差距和不足?下一步有哪些具體打算?

      吳學新:

      發揮市場作用集聚人才,主要涉及三個方面:

      一是需要什么政策讓企業“說了算”,把“制定權”交給企業,邀請頭部企業起草產才融合政策初稿,繼而推出18條具體舉措?!岸ㄖ苹狈掌髽I,對產業急需的高層次人才,采取“一事一議”“量身定制”。

      二是誰是人才,讓市場“說了算”。推行“按薪定才”,對年薪50萬、80萬、120萬的人才,分別認定為B、C、D類高層次人才,對頭部企業或獲得風投首輪1000萬以上融資、銷售收入年復合增長率高于15%的高成長性企業,給予人才工程配額的“自主薦才”權。

      三是支持哪些創業者,讓資本“說了算”。實施“以賽引才”,創新“產業領軍”人才選拔方式,由“專家評”改為“資本評選”,誰能入選“產業領軍”人才由第三方創投風投機構確定。

      針對市場化力量參與度不足,企業、資本等市場資源在招才引智中作用發揮不足等問題,我市將重點健全市場化協同推進機制,建立人才工作市場化清單,深化拓展“自主薦才”“以績推才”“按薪定才”等市場化選才模式,強化“憑能力、比貢獻、看實績”的鮮明導向。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香蕉午夜_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_白医生的控制欲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