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嶗山北宅櫻桃節和山色峪櫻桃山會開幕后的首個休息日,眾多的市民和游客涌向了大大小小的櫻桃園。當天,嶗山北宅吃櫻桃的游客達到了5萬人,城陽山色峪也納客3萬人。浩浩蕩蕩的品櫻車隊也讓通往櫻桃園的道路不堪重負。臨近中午,去往北宅櫻桃園的濱海大道,擁堵程度堪比上下班高峰期的膠寧高架路。
吃櫻桃大軍堵了濱海大道
昨天,不少市民都是全家上陣來一次櫻桃游。濱海大道作為市區前往北宅和嶗山景區的重要通道,交通壓力倍增。 “今天出城的車太多了,上午9點上了濱海大道,基本就是只能挪了,堵了40多分鐘,坐在車里,前面根本看不到頭。到了大嶗社區,本來以為能好點,結果因為路窄走得更慢了,幸好找了個地方停下車,走進村的。 ”市民劉先生訴苦說。
昨天的濱海大道全天都處在擁堵狀態中,上午出城方向堵,下午回城方向堵。擁堵的狀態一直持續到下午4點多。根據北宅街道的統計,昨天有1萬輛車進入北宅。從濱海大道進入到街道內的社區后,因為道路較窄,擁堵情況更是嚴重。其中,尤其以東烏衣巷橋最為嚴重。直到昨天下午3點,僅30多米長的橋面,開車半個小時都通過不了。
吃客爆滿櫻桃園延遲關門
在北宅大嶗社區的大嶗櫻桃山谷,櫻桃園負責人王德東為了能引導游客,身上背上了擴音器。雖然有了這樣的裝備,但是他的嗓子還是啞了。“今天實在太忙了,園子里一共接待了7000多人,其中,大概有四成都是回頭客。按理說,櫻桃園下午5點就關門了??涩F在都6點多了,還有上山來吃櫻桃的。你說堵車那么厲害,人家都趕來了,咱還能不讓進嗎? ”王德東說:“估計今天晚上送走了最后一批游客,園區關門得8點多了。 ”
擔心堵車厲害,不少市民選擇避開白天的高峰而是傍晚進山。“今天晚上農家宴能接待150人左右吧,晚上大概有120人能住下,明天可以爬山吃櫻桃。 ”河東社區本領農家宴的負責人徐建業說。王德東也告訴記者,大嶗櫻桃山谷配套的農家宴住宿180個房間基本已經訂滿。
馬路成停車場果農叫苦
昨天采摘園的生意不錯,但對于一些種植櫻桃樹面積很小的果農來說,好生意卻因為堵車受影響了。在北宅街道的東烏衣巷橋,東烏衣巷社區的村民們排成兩排賣櫻桃,記者問了一圈,了解到很多人一天只賣十幾斤。 “今天堵車厲害,車停不下來,一輛車如果停下來買櫻桃,后面的馬上就堵住了,大家都不敢下車,櫻桃自然賣不出了,我今天一天才賣了4斤。家里的櫻桃樹少,搞采摘太浪費,只能這樣賣。 ”果農梁師傅說,眼瞅著早上6點摘的櫻桃已經蔫兒了,很是無奈。
“考慮到今天來吃櫻桃的人多,家里親戚都來幫忙了。五六個人在園子里摘,我在橋上賣。 ”藍秀菊說,相比櫻桃節首日,昨天的櫻桃普遍個頭更大,普遍的要價在12元左右,小一點的價格為10元一斤,最大的櫻桃大小堪比櫻珠,每斤的價格在23元左右。
外地商販凌晨上山買櫻桃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城陽區山色峪櫻桃谷,看到道路兩旁的櫻桃樹上都掛滿了紅彤彤的櫻桃,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儼然一幅美麗的油畫。記者了解到,凌晨5點左右,就有不少外地的商販前來摘櫻桃,為了避開早高峰,他們在8點前后陸續離開了山色峪櫻桃谷。
之后,驅車前來采摘櫻桃的市民開始進山。上午10點左右,前往山色峪櫻桃谷的王沙路上就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堵車現象,車輛開始緩慢行駛。直到中午,擁堵的情況才有所緩解。山色峪總支委員楊熙珍說:“大部分的車輛都堵在了從夏莊街道前往山色峪櫻桃谷的路上,只要一進村,交通就好了,很快就能入園吃櫻桃了。 ”
52個農家宴家家爆滿
為了接待游客, 山色峪櫻桃谷開起了52家農家宴。到了下午2點,農家宴的生意依然火爆,剛剛吃完櫻桃的市民還在陸續入座點餐。 “槐花餅子、苦苦菜,再來一條水庫魚,人多的話再點燉土雞之類的硬菜,基本上就夠了。 ”一家農家宴的老板娘說。
記者注意到,由于山色峪櫻桃谷內的農家宴太火爆,根本排不上座位,有的市民干脆退而求其次,前往夏莊街道附近的飯館就餐。 “這是第三次一家人來山色峪摘櫻桃了,主要是看中這里的櫻桃甜,而且可以帶著孩子爬爬山,還有水庫,玩起來很盡興。 ”家住李滄區的市民朱敏一家早上9點就開車來到了山色峪櫻桃谷,一家人玩到下午3點才吃了午飯回家。(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馬曉婷 于波)
相關新聞
青西新區有五大櫻桃采摘節
昨天,青島櫻皇谷櫻桃采摘文化節拉開大幕,同一天開啟的小珠山櫻桃采摘和靈山島上的櫻桃采摘構成“三足鼎立”的采摘大戰。再加上9日開幕的九上溝櫻桃采摘及靈山衛毛家山櫻桃采摘,開成五大采摘節,與北宅、山色峪櫻桃采摘節相呼應。
這5大櫻桃采摘分別位于青西新區張家樓鎮大崮村、小珠山石屋山莊、靈山島、青西新區鐵山街道辦事處上溝村和靈山衛街道毛家山村。其中,大崮村的青島櫻皇谷文化節一直持續到6月30日;石屋山莊的櫻桃個頭大,色澤紅潤,入口甘甜;靈山島生態園櫻桃采摘園,市民可認領靈山島梯田;九上溝有著上百年的種植櫻桃歷史;至5月底,靈山衛街道毛家山村1萬多棵櫻桃樹進入采摘季,櫻皇、水櫻珠等品種已進入成熟期,一次可接待1000人左右進行采摘。記者王漢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