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煙臺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閉監管、開關運作。煙臺綜合保稅區由煙臺保稅港區整合優化而成,成為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從保稅港區到綜合保稅區,不僅是名稱的變化,更是發展機遇、政策功能和營商環境的全面提升。
煙臺綜合保稅區是青島海關轄區完成整合優化的特殊監管區域之一。青島海關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21項創新監管制度,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轉型升級,目前關區保稅港區、出口加工區等所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均成功轉型升級為綜合保稅區,21項創新監管制度已在關區全面推廣,近400家企業享受到綜合保稅區改革政策紅利。
需求導向 精準發力
今年國慶節前后,位于青島市即墨區藍谷高新區的綜合保稅區建設施工現場,仍是一片忙碌。很快,一個以通航產業為主特色的綜合保稅區將在這里拔地而起、封關運行。
每周匯總綜合保稅區建設進度和困難,幫助管委和施工單位協調海關事務、解讀綜合保稅區驗收標準,已經成為孔振興的日常習慣。
青島即墨綜合保稅區于去年12月批復設立,計劃在今年底通過驗收投入運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施工建設受到影響,工程正在抓緊進行。為此,青島海關所屬即墨海關現場督導綜合保稅區建設情況,并派出專員全天無休跟蹤建設進度、解讀海關政策??渍衽d,就是即墨海關派出的綜合保稅區建設專員。
“依托空客直升機項目和規劃建設中的青島航空產業園,重點發展發展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服務等業務,加快將青島打造成為國家重點通用航空示范區,這是青島海關為青島即墨綜合保稅區量身打造的發展定位?!笨渍衽d介紹。事實上,不僅青島即墨綜合保稅區,青島海關按照“促申建、抓落實”的原則,為轄區目前8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施“精準畫像”,提出“一區一策”發展意見。
發展定位、重點任務、關注項目……在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中,青島海關按照需求導向,為轄區所有綜合保稅區“一區一策”精準發力。如對剛剛開關運作的煙臺綜合保稅區,青島海關提出扶持現有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海工裝備、物流、電商、研發、檢測、維修等新業態發展,并重點關注煙臺富士康集團、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融資租賃項目、現代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等區內重大項目。
“精準畫像”才能“精準施策”。正是在海關等部門的精準監管服務保障下,近年來山東省特殊區域設立數量和發展質量都有了明顯提升,在產業轉型升級、經濟輻射帶動等方面發揮的作用日益突出。
制度創新 紅利釋放
8月31日,在青島大港海關監管下,一輛裝載著840臺割灌機的貨車快速駛出青島膠州灣綜合保稅區卡口。幾天后,這批割灌機就將進入國內市場進行銷售,供田間地頭的農民、園藝工人使用。
這批割灌機的生產廠家是安德烈斯蒂爾動力工具(青島)有限公司,該公司是青島膠州灣綜合保稅區內首家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企業。自年初啟動試點以來,新政策已經幫助這家企業節省成本約2600萬元。
“隨著公司的發展和市場形勢的變化,我們的產品需要銷往國內,有了一般納稅人資格,就解決了公司之前遇到的‘身份’問題,采購和銷售均視同國內普通企業,公司關稅成本顯著降低,進出區也更加便利,對我們進一步開拓國內市場起了很大作用?!卑驳铝宜沟贍杽恿ぞ撸ㄇ鄭u)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宋瓊麗表示。
賦予綜合保稅區內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是國務院關于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措施之一,以統籌兩個市場,將綜合保稅區打造成為加工制造中心。
青島海關通過逐家企業調研解讀政策,完善監管服務流程,推動關區綜合保稅區制度創新全面落地。目前關區40余家企業開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促進了企業靈活有效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
同時,青島海關全面推進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實施以信用為基礎的聯網監管+信息報送、通道共用+責任分擔、數據監控+重點巡查的監管方案,關區已有20余家企業開展試點;扎實推進“四自一簡”工作,按照“先精準試點、后全面覆蓋”原則,先行選取信用度較好、管理規范、信息化系統健全的企業開展測試,試點企業共自主備案800余項。
支持綜合保稅區內企業開展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則惠及轄區更多企業,提供更多通關物流便利。青島海關大力發展特殊區域內跨境電商等新興業態,引導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唯品會、網易考拉海外購、西海金淘、菜鳥國際等知名電商企業均已在轄區落戶。尤其是今年9月1日,青島海關獲批開展跨境電商B2B出口業務,首日就實現了“直接出口/海外倉”“清單/報關單”“生產/貿易型企業”“口岸/屬地現場”“海外倉自有/租賃”“數據錄入/導入/接入”等全覆蓋,實現出口貨值超千萬元,對山東穩外貿、培育外貿新增長點提供重要支撐。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李倚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