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傳媒品牌專欄主持人 蓋彥
通過前面的“機遇篇”與“挑戰篇”我們看到,青島建造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機遇與挑戰并存,需要回答的問題很多,需要解決的困難不少。由于工業互聯網之都競拼窗口期的短暫性,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作為營銷城市的閃亮名片,也作為青春之島再發力的定位源,需要以邊營銷邊整合邊建構邊裂變的知行合一之力量之速度,擘畫世界級愿景藍圖,明確世界級優勢定位,勾勒世界級實踐路徑,發起世界級策略攻勢。
沒有科技芯,如何找到文化自信?沒有文化魂,如何亮好特色牌?青島構建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既是構建面向未來大青島的底氣也是營銷城市的新時代機遇。關鍵是對總體環境、行業環境、競爭者環境、需求環境進行全面科學的掃描,聚焦產業文化基底和資源優勢能力進行精準定位,進行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戰略決策,形成科學的城市營銷戰略規劃,以科技引領為導航,圍繞需求側、供給側和競爭對手側,進行全面的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城市品牌形象戰略定位和規劃,培育城市品牌價值資產,做好強芯(科技芯)、鑄魂(文化魂)、亮牌(特色牌)這篇大文章。通過打造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這一愿景目標,通過城市產業鏈的內部重構和外部空間建構,精心打造膠東五市產業鏈群生態的核心增長極,戰略培育山東半島都市群產業鏈群生態的增長極,長程規劃以青島為核心動力的工業互聯網母平臺核芯聚集和輻射效應,從而以青島優勢、青島方略,進入和引領全國乃至全球產業鏈群生態空間??傊?,以戰略品牌構建的高度和思維,將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打造,與營銷中國、營銷山東、營銷青島、營銷產業、營銷企業、營銷產品融合起來。
如果將青島打造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的路徑和方略進行簡單的概括,我想可以采取331的“三三歸一”戰略:即做好3個核心,實現3大融合,踐行好一體化戰略。其中3個核心是:科技強芯,文化鑄魂,品牌亮旗;3大融合是:政產學研企品金客融合,城市群融合,大中小企業融合;一體化戰略是:著力推進膠東五市一體化戰略核心力,五兄弟握指成拳,建立城市聯盟體,實現一體化思維,一體化戰略,一體化經營。下面我們圍繞3個核心、3大融合、一體化戰略分別展開闡述。
路徑1:做好三個核心
科技強芯,文化鑄魂,品牌亮旗
這3個核心其實是解決如何將科技、文化、品牌等城市品牌競爭力建構的要素,結合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打造,進行體系化思維下的建構和融合。
先說說科技強芯。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特征正在呈現:智能化、無人化、數字化。工業互聯網是一個高度創新型的產業,從數據的傳感、采集、處理到自動化生產、物流、服務有著各個細分賽道,構建青島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核心競爭力,首先要加強科技創新的實力,集聚一切資源做好強芯這篇大文章。
青島借助工業互聯網這種整合資源、整合產業的平臺,在重構工業的同時,可以帶動人工智能、大數據、芯片、傳感器等新興產業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青島可以科技創新的實力,融合工業互聯網大賽道中三類選手的能力,傾力打造好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母平臺。三類選手是:一類是過去幾十年已經積累了大量數字化能力和解決方案的制造業的龍頭企業如海爾、格力、酷特智能、雙星等;第二種是在傳統產業鏈做智能化和自動化的企業,針對產業里的某個特定的場景提供解決方案,通過數字聯網的方式實現傳統設備的數字化改造和升級;第三種是過去做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和生產制造執行系統(MES)等在細分行業的單一工廠或工序里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的服務商。通過培育工業互聯網原發創新技術和新技術引進疊加的模式,解決支撐青島工業互聯網跨越發展的技術創新和新技術融合問題,從核心技術方面解決自動化、無人化和數字化的問題,以科技創新、品牌引領逐步提升特色優勢產業鏈群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中的位置和資源配置能力。
