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傳承紅色基因 山東出臺全國首部全面規范紅色遺存和革命精神的省級法規

      □記者 盧鵬 通訊員 杜昱葆 報道

      11月24日,沂南縣換于紅軍小學,“沂蒙新紅嫂”于愛梅在輔導“紅色小講解員”講述紅嫂故事。沂南縣換于紅軍小學多年來堅持開展“紅色小講解員”活動,傳播紅嫂等英模人物的事跡,弘揚沂蒙精神。于愛梅從教師崗位退休后,十幾年如一日,堅持義務宣講沂蒙精神。

      ●規定每年七月為紅色文化主題月,在全國首次建立重點群體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機制

      ●首次將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作為重要指標,納入精神文明創建考核評價體系

      “法律是剛性的,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紅色基因的要求,我們會更自覺、更有保障!”27日下午,獲悉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山東省紅色文化保護傳承條例》,并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全國人大代表、臨沂北城小學校長張淑琴激動地說。

      這是全國首部全面規范紅色遺存和革命精神的省級地方性法規。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左中一評價說,《條例》具有鮮明的山東特色,也對全國具有借鑒意義。

      時間閃回到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接著張淑琴代表談到的讓紅色基因注入血脈代代相傳的話題,強調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山東是革命老區,不僅有1600余處不可移動、94000多件可移動革命文物,還鑄就了沂蒙精神等寶貴精神財富。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視察時,把沂蒙精神的特質高度概括為“水乳交融、生死與共”,并要求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

      山東牢記總書記囑托,出臺《關于大力弘揚沂蒙精神的意見》,建設沂蒙、膠東、渤海、魯西四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在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大力保護傳承紅色文化。

      管長遠、最有力的保護傳承,是將其上升為法律。今年初,省人大常委會啟動對紅色文化保護傳承的專項立法,在廣泛征求意見后形成法規草案,并最終獲通過。

      突破已有立法對紅色文化單一的物質層面保護,增加精神層面傳承的法律規定,是這一省級立法的全國性首創。《條例》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紅色文化的研究闡發、展示利用、教育普及、傳播交流?!稐l例》創造性地將每年七月定為山東省的紅色文化主題月,并在全國首次建立重點群體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機制,要求新入職的國家工作人員到英雄烈士紀念場所舉行祭掃紀念活動,大中小學生每年在清明節、重要紀念日前后舉行同樣的活動。

      在物質層面的紅色文化資源保護上,《條例》在全國創新建立紅色文化遺存系統保護機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紅色文化遺存數據庫,實行名錄管理制度,進入名錄的紅色文化遺存獲得重點保護;創設保護責任人制度,保護責任人按照紅色文化遺存的產權歸屬來確定,并壓實其保護和管理職責。

      為調動各地積極性,《條例》將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作為重要指標,納入精神文明創建考核評價體系。這在全國也是首創。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香蕉午夜_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_白医生的控制欲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