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國瑾) 信息化教育的時代似乎已經到來。眾所周知,信息化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幾乎全部覆蓋,只有在教育領域看似止步不前。其實在這個現象背后,既有政策的推動也有學校的努力,只是這場醞釀已久的教育革命,正在悄悄發生著改變,終究會驚艷到所有的人。近日,一場“信息技術與課堂深度融合”研討會在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舉行,來自市南區、嶗山區以及黃島區的多所信息化特色學校做了經驗交流,同時也讓所有人看到了教育信息化的未來。
信息技術打造高效課堂
青島市早在2011年就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2015年在青島召開了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同時加強智慧校園建設,基本實現中小學“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在信息化教育的投入上,青島市一直處于全國領先水平。青島市近期又發文稱,通過整體布局,遴選嶗山區、城陽區、西海岸新區、膠州市為人工智能教育試點區,選培青島一中等100余所人工智能教育試點學校。文中還提出,將人工智能教育課程作為青島市特色課程,面向全市中小學開設。統籌規劃課程實施,小學一至三年級開設人工智能啟蒙課程,采取視頻授課模式,每月一課時;其他年級(初、高中畢業年級除外)采取常規授課模式,每月至少兩課時?;蛟S我們還無法明顯感受到,信息技術將如何改變教育,但是這場“信息技術與課堂深度融合”的研討會,讓我們看到了未來教育的一個縮影。
在展示課中,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分別展示了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科學等多個科目與信息技術的融合,讓每節課堂變得既方便高效又生動有趣。在科學展示課上,在多媒體技術課件的支持下為本節課的學習增添了色彩,豐富了本節課的課堂資源。無論是巧妙的視頻導入,還是一年四季變化的圖片展示,都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基于大數據的學生綜合素養評價系統為學生點贊,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體育課上,通過體育館大屏幕進行教學視頻的播放對學生進行直觀有效的教學輔助,課堂中教師通過平板電腦操作“智慧校園系統對學生進行及時評價,有效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青島西海岸新區實驗小學王靜老師向大家介紹了“智慧校園”的創建過程,從智慧教學系統到智慧管理系統再到智慧評價系統,利用信息技術真正實現了智慧服務覆蓋全校園,讓科技真正融入了教育教學。青島市大學路的王冬梅老師交和大家一起交流了信息技術基礎上的對知識、技術、課堂的重新定義,探索“品?智”教學新生態。西海岸珠江路的王雅妮老師條分縷析地介紹了人工智能在學校教育教學中逐步成熟的過程。青島博文小學杜君老師介紹了電子書包的妙用,既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又能提高課堂效率。
大數據里藏著孩子的未來
嶗山區第二試驗小學的語文老師姜霞告訴記者,課堂上對于信息技術手段的使用,只是一個方面,在對學生的綜合素養評價中,學校已經研發出了一套非常成熟的體系,就是在課堂上老師們對學生進行“點贊”評價。這個小小的“贊”不僅是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里面還藏著每一個學生的未來。姜霞說,使用信息技術手段教學,它的優勢首先體現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比如說上課回答問題,學校已經基本不再老師口頭點名讓誰起來回答問題,而是通過電腦隨機點名,即體現了公正又讓學生提高上課的興趣;在課堂上,“抓拍”作業也成為一個省時高效的做法,老師不用再去到每一個人的課桌前觀察學生的作業情況,而是通過攝像頭抓拍,讓作業呈現在大屏幕上,所有人都能看到,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包c贊”評價系統,就是老師為每一個學生進行的評價,每回答一次問題或是表現突出,都能得到每一個老師的手動“點贊”。
其實“點贊”的背后是為了對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行大數據分析。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綜合發展中心主任高騫告訴記者,學校研發了5萬余字的評價體系,對每一條行為進行細化,學生在學校的點滴行為都會通過點贊系統進行評價,最后學生被“點贊”的數據會形成一個數據包,包含了學生的生活,品質以及學習和成長,這些數據就會成為學生未來發展方向的一個參考。今年年初,學校四年級的一名小學生用太空泥手捏了100個人物和道具,并自編自導了一部《我把媽媽借給你們去打怪獸》動畫短片,小作者因此迅速走紅網絡。其實,這名來自于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的學生,曾經是學??萍忌鐖F的一名成員,但通過大數據分析后,這個學生的感性思維比理性思維更活躍,學校就對這名學生的培養方向進行了調整,事實證明,孩子的確實在藝術方面更有造詣。
2.0完善版將升級3.0未來版
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校長修文艷介紹,2015年7月,學校開始研究“基于大數據的小學生綜合素養評價”。2017年7月,《基于大數據的小學生綜合素養評價系統研發研究》課題立項成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五年來,學校的評價系統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從最初版,到現在的2.0完善版,正準備升級3.0未來版。隨著結束的更新迭代,這套評價系統也日臻完善。
為了描繪學生數字畫像,嶗山實驗二小找到了“大數據”這支畫筆—運用大數據技術,做收集學生素養發展水平的工具;學生綜合評價指標做顏料—描繪學生素養發展關鍵能力和學校育人目標,設計可操作的素養采集點;人工智能分析當畫布,分析使用數據包,形成學生個性和整體素養發展的成長檔案。通過對大數據的采集、挖掘和分析,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努力獲取學生的素養信息,全方位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不斷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完善自我;學校和家庭通過分析學生個體數據,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及特長發展,進行個性化指導,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從而實現學校的育人目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