同時,通過工業互聯網從消費創意端到設計生產制造端乃至于物流運輸服務端的全面聯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充分涌流,真正在物聯網母平臺的基礎上實現消費品牌的眾創,消費產品的個性化定制,產品運轉的一站式抵達,提高供給服務質量,實現消費提質增效,在有力帶動內循環邁向高品質的同時,創造性地孕育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全球供應鏈議價能力、產業鏈帶動能力、品牌價值標準的定價能力的世界級品牌。
再說說文化鑄魂。
面向國際國內市場的發達的消費工業制造業和由之孕育而出的頭部企業是青島這座城的產業競爭力核心。青島發揮自身產業競爭優勢,圍繞衣食住行基本生活面,以全球領先的工業互聯網之都魅力和新動能產業鏈群的培育,先強鏈、再補鏈、后擴鏈,實現真正的產銷一體、創意即體驗的時尚創意之都打造,引領半島城市群的崛起,進而影響全國,提升中國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中的位置,這是青島建造開放、現代、時尚、活力魅力之城的核心和基礎,也是青島這座品牌之都成就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應有之使命和責任。
讓工業互聯網之都的建設更好地賦能品牌之都青島體驗經濟的發展,推動青島傳統產業經濟持續轉型升級。傳統制造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支柱產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石。青島傳統制造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是全市工業經濟的壓艙石和重要支撐。在振興傳統產業方面,既要加強創新技術攻關,還要筑牢工匠精神的內蘊,立足青島傳統產業優勢,發揮青島時尚之都的產業文化優勢,傾力打造世界級時尚生活體驗創意中心,發揮平臺優勢,促進產品供給向多樣化延伸,產品品質向高端化邁進。
具體以建設世界領先的工業互聯網之都第一品牌為愿景,以“母平臺+”的模式,傾力打造“世界級工業互聯網母平臺+品牌化特色產業鏈群”,全力支持海爾海信、青啤飲料、酷特智能、明月海藻、雙星輪胎等具有青島歷史沉淀的智能制造品牌升級發展,引導工業互聯網之都頭部企業為專業垂直領域的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輻射效應的具有青島特色的品牌化產業集群,以世界格局、國際標準、全球視野和新形勢下的責任擔當,共同構建休戚與共的膠東五市都市圈、半島城市群工業互聯網發展命運共同體,通過半島都市群核心競爭形成、戰略品牌形象升維,積聚優勢,為青島互聯網之都強芯筑魂。
最近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就《關于推動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梳理甄選了紡織、紡織服裝服飾、食品制造、酒飲料精制茶制造、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家具制造業、文教工美體育娛樂用品制造業等7個傳統產業,制定政策,推動做強做大、提質增效。 明確提出到2022年,7個傳統行業實現“三個轉變、五個提升”。即:生產制造向智能化個性化轉變,產品供給向品牌化高端化轉變,產業生態向特色化時尚化轉變;7個傳統產業的產業規模、創新能力、品牌影響力、生產效率、集約水平均取得較大提升。具體任務分為推動全產業鏈工業互聯網賦能、強化企業創新研發能力、提升企業市場營銷能力、提升產業集聚發展水平、高效配置要素資源等五個方面,并細分為15項重點任務,為保障《意見》的實施,決定成立市推動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對傳統產業發展工作突出的區(市)給予一定獎勵,是一個非常好的立足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政策。
最后說說品牌亮旗。
以工業互聯網母平臺的構建為基礎,通過打造世界級品牌化產業鏈群,建立梯次品牌化產業鏈群培育機制,以品牌戰略的高度,鍛造青島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核心競爭優勢——以“特”為定位,解決干什么。
