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青島民營經濟工作怎么干?在今天下午舉行的青島市民營經濟工作座談會上,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部署2021年全市民營經濟工作重點任務,提煉出民營經濟示范城市、民營經濟攻勢3.0、民營和中小企業立法、抓項目抓大項目、“熱帶雨林”發展生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子基金等十大關鍵詞,定調今年青島民營經濟工作。
會上,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局長高善武表示,在過去的一年,全市民營企業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影響,取得了比預期要好得多的發展成效。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市民間投資增長12.3%,高于全國12.1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占全市投資的比重達到57.5%。
與往常不同,此次青島市民營經濟工作座談會還邀請了青島企業家參加。會上,企業家與相關區市民營經濟主管部門負責人談思路、談打算、談建議,共同探討在“十四五”開局的第一年里,青島市民營企業應如何融入新的發展格局,進一步優化熱帶雨林生態,取得更顯著的發展成效。
2020年青島民營經濟貢獻了57.5%的投資
2020年,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在青島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民營經濟系統與全市民營和中小企業攜手同行、并肩作戰,積極統籌民營中小企業疫情防控和民營經濟發展,全面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全市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呈現出持續向好發展態勢。
青島市民營經濟逆勢上揚,民間投資持續增長,展現了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和強大韌勁,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據統計,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市民間投資增長12.3%,高于全國12.1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占全市投資的比重達到57.5%;全市實有民營市場主體174.39萬戶,同比增長15.93%;其中,實有民營企業61.85萬戶,同比增長18.06%;全市民營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17.5%,高于全市進出口增速10個百分點;全市民營經濟新吸納就業36.98萬人,同比增長23.94%,占全市城鎮新增就業的83%。
高善武在講話中提到,這一年來,無論是從最初在全國率先出臺穩增長、保經營的“18條”惠企助企政策措施,還是迅速搭建復工復產咨詢、“青島好房東”、“我為企業找定單”等服務平臺,可以說,都是從民營和中小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點到了疫情影響企業發展的“穴位”,找到了精準施策、精細服務的“著力點”,為全市民營和中小企業各項指標的全面復蘇回升奠定了政策基礎和環境保障。
從一組數據可以窺見其成效:2020年,青島市民營經濟貢獻了57.5%的投資,64.9%的進出口,63.6%的境內上市公司數量,66.8%的稅收,82.6%的城鎮新增就業,98.1%的市場主體數量,已然成為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和“主力軍”。
2021年聚焦實體經濟培育高科技高成長企業
當前,全球疫情走勢的不確定仍然存在,國內一些地方新的聚集性疫情也在發生,我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持續存在。在這種背景下,民營經濟發展的方向和路徑如何顯得尤為重要。
會上,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部署2021全市民營經濟工作重點任務,提煉出民營經濟示范城市、民營經濟攻勢3.0、民營和中小企業立法、抓項目抓大項目、“熱帶雨林”發展生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子基金等十大關鍵詞定調2021年青島民營經濟工作。
首先,推進壯大民營經濟攻勢,青島市將堅持用市場的邏輯謀事、用資本的力量做事,明確攻勢3.0版,進一步搭平臺、建生態、解難題,不斷成就企業家創新創意創造。其次,在“熱帶雨林”發展生態方面,青島市將堅持不懈培育參天“喬木”。積極培育年營業收入沖擊1000億、800億、500億、300億、200億目標的龍頭民營企業,全力支持其進入山東省民營企業1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行列。
高善武在采訪中提到,2021年青島市民營經濟工作的重點是要聚焦實體經濟,以及高科技、高成長企業的培育和發展,使得青島市的新經濟領域的民營中小企業,獲得更多地賦能和更好的環境。“也就是說,我們致力于打造的熱帶雨林的生態,要進一步優化。例如,我們要不斷加大對企業融資、企業創新創意等各個方面的支持,以更新的更有效的服務來提升企業的獲得感。總之,只要我們打造好了良好的熱帶雨林生態環境,那么民營中小企業這個領域里面的新物種就會不斷地涌現,并且不斷地成長壯大?!备呱莆湔f。
政企共商如何進一步優化熱帶雨林生態
與往常不同,此次青島市民營經濟工作座談會邀請了企業家參加。青島市中小企業服務機構聯合會會長、青島海創匯創業服務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總經理劉長文,青島中加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國利,青島青松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隋曉,他們與相關區市民營經濟主管部門負責人談思路、談打算、談建議,共同探討在“十四五”開局的第一年里,青島市民營企業應如何融入新的發展格局,進一步優化熱帶雨林生態,取得新的更大地發展成效。
高善武認為,在新形勢下,青島市應繼續乘勢而上,乘勢而強,繼續地打造4+1的發展生態,進一步優化企業服務生態,激發和成全民營企業家的創意、創新、創造,更好地以市場的邏輯和資本的力量,來提升青島民營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能。
作為青島民營企業的參會代表,青島中加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在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的支持下,先后被評為山東省“瞪羚企業”、青島市制造業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企業、2020年青島高科技高成長企業、青島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山東省“獨角獸”企業等榮譽,并連續兩年入選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
“這些榮譽不僅極大的提高了公司的聲譽,也給公司市場推廣帶來了更多的機會。”青島中加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國利介紹說,中加特公司正是在市、區、等各級政府、各個部門的鼓勵與支持下才能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尤其是近幾年青島市在支持民營企業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公司也是各種扶持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企業建議設立電力裝備產業集群發展基金
