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 作為2020年度青島社科學術年會之一,“活力青島”和“城市韌性”建設學術研討會于9月19日隆重舉行。本次學術年會的主題核心聚焦于“活力青島”和“城市韌性”建設的意義、內容、方向和動力,以及新發展背景下“活力”和“韌性”支撐體系的重構等,與會專家們進行了重點研討。在當下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下,大數據、人口、應急管理權威專家——浙江大學非傳統安全與和平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導米紅,青島太平洋學會會長、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劉洪濱,山東省海洋經濟文化研究院研究員、青島太平洋學會副會長劉康,青島科技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劉志遠等專家在會上作了精彩演講。廣大學者圍繞青島城市建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學術交流、思想互動,涌現出了一批質量較高的“全場景”式探索的多領域研究成果,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引領青島社科學術界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后的一次學術盛會與思想盛宴。
研討會現場,青島社科學會年會的主辦方代表、青島市社科聯學
會部部長肖建來致辭。作為論壇活動中的重點環節,經過半年多的精心籌備,論壇籌備組共收到征文39篇,不僅投稿數量和論文作者覆蓋的單位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年會,還在學術界形成了較強的影響力和引領力?;顒蝇F場,對優秀論文獎、三等獎、二等獎、一等獎論文獲獎者分別進行了頒獎。
值得關注的是,為進一步提高學術年會質量,治理學術不端行為,本次學術年會還啟動了針對全部投稿論文的查重工作。這在目前的學會活動中是不多見的?!拔覀儑栏駥ν陡逭撐倪M行查重的目的很明確,希望它能釋放出一個良好信號,推動青島學術研究在健康誠信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進展。”論壇組織方負責人表示。
青島是中國沿海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面對新的發展背景亟需進一步優化自身的發展格局,亟需突破“疫情”和“轉型”的雙重壓力,盡快恢復經濟活力和秩序、謀求新的發展動力和生長點。亟需在壓力重重的新發展背景下,進一步提升“城市活力”、增強“城市韌性”,為國家縱深開放戰略實施提供新的重要的“戰略支點”。同時,為更好的謀劃與助力青島“十四五”城市建設發展新藍圖,與會專家們進行了重點研討。觀點精彩紛呈,不乏真知灼見,吸引了現場參會者的積極互動,專家們也進行了更為精湛的點評與經驗交流。本次青島社科學術年會,由青島市社科聯主辦,青島市生產力學會、青島太平洋學會、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生態宜居委員會聯合承辦,青島上實中心協辦。
“本次學會研討會圍繞青島的最新發展現狀,結合不同的學術研究范式進行了深度研討,嵌入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領域可謂恰逢其時,起到了重要的理論探索作用,繼而深入推進青島城市建設與理論研究的本土化融合化,對助力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有積極意義,同時以學術精神之擔當為城市建設做貢獻?!鼻鄭u市生產力學會會長李利表示。
據了解,會議形成的相關研究成果將提交青島市發改委等部門,并對青島市“十四五”規劃的編制形成重要參考,同時推動駐青高校和研究機構相關研究深化,形成一批較高質量的論文或調研報告,對城市發展提供直接有力的智庫推動作用。(記者 姜姍)
——【特別聚焦】——
推動:研究成果助力“十四五”規劃編制
會議圍繞“活力青島”和“韌性城市”建設的主題,進行全場景的探索,生產力學會會長李利認為,在如下幾個領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一是對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下,青島“兩個建設”的軟件和硬件需求進行了新的研究;二是對中國新發展階段的城市定位、戰略選擇、城鄉布局進行了深入探討;三是對青島發展面臨的民營經濟、鄉村振興、營商環境等重大專題的調研吐過進行了報告;四是對韌性城市建設的特征和重大意義,以及與之相關的疫情防控、城市治理、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變革等現實問題進行了探討。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本次學術會議出現了幾個令人鼓舞的新景象。一是調查研究的成果明顯增多;二是對新問題的關注度明顯增強,數字經濟、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開始受到廣泛關注;三是論文作者觀察問題的視野更加速開闊,空間和區位的觀察更加自覺;四是在社區研究、生活圈設計、干部作風等以往會議涉獵較少的領域開始涌現出多項成果。所有這些都是可喜可賀的。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