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青島中心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 10月31日,青島以琳康教展能中心二十周年慶典在城陽溫德姆酒店隆重舉行。載夢二十年,波瀾壯闊繪藍圖。經過二十年的發展,青島以琳康教展能中心目前是全國規模最大、綜合專業能力最強的自閉癥兒童康復訓練教育和研究機構之一,先后有自閉癥兒童1萬2千人次在這里接受康復訓練,為無數自閉癥家庭重燃生活希望。
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創始人方靜女士首先啟動。二十周年慶典儀式,并回顧了以琳的“成長史”。2000年10月6日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在青島市南區田家花園的一所民居內起步,先后經歷了7次搬家,如今已擁有青島、寧海兩處中心,青島中心共有17000平米教學樓,在訓自閉癥兒童約800人;寧海中心擁有8400平米教學樓,在訓自閉癥兒童200人,兩中心合計教職工近600人,其中,擁有國際認證副行為分析師(BCaBA)證書的教師16人,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綜合專業能力最強的自閉癥兒童康復訓練教育研究機構之一。20年間,共有自閉癥兒童1萬2千人次在這里接受康復訓練,取得了顯著的康復效果,是全國自閉癥家庭的“希望之家”。
方靜女士發言
方靜女士作為一名自閉癥孩子的媽媽,不但是很多自閉癥家長的“知心大姐”,也是“星兒”們的鋪路人。方靜女士的兒子石頭是一名自閉癥患者,在她的悉心教育下,如今石頭擁有香港中文大學雙碩士學位,還曾接受過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女士的接見,在自閉癥患者中創造了一個奇跡。石頭的成就也是很多自閉癥家庭的榜樣。在自閉癥兒童康復訓練的道路上,方靜女士倡導的家長陪讀式上課方式、家長培訓課程、個性康復輔導、分級融合體系等方法,開創了自閉癥兒童康復訓練中非常有效的學校教育模式,“以琳模式”形成了全國自閉癥兒童康復機構爭相效仿的樣板。
以琳創立20周年的慶典大會上還為自閉癥兒童陪讀家長頒發了第一屆“堅果獎”。方靜校長為“堅果”賦予了全新的意義,它代表無懼寒冬酷夏,堅守著自己的使命,孕育著新的生命和希望。她鼓勵每個以琳家長成長為一個很堅強、很堅定,能堅持,很堅韌、又能堅守的“堅果家長”,她堅信有“堅果精神”最終一定有收獲,這收獲是孩子的小小進步帶來的欣慰和喜悅,是走過困厄后的豁達和樂觀,是家長和孩子的相攜共同的成長。
方靜女士說:“堅果”代表的是為愛自強的以琳精神,代表以琳對每一個為孩子而堅守的家長的祝福。
同時,作為以琳20周年慶典活動家長組織的重要板塊活動,以琳星家長全國分會正式宣布啟動。以琳模式重點是培養家長的能力,從以琳走出去的上萬名家長大多都擁有著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熟練的實操能力,他們有能力幫助到更多人,同時希望和更多家長一起團取暖。以琳吹響了老家長集結號,一座城市里,一群優秀的家長,點亮這座城市的星空。
家長榮譽頒發
截止目前,以琳成立了33個分會組織,由以琳家長擔任主要負責人,同時有一批有能力的志愿者作為聯絡員支持分會的建設。以琳將攜手戰略合作伙伴東方啟音、融合中國以及各地區的合作伙伴,集結全國志愿者家長的力量,創建國內最大的家長組織——以琳星家長全國分會。各地分會猶如星星之火,整合各地的特教資源,在中國大地形成燎原之勢。老家長可以抱團群暖,新家長少走彎路,全國分會是以琳新的發力點,家長們一方面可以便捷地得到以琳的干預知識、實操指導、家長培訓、教學輔導、大齡干預及就業的專業服務,另一方面可以獲得更多的特殊兒童興趣班,融合幼兒園等周邊服務資訊以及本地特教資源指南。