青島打造工業互聯網之都,既要強調和立足她的理性價值,還要強調和發揮好她的感性價值也即她的個性價值。應加強工匠精神的培育,以市場為導向、創造最好的消費體驗場景為基礎,以場景品牌和生態品牌構建思維,筑牢品牌之魂,唱響品牌之譽。
中國有14億人口,超過4億中產階層,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正在蓬勃成長的新型中產階層的崛起,將會構成工業互聯網平臺上品牌眾創的主流領先消費人群。結合青島開放、現代、時尚、活力的城市定位,以創意創新的活力,營造產銷一體、創意即體驗的應用場景,通過世界級工業互聯網魅力之都的打造,講好青島新時代品牌生態鏈群故事,創造青島新時代品牌消費體驗場景。
當前青島推出了新的“金花”培育工程,時隔30年,消費升級的環境下,老一代“金花”與新一代“金花”的培育環境產生了質變:一是從商品經濟時代以廠家為中心追求產品質量為上到體驗經濟時代以用戶為中心創造客戶卓越為上;二是從以產品品牌為主培育“金花”,向以產品品牌、服務品牌、企業品牌、行業品牌、產業鏈群品牌、城市區域品牌全品類生態品牌培育變化;三是品牌營銷動力要素從單純的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向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市場定位變化,以消費者為核心的場景品牌組合、體驗式營銷、直播型促銷風起云涌;四是品牌的形象要素從單純的名稱、符號、色彩、包裝等識別要素向品牌個性、品牌人格、品牌IP變化;五是品牌競爭力要素從單純的功能、質量、產品、服務向技術、形象、個性、情感、文化等變化……在這一系列變化之下,再用過去的思維進行“金花”工程的設計會陷入到就品牌說品牌的陷阱。
品牌培育的終極目標和意義就是創造獨特性、唯一性和領先性,從而為品牌創造獨特而不可復制的個性優勢。老子倡導“尊天循道“”無為而治”,易經將“簡易”作為真理,《孫子兵法》強調“不戰而屈人之兵”,從競爭戰略來看核心都是從戰略的制高點上把握局勢,尋找、確立并延伸自我的獨特優勢。在美國,以品類定位理論影響世界的艾 里斯也從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中找到了品類定位的方法論——培育新物種,確定新品類,做品類之王。青島應該站在城市品牌規劃的高度,以時尚活力的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戰略定位,根植城市產業文化、設計城市品牌個性、培育城市品牌生態、構建世界級城市品牌影響力。青島在培育傳統產業方面立足生產制造向智能化個性化轉變、產品供給向品牌化高端化轉變、產業生態向特色化時尚化轉變,其實就是在加快進行傳統支柱產業向品牌化產業的轉型升級,不僅有利于提高傳統產業的產業規模、創新能力,對品牌影響力、生產效率、集約水平的提升也大有助益。
青島通過發揮工業互聯網之都母平臺的內吸力優勢、自身特色產業鏈群的輻射帶動優勢、短板產業鏈群的互生互補能力,通過品牌化的產業鏈群的帶動和融合發展、生態互補, 建立工業互聯網母平臺,以品牌戰略的高度,根據產業基礎、城市特質、核心優勢,圍繞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的城市品牌戰略定位,龍頭企業和政府聯合的方式,合理規劃推動各垂直領域品牌化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鏈群的超常規崛起。目前海爾卡奧斯平臺已經通過生態圈模式與7大模塊(交互、研發、營銷、采購、生產、物流、服務)互聯互通,賦能農業等15個行業物聯生態,跨行業、跨領域、跨文化生態賦能,提供大規模定制社會化服務,在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實現了資源整合和青島經濟發展動力的提升。青島還應該注意強化核心競爭優勢,從具有世界級產業基礎優勢和品牌資源沉淀的家電電子、軌道交通船舶裝備、紡織服裝智造、啤酒飲料工業四大領域打造世界級品牌化產業集群。同時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應用于服務業產業高地、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機器人產業基地等13條產業鏈,為青島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凝芯鑄魂。這些具有青島產業特色和支撐性產業鏈群的培育方面注意和時尚青島深度融合,通過創意產業、服務業與各垂類工業,以及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的深度融合,讓青島既成為工業互聯網的體驗場,又成為工業互聯網的母基地。