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盤播報】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收漲,其中滬指上漲0.84%,收報3596.22點;深證成指上漲1.58%,收報15269.27點;創業板指走勢較強,漲幅達到1.92%,收報3149.20點。市場成交量萎縮,今日為新年以來首次跌破萬億,僅有9982億元。行業板塊呈現普漲態勢,降解塑料概念股爆發。北向資金今日凈買入16.37億元。
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收漲,其中滬指上漲0.84%,收報3596.22點;深證成指上漲1.58%,收報15269.27點;創業板指走勢較強,漲幅達到1.92%,收報3149.20點。市場成交量萎縮,今日為新年以來首次跌破萬億,僅有9982億元。行業板塊呈現普漲態勢,降解塑料概念股爆發。北向資金今日凈買入16.37億元。
對于后市大盤走向,機構紛紛發表看法。
中信證券認為,“搶跑式”建倉緩解,投機性抱團將繼續瓦解,市場重回輪動慢漲,將轉戰高性價比品種,建議聚焦A股與港股兩大市場的3條主線。首先,宏觀流動性依然保持寬松狀態,海外政策寬松預期還在強化,外資將繼續增配A股;國內宏觀流動性在量上雖有回籠,但信用周期下行的約束下,銀行間利率依然保持在較低水平。其次,各類資金權益配置偏好提升下,市場流動性反而更加充裕,開年來A股每日成交額都破萬億。其中公募基金新發節奏前移,預計1月募集規模2500億元,上半年會帶來資金凈流入5700億元,將是最重要的增量資金來源。再次,投機性抱團繼續瓦解,公募今年以來累計收益率收斂,“搶跑式”建倉緊迫性緩解,市場整體將會轉戰高性價比品種。最后,基本面復蘇符合預期,疫情影響下,市場對一季度經濟預期有所修正;結構上,財報季工業和可選消費業績彈性較大。
海通證券表示,年初以來基金發行再度升溫,估算未來潛在入市基金規模1.8萬億,其中已成立未建倉基金6000億,待成立基金1.2萬億。歷史數據顯示,建倉期和待成立的基金經理,相比其他基金經理,配置上食品飲料、電氣設備、計算機等行業更高。2021年牛市格局沒變。春季行情仍在路上,短期重視大金融,全年看好科技+大眾消費。
中信建投指出,在宏觀層面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方向并不改變,貨幣政策走向正?;^程中在經濟數據上呈現出拐點,但并不構成市場下跌的條件。仍然維持2021年呈現出震蕩格局的特征,建議投資者淡化指數,從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角度挖掘結構型的機會。新能源汽車、光伏、軍工等行業的龍頭公司,這些行業都是在2021年中國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的核心資產。這種抱團反映的是機構投資者對價值的挖掘和發現,本身也是龍頭資產應當享受溢價。短期市場的擾動并未改變行業和公司的基本面,市場下跌反倒是加倉的良機。
華泰證券分析,上周A股市場寬度回升,資金從前期抱團的食飲/電新中向性價比與業績催化共振的方向擺布。社融拐點進一步確認,M1增速拐點待確認,但信用周期高點后仍有6-12個月的貨幣下沉,且居民資金搬家與外資入市熱度不低,微觀流動性顯著好于宏觀,股市不缺“水”。行業上或呈現“水”往性價比處流,17-20年元旦至春節期間預增概念均跑贏全A,春季躁動中場,關注性價比行業中業績預增方向。另需留意大額增發的短期結構性沖擊。建議繼續關注:1)受益于春季躁動期間流動性偏松、年報/一季報預計向好、性價比有所凸顯的TMT;2)受益于碳中和目標、高景氣的新能源鏈;3)出口鏈、冷凍效應、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影響的相關行業,如汽零、家電、農牧、軍工等;中期主線建議繼續配置受益于全球再通脹和制造業投資周期回升的大宗、制造。
安信證券研判,當前市場的“機構抱團”是現象和結果,而非手段和目的。2014年以來,隨著A股制度的變革和外資的流入,機構投資的思路逐漸成熟,其擇股標準日益清晰,即行業景氣度高、成長路徑明確、或是具有穩定良好的業績。公司的業績增長才是推動股價持續上漲的核心因素,反觀業績或賽道差的公司則不斷被資金拋棄,造成了當前的分化格局。從中長期看,A股的賽道化和龍頭化趨勢還會延續。從短期來看,當前A股的行業分化和個股分化已經處于高位水平,而一些基本面出現邊際改善的賽道龍頭公司開始顯現新的性價比。因此,預計未來的市場將呈現如下的特點:龍頭效應仍是長期趨勢,好賽道中的優質公司仍將長期獲得估值溢價,股價雖有短暫回調但仍保持強勢。當前的市場情緒和配置風格使得抱團品種面臨分化,行情向具有較高性價比和有短期反彈動力的板塊擴散。一些前期弱勢的板塊能夠獲得反彈和補漲,但如果其行業邏輯未發生關鍵改善,其估值依然無法獲得永久性提升,在補漲至估值合理水平后其向上彈性將被大幅削弱。
