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財訊熱搜榜TOP10】運用新華睿思大數據平臺,從各媒體信源數據抓取最近24小時財經新聞、事件、話題傳播熱度排行。
1、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經濟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要整體推進改革開放,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夯實農業基礎,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要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系統評估和總結,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抓好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范。
2、全市場退市制度改革即將全面啟動
在12月11日舉行的證監會例行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針對當前退市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證監會在六個方面進一步完善,提出了相關的改革措施。即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拓寬多元退出渠道、強化交易所退市實施的主體責任、強化退市的監管力度、優化投資者保護機制,同時擬在全市場開展退市制度改革。
3、我國未來5年有望形成10萬億元級國內游市場
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13日在京發布《中國旅游集團發展報告(2020)》,預測未來5年,我國有望形成年均百億旅游人次和10萬億元消費規模的國內游大市場。
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國內旅游人數達60.06億人次,入境旅游人數14531萬人次,全年旅游總收入6.63萬億元。未來5年,國內旅游市場還將保持對國民經濟和社會就業百分之十以上的綜合貢獻率。
4、銀保監會:嚴格股東準入嚴厲打擊資本造假
銀保監會近日向社會公開第二批共9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下一步,銀保監會將嚴格股東準入、強化股東約束、優化股權結構,扎實開展銀行保險機構股權和關聯交易專項整治“回頭看”,督促落實問題整改,繼續嚴厲打擊資本造假、違規代持、利益輸送等深層次高風險問題,加大對機構和責任人的懲處力度,以嚴監管切實提升資本質量和公司治理透明度,提高銀行保險機構合規內控水平,增強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能力。
5、央行:加強債券市場評級行業監督管理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在12月11日的信用評級行業發展座談會上指出,近年來,我國評級行業在統一規則、完善監管、對外開放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但也存在評級虛高、區分度不足、事前預警功能弱等問題,制約了我國債券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潘功勝表示,人民銀行將會同相關部門共同加強債券市場評級行業監督管理,進一步推動評級監管統一,真正發揮評級機構債券市場“看門人”的作用。
6、創業板史上最大IPO:3000億巨頭“閃電過會”
開板11年,創業板迎來史上最大IPO,擬募資210億的東風集團。該公司2020年6月底總資產接近3000億。
12月11日,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55次審議會議召開,東風集團等4家企業上會,并且均順利過會。這意味著,在H股上市15年后,東風集團距離A股上市越來越近了。
7、商務部:做好二手車流通領域相關改革
中國政府網消息,商務部在回復網民時表示,下一步,國務院相關部門將繼續做好二手車流通領域的“放管服”改革,修訂包括《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在內的立法規章,完善二手車流通管理,繁榮二手車市場。
8、生豬期貨將掛牌 利好萬億元市場發展
近日,證監會發布通知稱,經研究,生豬期貨將于2021年1月8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生豬期貨的推出將為生豬養殖產業帶來利好,未來這個萬億元的市場可利用期貨價格信號,預期未來現貨價格變動,有助于生產經營者調整生豬經營計劃。
9、深交所:推動公募REITs 配套規則制定發布
12月12日,深交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輝表示,作為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業務規則體系框架搭建的重要一環,深交所配套規則“1個辦法《基礎設施基金業務辦法》+2個指引《基礎設施基金審核指引》《基礎設施基金發售指引》”已于今年9月4日至15日完成公開征求意見,近期將履行相關程序后正式發布。首批試點儲備項目已上報至國家發改委,業務技術系統準備就緒。
10、歐盟和英國決定繼續進行未來關系談判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與英國首相約翰遜12月13日通電話,雙方決定繼續圍繞未來關系進行談判,爭取在短時間內達成協議。
英國今年1月31日正式“脫歐”,隨后進入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雙方3月啟動以貿易協議為核心的未來關系談判,期待在過渡期內達成協議。若未達成協議,雙方貿易自2021年起將回到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重新實施邊檢和關稅等安排。由于在公平競爭環境、履約管理和漁業問題上存在重大分歧,雙方的貿易協議談判持續陷入僵局。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