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降價93%!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
島城醫生:患者將會大大受益,但擔心過低價格影響到新產品研發
11月5日,“國家隊”正式出手高值醫用耗材領域,心臟支架由于臨床用量大、價格高,成為首批國家集中帶量采購的耗材品種,擬中選產品涉及8家中外生產企業、10個品種。經過本次集采,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
與2019年相比,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價93%,國內產品平均降價92%,進口產品平均降價95%,按意向采購量計算,預計節約109億元。預計全國患者將于2021年1月用上國家集采降價后的中選產品。
心臟支架(Stent)又稱冠狀動脈支架,是心臟介入手術中常用的醫療器械,具有疏通動脈血管的作用,是最有效減少患者死亡的一個手段。主要材料為不銹鋼、鎳鈦合金或鈷鉻合金。最早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經歷了金屬支架、藥物涂層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制歷程。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顯示,目前我國心血管病患病人數達3.3億;從2009年到2019年,中國冠心?。≒CI)手術量從23萬例發展到超過100萬例,年增長速度10%—20%。以每臺手術支架使用量約1.5枚計算,我國一年要用掉150萬個心臟支架。
據國家醫保局介紹,中國醫用耗材市場規模3200億元,其中高值醫用耗材1500億元。而冠脈支架的總費用就達150億元左右,占到全國高值醫用耗材總費用的十分之一。
有網友稱:這次集采降價,是患者的福音!也有網友心存疑問:價格這么低,患者敢用嗎?
對此官方回應稱,在集中招采前,天津市有關部門密集調研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檢測能力進行摸底,保證中選產品質量可追溯。確保每一個產品應用到患者身上是安全的,是有效的。
限定了支架的材質,會不會限制醫生的臨床選擇?官方回應:不同生產企業、不同品牌的心臟支架在臨床使用中70%到80%可相互替代,僅有少數不可替代的情況,主要是由于支架直徑與長度有特殊規格。目前主流品牌的規格均比較齊全,均能滿足80%左右的臨床常見情況。
來源:青島晚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