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五大信披報刊主要內容集萃:
經濟參考報
頭版
2021年減稅降費持續推進 更深層紅利可期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上,我國減稅降費成績單正式發布:2020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我國連續發布實施了7批28項減稅降費措施,稅務部門全力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5萬億元,為399萬戶納稅人辦理延期繳納稅款292億元。過去五年,我國累計減稅降費超過7.6萬億元。(點擊閱讀全文)
要聞
資金抱團頭部企業 A股優勝劣汰功能凸顯
新年的首個交易周,A股市場分化格局愈發明顯,“指數漲而個股跌”的局面頻繁出現,行業龍頭股帶動了大盤漲幅,而市場流動性也向其集中,成交量明顯高于中小市值股。
業內人士指出,短期而言,市場防御性情緒促使資金“抱團”業績較為穩定的白馬股。而長遠來看,隨著注冊制改革深入推進,市場優勝劣汰的功能將進一步得到發揮,更多資金將流入各優質賽道的頭部上市企業,而不具備長期價值創造的企業或將面臨淘汰。
萬億長期資金“活水”注入 公募基金與外資成主力
萬億資金增量成為多券商共識。中信證券預計,2021年A股凈流入資金7000億元,公募和外資是主要來源。私募和游資跟隨市場趨勢,預計也將呈現凈流入態勢。保險權益配置跟隨保費穩定增長,預計帶來資金凈流入2000億;北上資金仍會增配A股,預計凈流入2000億。
中國證券報
頭版
養老金投資運營穩步推進 資本市場再迎活水
近期,監管部門表態將推進加強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與資本市場的銜接。專家預計,截至2020年底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實際到賬規?;蛟谌f億元左右。我國養老金入市仍有較大空間,應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加快推進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點擊閱讀全文)
要聞
理財課程割“韭菜” 小白求富夢一場
當前,“理財課”廣告在直播平臺、社交平臺鋪天蓋地,常冠以“小白理財”“零基礎也能學”等字樣,吸引不少人參與其中。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發現,充滿正能量的財商教育竟淪為不法機構的搖錢樹。在直播過程中,夸大或虛假宣傳、誘導貸款買課等行為頻現。
短期震蕩或加劇 A股投資“輕指數重結構”
2021年A股市場迎來“開門紅”。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8日,三大股指當周累計漲幅均超過2%,創業板指周漲幅更是超過6%。面對少數資金“抱團”,龍頭股屢創新高、多數個股逆勢下跌的局面,投資者對后市行情預期分歧進一步加大。
上海證券報
頭版
私募監管規定引導行業 樹立底線意識合規意識
證監會近日發布實施《關于加強私募投資基金監管的若干規定》(下稱《私募監管規定》),明確提出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從業人員等主體的“十不得”禁止性要求。(點擊閱讀全文)
要聞
上交所提升主板藍籌功能 讓“核心資產”放出新光彩
走過2020,新時代資本市場鋪就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邁向2021,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乘勢而上即將開啟新征程。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三十而立的中國資本市場將如何踏上高質量之旅?上市公司將如何把“十四五”期間的經濟社會發展藍圖轉化為現實?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滬市藍籌公司被賦予新的時代使命。
“臨陣”改聘審計機構 *ST海源有何難言之隱
歲末年初,上市公司群體都在忙著準備2020年年報編制工作,相關審計機構也早已確定。反觀*ST海源在此當口卻要“臨陣換將”。根據最新公告,公司2020年度審計機構擬由華興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稱“華興所”),改聘為位于陜西省西安市的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證券時報
頭版
抓緊補齊短板 持續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中共中央近日印發了《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兑巹潯饭卜志艂€部分,其中指出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加強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法治保障;更加注重用法律和制度遏制不當干預經濟活動的行為。(點擊閱讀全文)
要聞
北上資金凈流入近200億 32股登上成交活躍榜
A股2021年開年表現較為亢奮,上證指數成功突破3500點,成交量有所放大。北上資金累計凈流入191.27億元,連續第10周凈流入,其中滬股通累計凈流入105.37億元,深股通累計凈流入85.91億元。滬市成為北上資金的重倉市場,相較前一周凈流入增長近3倍。
*ST航通擬主動退市 常態化退市改革顯效
面對著諸多不利狀況,已暫停上市的央企——*ST航通近日公告,擬選擇主動退市的方式“告別”A股市場,引起市場各方的廣泛關注。在當前注冊制穩步推進的市場環境下,相較于大部分ST股的保殼行為,主動退市更顯靈活,不失為*ST航通的最優選項。
證券日報
頭版
A股成交額連日破萬億元 投資者結構正發生變化
1月4日-1月8日,A股市場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連續五個交易日突破1萬億元,延續了2021年開年以來的“萬億引力”。其中,互聯互通的北向資金的態度轉變尤其受關注。1月8日,北向資金一改前幾個交易日的多空膠著,全天實現凈買入206.15億元,創歷史第二大單日凈買入額。(點擊閱讀全文)
要聞
743份年報預告近五成預喜 扎堆化工醫藥等四大行業
新年伊始,在A股2021年開門紅行情演繹下,兩市成交金額連續5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隨著投資熱情的高漲,年報行情有望逐漸展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2020年度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披露有望助推行情向縱深發展。市場進入業績驗證期,資金對年報關注度將提高,可聚焦主業高增長的公司。
新年首周73家公司被機構密集調研 逾16億元大單資金鎖定14只潛力股
新年首周(1月4日至1月8日),滬深兩市股指漲幅喜人,上證指數成功突破3500點實現“六連陽”,兩市成交額連續5日突破1萬億元。在此背景下,機構調研的熱情也較高,年報業績超預期的績優龍頭股更容易吸引市場資金的青睞。
來源:新華社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