在13條產業鏈的品牌化設計方面結合其定位和作用形成基礎性品牌鏈群、競爭力品牌鏈群、培育性品牌鏈群、補充性品牌鏈群等不同的錯位設計,進行差異化的政策給力和引導。具體推動家電電子產業從傳統家電向智能家電和智能生態轉變,建立全球性時尚智家生活方式體驗場;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懸浮高速動車組、城市軌道車輛等產品中的應用,打造世界級智慧軌道交通工具裝備產業品牌;推動大數據、云計算在服裝智造、個性定制領域的應用,打造世界級服裝個性定制智能生產的云體驗平臺;推動無人智造、個性定制在啤酒飲料生產領域的應用,使無人化、數字化、智能化與時尚創意的個性定制運用于消費領域;在海洋協作平臺和藍色產業鏈的構建方面,可以嘗試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內引外聯,積聚優勢高端資源,打造特色海洋產業集群,培育世界級的海洋產業龍頭品牌企業,改變現在海洋產業規模大、門類多,但是層級低、科技創新能力不佳等劣勢,打造全價值鏈海洋牧場綜合體,引導產業邁向高端化,為青島品牌之都的輻射力影響力提供強勁動力。
路徑2:形成三大融合
政產學研企品金客融合,城市產業鏈群融合,大中小企業融合
青島打造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在走好走通強芯(科技芯)、鑄魂(文化魂)、亮牌(特色牌)這三大路徑的同時,還需要通過三大融合來保障。
首先是政產學研企品金客融合(聚力)
舉全市乃至全省之力投入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的建設,首先需要在頂層設計上實現政策引導資源、產業鏈群資源、高校教育資源、科研機構資源、企業動力資源、品牌引領資源、金融賦能資源、創客基底資源八大資源的融合。其中政策引導資源做到高端項目推進的頂格化設計和頂格化引導。比如去年青島16條重點產業鏈招商中涵蓋了9條制造業產業鏈,制造業產業鏈招商與新舊動能轉換專班融合,成立由市領導掛帥的產業專班,將項目引進和建設進行整體謀劃、整體推進,就是打破條框思維、非常好的融合性嘗試。同時,在產業鏈補鏈強鏈的政策設計上要更加精準到位,做到在政策上進一步精準化。針對制造業的招商政策要更加精細化,既要針對青島市的產業文化基底進行做強長板、補齊短板的設計,還要站在全國各城市群、中心功能區的競爭力比對角度,分析自身的競爭優勢和潛力點,在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裝備制造、海洋科技創新等符合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定位的領域搶先發力,在電子家電、新能源汽車、啤酒飲料、紡織服裝等傳統優勢領域吸引能夠引領邁向高端的核心技術產業,在大數據、軟件信息、人工智能等工業互聯網的現代服務領域做好配搭式招商,建立在全國都有競爭力的政策導向。還可以通過建設傳統特色產品街、開展網紅帶貨和網店直銷、參與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展會等,構筑多元化的青島制造體驗場景,講好青島工業互聯網品牌故事,提高“青島制造”的品牌影響力。
其次是城市鏈群融合(進群)
透過疫情我們發現,擁有全產業鏈的產業,其抵抗風險的能力很強。在全產業鏈方面青島盡管有城陽的軌道交通產業、平度的智能家電產業、即墨的汽車配套和紡織服裝產業等優勢,但空間上存在產業集群化程度不高、重點不突出的現象。各個區市產業鏈招商中存在競爭的無序性。那么青島如何發揮產業集群優勢?就需要通過以商招商和主動膠東五市乃至半島都市群融合聯動發展的方式,積極培植共生共榮的產業生態,通過補鏈、強鏈、聚鏈,把整個制造業產業鏈做大做強。
在這方面,新時期的無錫經驗或可帶給我們借鑒和思考。2020年6月至8月間,無錫先后在上海舉辦“科技洽談會”、在深圳舉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合作交流會”,在杭州舉辦“數字經濟合作洽談會”,從多個維度構建開放、互利的城市合作“朋友圈”,尋找差異化定位、高效互補的城市間深度合作方式。無錫通過“五鏈一體”實現創新驅動和產業強市戰略,即“壯大集群鏈”“做強創新鏈”、“拓展空間鏈”“提升價值鏈”和“優化環境鏈”。這其中“拓展空間鏈”就是近域推進一體化,遠域構建跨地區的“城市合作”和“城市聯盟”。無錫提出要拓展“城市合伙人”,這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招商”創新,而是一種創新意識下構建城市戰略聯盟,推動發展創新。無錫做法進一步向我們展示:城市作為發展的平臺,肩負著國家戰略實施和區域振興的重任,城市間互利合作有利于培育在國際舞臺代表中國的世界級產業集群、跨國公司的重任。