對青島市而言,電力裝備產業是青島的特色優勢產業,底蘊深厚,成長起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目前,青島市上市電力裝備企業超10家,比如特銳德、東軟載波、漢纜股份、鼎信通訊等。此外,還涌現出了云路先進材料、盤古智能智造等優秀的高端電力裝備龍頭企業。
通過這幾年投資與招商引資的實踐和感悟,青島青松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隋曉將投資的目光聚焦青島電力裝備優勢產業?!扒鄭u應支持本土投資機構發起設立青島市高端電力裝備產業集群發展基金,并積極培育和支持本地創投風投機構發展?!彼鍟哉f。
青島中加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整裝待發的設備。
據介紹,作為為青島市本土成長起來的全國性投資機構,青島青松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松資本”)成立于2014年,目前管理39支基金,基金規模逾70億元,其中28支基金注冊在青島,規模為63億元。目前已投資30余個項目,其中4家上市或并購上市,2家排隊創業板,9家已在當地證監局輔導備案。2021年,青松資本預計將有約14家申報A股IPO,其中青島本地企業6家,包括青島豪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盤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靖帆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歐特美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青禾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以薩技術有限公司。
“電力裝備行業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需要借助資本的力量整合和推動,建議依托青島市電力裝備產業優勢,借助資本力量,推進電力裝備產業升級?!彼鍟员硎?,應由本土創投機構發起設立50億規模大小的青島市高端電力裝備產業集群發展基金。
“設立高端電力裝備產業集群發展基金,關鍵是能拉長長板,突出產業優勢?!彼鍟苑治?,一方面,通過投資本地電力裝備企業,助推本地企業加快上市發展壯大;另一方面,針對全國范圍內的高端電力裝備企業進行投資,促使青島市以外的擬上市電力裝備企業募投項目、生產基地落地青島,以基金投資帶動招商,吸引全國優秀的高科技電力裝備企業集聚青島,發展壯大青島市高端電力裝備產業集群。
隋曉還提到,在目前積極打造青島市全球創投風投中心的大背景下,青島如果能有本地創投機構品牌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并樹立起一定的影響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成果。因此,應積極引導本地國有資本,以投資業績為導向,加大具有良好投資業績的本土機構的傾斜扶持力度,并且按照創投機構在青島市累計實繳基金規模對其進行獎勵。
十大關鍵詞定調2021年青島市民營經濟工作重點
關鍵詞一:民營經濟示范城市
積極創建全國民營經濟示范城市,不斷完善創建方案,推薦一批在全國、全省有影響力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舉措,持續推動創建工作落地落實。
關鍵詞二:民營經濟攻勢3.0
推進壯大民營經濟攻勢。堅持用市場的邏輯謀事、用資本的力量做事,明確攻勢3.0版,進一步搭平臺、建生態、解難題,不斷成就企業家創新創意創造。
進一步加強統籌調度,不斷增強攻勢推進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咬定目標、全力攻堅,全面推動攻勢3.0版各項任務落實落地。
關鍵詞三:民營和中小企業立法
深入推進民營中小企業立法工作。加快出臺《青島市民營和中小企業發展促進辦法》,推動《青島市民營和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條例》列入市人大常委會2021年地方性法規調研類計劃;高質量編制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突出問題導向,強化宏觀引導,謀劃青島市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藍圖。
關鍵詞四:抓項目抓大項目
組織中小企業參與國際交流和產學研對接等國際交流和招商活動,舉辦2021青島中小企業國際采購暨合作洽談會、第七屆“市長杯”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組團參加“中博會”“APEC技展會”等重點展會。形成辦好活動與挖掘培育“四新”項目的良性循環。
創新線上招商方式,抓好項目謀劃,重點瞄準行業百強、地方百強等民營龍頭企業,形成“引進一批、在談一批、儲備一批”的招商引資格局,堅定不移促進項目落地。
關鍵詞五:民企創意平臺
搭實賦能“民企創意”平臺。聚焦全市13個產業鏈發展,每季度舉辦民營經濟創意會,定期召開創意項目落地推進會,全力打造項目落地閉環生態。
關鍵詞六:“熱帶雨林”發展生態
堅持不懈培育參天“喬木”。積極培育年營業收入沖擊1000億、800億、500億、300億、200億目標的龍頭民營企業,全力支持其進入山東省民營企業1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行列。
舉辦年度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探索建立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創業產業園,培育和引入更多的獨角獸企業;大力推進培育茁壯“灌木”。繼續推進優勢高成長企業分類培育工作。
2021年培育認定500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評選20家“隱形冠軍”,力爭新增20家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20家省瞪羚企業、力爭1-2家省獨角獸企業、60家省專精特新企業;構建機制培育蔥郁“小草”。
構建企業成長“育林扎根”培育機制,開展全市高科技、高成長企業挖掘、遴選、培育工作,形成“發展鏈接清晰、扶持機制完善、培育方式精準”的培育體系。
關鍵詞七: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子基金
全力爭取在青島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子基金,探索市場化建立中小企業風投基金。建設啟用全國性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大數據平臺(青島)。繼續加大力度降低融資成本,更好發揮市級轉貸引導基金作用,修訂完善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著力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關鍵詞八:青島政策通
建好用好青島政策通平臺。持續推進功能迭代,探索實施惠企政策政策“免申即享”,更好實現惠企政策“一口發布、一口解讀、一口兌現、一口服務、一口評價”。
關鍵詞九:民企大學
實施青島民營中小企業大學提質擴面計劃和中小企業管理與創新對標樹標工程。匯聚優質培訓資源,分期培育“百千萬”民營企業家隊伍,幫助企業提升管理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十:服務生態圈
構建高品質中小企業服務生態圈。深化與德勤中國、中企思智庫、長城戰略咨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中心等平臺機構合作,聯合開展產業(企業)調查、研究、分析。夯實服務載體,培育認定10個市級、2個國家級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基地,10個市級、2個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培育支持行業協會商會發展。支持行業協會商會持續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推動民營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聶艷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