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扔進一個筐”到“細分四個桶”。近年來,垃圾分類已經逐漸步入青島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并在農村地區落地開花。2018-2020年市、區(市)兩級財政累計投入20個億,用于城鄉環衛一體化和農村垃圾分類工作。2018年農村垃圾分類覆蓋率只有26%,今年截止11月15日,已建成農村生活垃圾鎮級終端處置站10處,打造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達標示范村100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
全市村莊垃圾分類覆蓋率100%
今年以來,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積極籌謀,應勢而動,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垃圾分類。截至10月底,全市5439個村莊(社區)開展垃圾分類,覆蓋率為100%。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組織全市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達標創建,經綜合評選100個村莊(社區)獲得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榮譽稱號。
垃圾智能稱重,線上能兌換積分
2020年各區市加大垃圾分類資金保障力度,建設垃圾分類收集房、增配垃圾分類運輸車,保障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其中膠州市共建成垃圾分類收集房267處,集成式垃圾分類收集站107座,分類收集亭2367個,分類運輸車輛895輛、配備廚余垃圾收運車6輛。城陽區實行“集中撤桶并點、定時定點投放”,在農村社區試點建成多處集垃圾智能稱重、線上積分兌換、多媒體宣傳、人臉識別監控等功能于一體的智能化四分類密閉垃圾收集房,有效解決傳統垃圾集中投放點異味擴散、垃圾桶暴露、管理不便等問題。嶗山區2020年投資3000余萬元用于垃圾分類,探索實施定時、定點投放模式,配備垃圾分類收運車51輛,優化調整收運線路18條,實施分類收運。
農村“濕垃圾”不出村,盡量就地消納
為解決餐廚垃圾處理難題,2020年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全面啟動鎮級垃圾終端處置站建設。10個鎮級生活垃圾終端處置站建設完工,完工率100%。西海岸新區、城陽區正在建設3處10噸鎮級廚余垃圾處置終端,預計年底前超額完成任務。萊西市成功爭創全省農村垃圾分類示范縣,目前正在積極建設村級廚余垃圾處理終端,探索農村“濕垃圾”不出村。
下一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將進一步探索農村廚余垃圾就地消納辦法,完善長效管護和常態化監管機制,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創出“青島模式”。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李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