青島市在產業集群的空間布局方面還處于重點功能區主導產業差異化定位引導階段。相關部門制定了一份有關重點功能區主導產業差異化發展的指導意見,針對百億級、千億級產業的發展進行規劃,并通過定位機制、選位機制、換位機制推動項目的科學布局和發展。
像即墨的汽車產業、平度的智能家電產業、藍谷的海洋產業等,目前已經有明確的產業定位,正在通過“有形的手”引導,形成區域差異化發展的態勢。
青島作為中國北方第三大城市,既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又是長江以北地區黃河流域的經濟出???。隨著經濟中心從西向東移動,上合組織和上合組織所在區域,再下一個10年會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領頭羊。青島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會成為連接東西,連接海陸,連接上合組織、亞太國家和東盟國家的橋梁。應該看到,大循環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不僅是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主線,而青島在其中具有獨特的‘雙節點’價值優勢。作為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新的重要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青島在當前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下,應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題、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并通過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戰略,超前布局國際市場,依托青島作為一帶一路雙橋頭堡的戰略地位,堅定不移維護和引領中國特色的經濟全球化,努力讓青島成為聯通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的重要橋梁,而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的建設可以成為青島崛起、聯動南北和東西經濟帶的絕佳支點。
隨著RCEP的簽署,青島在大循環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雙節點’價值將進一步凸顯,‘鏈接’作用和市場渠道將進一步暢通,順勢而為將青島打造成為全國面向全球買貨的重要上岸點,這是推動青島貿易和消費市場繁榮、實現格局重塑的絕佳機遇。國內市場方面,在《山東半島城市群總體規劃》中,青島作為“兩圈四區、網絡發展”總體格局中的中心都市圈,通過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的建設,以聯通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的重要使命擔當,可以有效聯動濟南都市圈和煙威、東濱、濟棗菏、臨日四個山東省省級都市區,并在三核先導六大產業集聚區的“T”型架構中發揮德州、濟南、青島、山東煙臺-山東威海引領、輻射和帶動作用。首先關注山東半島城市群大產業集聚區:即山東東營—山東淄博的石化和醫藥產業帶、山東濟南的電子信息產業帶、山東青島—山東日照的家電制造產業帶、山東煙臺—山東威海的汽車制造產業帶、山東濰坊—山東即墨的紡織服裝產業帶、山東日照—山東青島—山東威?!綎|煙臺的海洋產業帶,在其中充分發揮好依托電子家電、紡織服裝工業互聯網垂類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作用,以及母平臺的建設,有效與相關產業帶互補、鏈接和相互賦能。同時緊密聯動可向外海陸發展輻射的膠東五市都市圈區域:青島、濰坊、煙臺、威海、日照五市,形成“頂格會商、頂格推進、頂格加速”的一體化發展布局。2019年,在山東省內,膠東五市人口占31.6%,生產總值占42.2%,對外貿易占64%;在沿黃九?。▍^)中,膠東五市生產總值超過12%,對外貿易占33%,其聯動發展前景可期。膠東五市依托青島為龍頭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打造產學研循環互利的創新生態圈,攻堅產業發展共同體,形成以青島為龍頭、灣區經濟為帶動、臨港經濟為支撐的經濟圈產業功能布局非常必要。
