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破浪前行:“青島板塊”潮頭奮起

      一座城市上市公司的多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經濟的活躍度和經濟發展的質量。近年來,青島開始在資本市場上明顯提速,所有的出發點都是激發城市的資本活力。從率先出發,到歸于沉寂,再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集中推動企業上市,青島加速建設北方資本強市的決心越發凸顯。

      “十三五”以來,青島市企業上市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每年新增上市及過會企業5家以上,實現了數量和質量的“雙提升”。2018年全省通過發審會的6家企業均來自青島,2019年新增上市公司數量達到9家,上市公司境內市值增長近70%,在全國35個大中城市中增幅排名第一。

      今年以來,新增過會及上市公司14家,再度刷新青島上市公司數量最高紀錄,全市過會及上市公司總數達到65家,居全省首位。上市企業在主板、中小板、科創板、創業板、精選層等各個板塊及境外市場均有突破,呈現出齊頭并進、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合力厚植:資本市場跨入嶄新發展階段

      “十三五”以來,青島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疊加優勢和發展勢能空前積聚提升,青島市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地方合力基礎不斷厚植,全市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體量規模持續擴容,企業上市和私募創投機構發展迅速,行業機構功能作用不斷深化,重點領域風險得到全面監測、有效控制與緩釋,青島市資本市場跨入了令人鼓舞的嶄新發展階段。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青島市境內上市公司數量實現翻番,由20家增長到目前的44家,青島上市公司覆蓋了A、B、H、D四類股票。9月初數據顯示,青島境內上市公司總資產總額增長了6倍,達到1.33萬億元(2015年為1912億元);凈資產總額增長了2倍,達到2937億元(2015年為951億元);年營業收入總額增長了1.2倍,達到4100億元(2015年為1860億元);年歸母凈利潤總額增長了1.4倍,達到233億元(2015年為97億元);市值總額增長了80%,接近5400億元(2015年為3000億元);證券化率提升13個百分點,達到45%(2015年為32%)。

      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境內上市公司市值5361億元,占全市GDP比重達到61%,較去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上市后備資源充足,7家企業在中國證監會及交易所待審,17家企業在青島證監局輔導。開展“萬名企業家資本市場培訓”專項行動,累計舉辦公益培訓近百場,參訓過萬人。組織“青島企業家上海資本市場行”,服務企業精準對接資本市場。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合作設立科創板擬上市企業評價增信指數體系,提升科創板上市審核效率,推動更多企業通過科創板上市。

      量增質齊:“青島板塊”呈現出四大特點

      近兩年,青島企業上市步伐明顯“提速”,掀開了青島資本市場覺醒的新篇章。隨著上市企業隊伍的擴容,“青島板塊”呈現了四大特點。

      一是規模增長較快。2018年全省6家過會企業均來自青島市,過會率100%,全國城市排名第5;2019年9家企業成功上市,占全省的54%,全國城市排名第6;首發融資100.54億元,占全國總額5%。今年以來已有4家企業上市,占全省的1/3,另有1家企業首批進入新三板精選層。

      二是行業覆蓋較廣。“十三五”以來,新增銀行、港口物流、生物科技等領域企業,“青島板塊”的行業結構進一步豐富。

      三是創新意識較強。青島企業創造了我國資本市場多個第一。1993年青島啤酒成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也是首家A+H股上市公司;2009年特銳德成為創業板第一股;2018年海爾智家成為首家A+D股上市公司;今年以來,海爾生物憑借較高市值和較好流動性入選“科創50”指數首批成分股,天能重工可轉債成為創業板注冊制首單再融資過會項目,建邦股份于新三板精選層設立首日掛牌,成為全省唯一一家新三板精選層掛牌公司。

      四是總體質量較高。從去年年報和今年上半年的半年報來看,轄區上市公司盈利面達到9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多層次齊發:雁陣奮飛高質量發展

      青島市企業上市厚積薄發,一方面受益于注冊制等資本市場改革政策紅利,另一方面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頂格重視、各有關部門及區市主動服務,全市范圍內形成了加快推進企業上市的高度共識、有效合力和良好氛圍。

      今年6月,青島擬上市公司數量首次突破30家,創下歷史最好水平,并隨著新的企業輔導備案,擬上市公司持續保持在30家左右。在核準制環境下,由于發行條件限制較多、審核周期相對較長,處于上市輔導期的企業積攢較多。受益于注冊制改革紅利,今年青島企業申報進度明顯加快。日前,省科技廳公布我省首批50家科技型企業科創板上市培育庫入庫企業名單,青島有16家企業入選,接近全省的三分之一。

      上市公司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領頭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先行者”和城市形象的“金名片”,也是地區之間競爭的重要資源。當前各地都在全力加碼推動企業上市。與發達城市相比,青島在上市公司數量和規模方面仍然有不小差距。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致知力行,繼往開來。展望“十四五”,青島資本市場將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實現自身更高質量的發展。

      當前,青島已形成覆蓋科創板、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以及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等各板塊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下一個五年,隨著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入,轉板機制等制度落地實施,青島轄區資本市場服務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行業特點企業的能力將進一步提升。同時,證券、期貨、基金等法人機構新設和私募基金進一步聚集,也將為青島資本市場生態體系完善奠定堅實基礎。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高揚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香蕉午夜_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_白医生的控制欲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