中金公司判斷,隨著上證綜指、滬深300等關鍵指數近期紛紛創下階段性新高,市場整體估值已升至歷史中等偏高水平,滬深300市盈率已經接近2006年以來的75分位數,但行業間的分化依然明顯,軍工、食品飲料等行業的估值相比歷史區間偏高的同時,地產、銀行以及上游原材料等行業的估值仍然較低,這可能是上周資金在板塊間出現了明顯的切換的原因之一。年初至今上漲的A股數量仍然僅有一千余家,市場的結構性特點較為明顯。從市場的成交活躍度來看,交易量顯示市場內的情緒仍然較為積極,年初仍然相對充裕的資金面、持續流入的北向資金和新基金的大量發行可能意味著市場仍未到需要全面轉向謹慎的時機。但考慮到市場整體的估值,市場已經對后續經濟復蘇有較為充分的預期,而中國政策漸變,投資者在中期維度要防止市場波動增加,建議A股及港股均繼續注重結構,結合行業景氣程度及估值等因素來選擇。
廣發證券認為,歷史經驗來看,流動性環境未惡化之前,本輪躁動行情仍將持續,但短期波動加劇。年初流動性保持寬松,疫情擾動下流動性大幅收緊概率有限,躁動行情仍將持續。配置上,過去幾輪抱團具備中長期邏輯的行業在后期未顯著跑輸,但領漲行業將有輪動和擴散,賺錢效應將更為廣譜。當前可將視線逐步擴展至其他景氣方向。清晰的盈利上升周期中若金融條件未大幅緊縮,A股仍處“春季躁動”。但短期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的必要性下降,單純依靠流動性的快速估值抬升不可持續,波動加劇。后期行情將擴散,布局需求主導疊加短期供需缺口“漲價”主線:1。 出口鏈和 “內需”共振的可選消費(汽車/家電);2。 “漲價”主線的順周期及科技(有色金屬/半導體/面板/新能源);3。 景氣拐點確認的低估低配大金融(銀行、非銀)。主題投資關注國企改革。
光大證券分析,在經濟持續復蘇、政策邊際收緊的背景下,企業盈利將成為投資者更為關注的要素,考慮到1月份為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披露期,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年報業績預告中的投資機會。配置上,建議把握以下三條投資主線:①全球經濟復蘇疊加流動性寬松推動資源品價格上漲,建議關注工業金屬、石油石化;②國內消費繼續回暖,看好自身電動化周期帶動的汽車,以及受益于海外出口拉動的家電、家居;③關注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中的投資機會,例如短期業績高增長的TMT,以及長期業績確定性較高的新能源及軍工板塊。
浙商證券指出,近期市場波動較大,浙商證券認為主要矛盾不在指數漲跌,核心在于結構切換。換言之,短期震蕩是結構調整的關鍵拐點。其一,先進制造風口下,從2019年的半導體到2020年新能源,2021年重視國防裝備,當前處在行情初期,短期震蕩是布局窗口;其二,2021年戰略性看好港股,盈利改善是核心驅動,結構上除了新經濟,積極關注銀行、汽車、餐飲、紡服、教育、博彩等順周期;其三,2020年一季度,前期調整充分、估值合理且業績高增長的優質成長次新,預計隨著業績陸續發布將迎做多窗口。A股開啟權益慢牛時代,拐點的意義更體現在結構調整。當前時間窗口,重視結構調整的戰略意義。一方面,從中長期視角來看,隨著經濟轉型的實質性躍升,A股的運行規律正在經歷一些趨勢性變化,包括分部牛市、牛長熊短、周期縮短等。另一方面,參考過去兩年的結構輪動規律,結構領漲2-3個月后,即便中期趨勢沒有走完,但往往面臨階段性切換,進一步考慮到2020年10月以來新能源和白酒等強勢板塊持續領漲,市場經過短期震蕩后,后續大概率迎來結構切換。
國盛證券表示,近期,市場分歧加劇,行情震蕩波動。但不必過度擔憂,跨年行情未完待續:1、近期,12月社融增速超預期回落引發市場擔憂。但這并不意味著市場流動性的系統性收緊。而是從去年下半年的“緊貨幣+寬信用”向“寬貨幣+緊信用”轉變。這帶來的更多的不是市場整體的風險,而是市場風格的變化。2、近期市場出于對“抱團瓦解”、“抱團崩盤”的擔憂導致行情調整。但短期市場情緒導致的階段性的“抱團放松”難以阻擋長期內市場資金向龍頭集中的趨勢。參考美股市場,美股龍頭持續跑贏40年,各行業龍頭跑贏非龍頭。其背后,是美股龍頭強者恒強,以及美股經歷從散戶化到機構化變革所共同推動。當前中國經濟同樣進入轉型期,龍頭優勢凸顯。同時A股市場機構化持續加速。未來,A股龍頭跑贏與溢價也有望成為常態。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