2020青島東西互濟陸海聯動合作倡議發起,9+5城市建立起了政府間合作協調機制以及商協會和企業間的溝通聯絡機制,激發內需巨大潛力,拓展消費空間,擴大有效投資,提升供給質量,構建國際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持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讓各類市場主體共享山東市場的“大蛋糕”??傊?,采取市場邏輯、資本力量、政府作用,推動黃河流域城市間開放協作發展,讓青島通過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實實在在成為帶動膠東經濟圈五市,乃至整個山東和黃河流域經濟帶發展的龍頭。
最后是大中小企業融合(企業為主體)
在一體化、協同性、互補性的前提之下,如何形成大企業作為龍頭,中小企業作為有益補充的自由市場環境,從而實現工業互聯網生態共榮共營共贏?這是青島必須要回答和解決的問題。政府引導、大企業唱戲、做大母平臺的同時,更重要的以市場機制為根本,以市場風向為導向,以市場規律為科學,尊重大中小業態的生存法則,大膽放水養魚,構建讓大中小企業生生不息快速成長的產業鏈群生態。作為政府應該在培育市場化的大中小企業融合發展做好引導的文章,一方面對服務于工業互聯網發展的三類服務業企業給予政策支持和引導,一方面對積極進行工業互聯網改造升級的民營中小企業給予支持鼓勵。青島正在圍繞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城市發展戰略,通過培育傳統產業工業互聯網生態,支持3000家中小企業上云用平臺,打造一批傳統產業的AI深度應用場景,推動600家企業開展機器換人和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建設,加快實施全產業鏈工業互聯網改造,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在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城市生態培育方面,形成現代服務業引領、智能制造大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為支撐的百花齊放的生態雨林世界。
路徑3:建立三個一體化戰略
資源配置一體化,膠東半島產業鏈群一體化,國際國內產業鏈群布局輻射一體化
以政府引導與市場配置相結合,全市統籌、區域特色、城市群輻射相結合,本土培育與全球化的招商引資和戰略布局相結合的原則,融合15個攻勢的強勁動力,以品牌培育的長期思維和超常規破解瓶頸的氣魄和能力,創造品牌之都青島跨越發展的新機遇——以“3個一體化”為靈魂,解決怎么干。其中應該以構建全球影響力和輻射力的工業互聯網母平臺的氣魄,超前預測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市場格局變化給青島構建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帶來的風險和挑戰,做好相關“備胎”,防止出現黑天鵝和灰犀牛侵襲造成的被動局面,同時引資聚智,牢牢抓住母平臺在云工廠線上制造模式及快速整合海外供應鏈產能的優勢,加速集聚資本優勢、人才優勢、研發優勢、資源優勢,提高母平臺的資源匹配效率,舉全市乃至全省之力做好引資聚勢助推產業云化這篇大文章。
一是資源配置一體化。大膽創新,充分發揮企業主體優勢,舉青島乃至全省之力,在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短板的補齊、融合和一體化發展戰略方面形成對策方針,完善相關的政策方案和規劃,為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母平臺建設提供基礎保障。通過金融市場的培育和環境的開放,充分詮釋“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借助青島全力打造航運貿易的金融中心、全球創投風投中心、財富管理中心的先發優勢,做好全球資本吸引力這篇大文章,爭取更多的資金和注意力向青島工業互聯網之都城市戰略傾斜。在內部資源的整合方面發揮政策引導作用,鼓勵企業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公共平臺以及工業設計機構合作,創新驅動促進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傳統產品升級換代。依托產業集聚區、示范園區等產業載體,加大“雙招雙引”力度,大力引進國內外同行業中的頭部企業,龍頭帶動做強做長產業鏈。支持各區市圍繞本地傳統產業基礎和優勢,傾力打造特色產業集聚區和產業集群,發揮集聚效應,推動支柱性產業向產業化縱深發展。