慶典大會上青島以琳康教展能中心還為5所愛心普通學校頒發了“護星大使”,他們分別是金門路小學、宜陽路小學、基隆路小學、永安路小學、弘毅中學。這些學校都是愿意為自閉癥兒童提供友好溫暖融合基地的學校。方靜女士作為青島融合教育的拓荒者和倡導者,呼吁越來越多普通教育學校能接納能力比較好的自閉癥兒童與普通孩子融合在一起,讓自閉癥兒童能夠重返社會大環境,重返課堂。這離不開更多愛心社會人士的理解、接納、關懷與幫助。
給五所愛心學校頒發錦旗
20年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互聯網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工具的新時代,特殊兒童教育行業也不能置身事外。
2018年籌建的以琳網絡知識服務平臺——“以琳星”標志著以琳開始用互聯網思維將20年形成的“以琳模式”與互聯網技術進行深度融合,用互聯網工具創新驅動產品升級,以琳進入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階段。
“以琳星”CEO石若璽先生在慶典上分享了線上教育模式。以琳通過社群、微信公眾號等互聯網媒介,成功地鏈接了超出實體學校N倍的自閉癥兒童家庭并為其提供教育支持服務,自閉癥家庭可以通過“以琳星網?!睂W習正確的干預知識和康復訓練課程, 價格低廉、獲取便捷的線上產品與線下干預有機結合,使得自閉癥兒童家庭干預消費成本更低、消費結構更理性,從而普惠了更多自閉癥家庭。目前以琳已為超過13萬人的線上用戶提供線上課程、線上培訓、網絡課堂服務。
石若璽演講
同時“以琳星”擴大了以琳與自閉癥兒童家長的互動范圍,以琳星社群免費答疑的服務機制收集到的大量案例輸入到以琳內部,成為應用行為分析科學的研究素材,由經驗豐富的答疑教師團隊牽頭進行知識生產并成果輸出的研究機制,為整個教師團隊提供成長的營養。借助互聯網工具,以琳的知識資產的形態及云端化的儲存更適于傳播及管理,以琳不斷建設及豐富的內部知識庫也通過“知識寶典”等產品方式對客戶進行開放。以琳把20年的探索經驗移植到線上,將成為行業內名副其實的線上“自閉癥研究資源庫”。
生命全程支持體系啟動儀式
據《中國自閉癥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3》數據,自閉癥發病率逐年上升,自閉癥兒童發病率已由2009年的1/88,上升至現在的1/45。報告推算,中國自閉癥發病率達0.7%,目前中國的孤獨癥患者可能超過1000萬,0~14歲患者或超200萬,并以每年近20萬的速度增長。
自閉癥兒童未來如何更好地生活也是一個備受關注的社會話題。對此,方靜女士表示,“以琳模式”將為以琳下一個10年建立自閉癥生命全程支持體系奮斗目標持續提供動能。以琳的青島中心和寧海中心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正在不懈努力:
青島中心所在的城陽區夏莊街道和三臺社區進行“康復概念社區”的探索和嘗試,獲得了當地政府、街道、居委會、駐地各單位和居民的理解與支持,讓孩子在一個友好、接納的社區中經歷真實生活,學習融入社會的技能。2018年創設“陽光班”,探索大齡自閉癥孩子的康復道路。2019年創設“學齡部”,模擬小學環境幫助學齡孩子提高隨班就讀盡快融合到普通學校班級的能力。以琳已將提供服務的年齡從6歲擴展至18歲。
寧海中心將發展成為更適合自閉癥人士康復教學和生活的新園區,新園區計劃占地面積約110畝,服務對象由目前的3-7歲自閉兒童癥拓展至學齡、大齡自閉癥人士,內容涉及康復訓練、教育教學、科研、職業培訓、庇護及養老服務,建立一個以自閉癥康復為核心功能的世界級宜居的自閉癥康復社區典范。
以琳寧海中心
乘風破浪,勇敢前行,“將苦水變甜”,以琳將秉承教育康復自病癥兒童、服務自閉癥家庭的宗旨,愛心是原點,專業是階梯,繼續開拓前行,做中國自閉癥兒童康復教育的領跑者!
切以琳生日蛋糕
方老師與石若璽合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