二是膠東半島產業鏈群一體化。共享全球創投風投大會、藍海股權交易中心、資本市場服務基地等已有平臺,通過現場路演、線上發布等多種形式,舉辦不同層級、多重維度的資本產業對接活動,促進資本與工業互聯網、新舊動能轉換等重點領域已有產業、特別是疫情后催生的新產業對接融合,同時圍繞新產業體系,通過資本的力量吸引優勢特色產業、新興未來產業及傳統支柱產業等重點領域的高端項目加速向膠東經濟圈集聚發展,推動“四鏈合一”,促使資本、人才、技術、信息等關鍵要素充分流動,讓各市的優勢變成膠東經濟圈共同的優勢,真正以市場邏輯、資本力量推動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進程。
三是國際國內產業鏈群布局輻射一體化。發揮青島既是核心城市也是整個沿黃經濟帶的經濟出??诘膬瀯荩罅Πl展現代服務業,在金融、商貿、物流、旅游、文創、商務服務、健康養老等重點領域和電子商務、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領域,培育龍頭企業和獨角獸企業。通過其全產業滲透、廣空間覆蓋、強資源整合的作用,吸引高素質的人力、技術、產業資源來到青島,進而吸引資本向青島匯聚,讓青島最終成為輻射黃河流域以及更廣闊的北方地區,建設推動國內南北東西大循環的重要北方樞紐。同時面向國際市場,在國際循環方面通過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的建設蹚出一條具有青島和中國特色的國際大循環之路。結合青島十五個攻勢的內容,在高端制造業和人工智能領域融合發力,將汽車制造、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船舶海工、機器人、電子信息等高端制造業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突破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以人工智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5G應用與產業發展,打造全球智能家電產業集群和國內領先的微電子產業基地,在制造業領域培育一批示范企業,成為中國制造面向世界的支柱產業。借助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國際航運貿易金融中心攻勢為工業互聯網之都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山東已經發起了注冊地在青島的一帶一路產業投資基金,通過以股權投資為主的多種市場化方式,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通過推進國企改革加大工業互聯網在核心技術方面的攻關能力,通過壯大民營經濟攻勢融合供應鏈上一切成熟的競爭力資源,集聚一切力量打造世界級工業互聯網優勢地位。
結語:
青島標簽這么多哪個定位是最好?青島名片如何進化為青島品牌?青島打造工業互聯網之都的底氣和支撐到底在哪里?——本文開頭發出的這“靈魂三問”,答案很明朗——通過工業互聯網之都的城市品牌之建設,將青島既有的名片資源有效整合、提升、創新,實現“青春之島”的再出發。打造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夢想的實現,雖然對青島而言并不是一條簡單的道路,但是青島有基礎、有沉淀、有支撐、有方略。將青島打造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愿景與青島13條規劃中的品牌化產業鏈條的梯次建設結合起來,將青島15個攻勢結合起來,集中全市的力量主攻工業互聯網之都這個城市品牌戰略定位的建構,以品牌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傾力培育特色產業鏈群的世界級龍頭企業,前瞻性打造新興潛力產業梯次發展,以文化時尚消費體驗場景引領創新創意的市場環境,以強內核、廣鏈接、梯次布局的方式,發力青春之島的建設,發揮平臺優勢,面向更大的市場空間優化資源配置,協同膠東、服務山東、輻射黃河流域經濟帶,加快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以開放之姿態,高質量發展之基礎,品牌戰略定位之高度,在統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推動形成“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新格局,引領半島都市群的崛起。
【作者簡介】:蓋彥,首頁傳媒品牌專欄主持人,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點評專家、品牌中國戰略規劃院專家、青島創想力品牌研究院專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