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山東省政府召開濰煙高鐵、萊榮高鐵項目建設動員大會。
濰煙高鐵是環渤海高鐵的重要一段,填補了萊州、龍口等煙臺北部經濟強縣(縣級市)沒有高鐵的空白。
萊榮高鐵雖然只是一條區域性高鐵,但承擔著打通山東路網的紐帶作用,尤其是將地處山東最東頭的威海這個交通旮旯形成閉環,威海、煙臺從“動車”時代進入“高鐵”時代。
加上即將于今年年底通車的濰萊高鐵,煙臺、威海進出再也不需要借道青島,也結束了青島平度沒有高鐵站的歷史,青島在全省率先實現了“縣縣通高鐵”。
忽如一夜春風來,今年成了山東高鐵建設的“大躍進”之年。
去年11月通車的魯南(日蘭)高鐵剛使山東高鐵線路成環,現在轉眼已經是三環格局。至此,預計山東2020年底高鐵運營里程達2110公里,位列全國第三。
得益于山東高鐵的大發展,煙臺、濰坊將建成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臨沂、菏澤將建成區域性交通樞紐,山東將形成“四橫六縱三環”高速鐵路網布局。
高鐵以及其他交通形式讓城市進入了“樞紐時代”。
樞紐城市意味著更大范圍內生產要素的聚集,也意味著城市圈范圍內產業梯度的轉移與內產業結構的合理布局。
山東不斷加快布局省內交通網絡建設,能否讓“交通圈”變身“經濟圈”,打造出一個全國乃至全球的“交通經濟樞紐”?
1
高鐵是城市的連接器
一個通俗的觀點認為,大城市的直徑就是當時最快的交通工具一小時行走的距離。后來,又出現了以主城區為圓心,以一小時的通勤距離為半徑,所形成的具有明顯聚集效應的“一小時都市圈”的概念。
在高鐵時代,這個一小時的范圍繼續擴大,而城市的邊界不需要無限延伸。
高鐵的“同城效應”,將城市的距離不斷拉近。
2017年,當時擔任中財辦主任的劉鶴在《沒有畫上句號的增長奇跡》一文里提出,目前全球開始了第三輪城市化浪潮,主要特點是通過強化大城市與中小城市的交通和網絡聯系(city-region and net-working),全面提高大城市的國際競爭力。
大城市的擴張會帶來“大城市病”,小城鎮的擴散又違背經濟發展規律,大都市圈、城市群是中國城市發展的主流趨勢。
區域是一個連續的地理空間,但受限于空間距離和行政區劃的阻隔,往往各自為政。
而高鐵就是城市之間的連接器,城市的時空距離被壓縮,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充分涌流。
在經濟圈里,城市之間可以強強聯手,也可以互補互惠。不同的產業結構,可以形成優勢互補的產業鏈,或者加快產業的梯度轉移,促進范圍內產業結構的合理布局。
山東省要構建“一群兩心三圈”區域發展格局,如果沒有高鐵為支撐,很難實現三大經濟圈一體化發展。
未來膠東半島1小時互通,山東省內2小時互通,正如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所說的,是“軌道上的經濟圈”。
交通優勢同時可以提升產業優勢。
去年通車的魯南(日照)高鐵,連接山東南部地區,有利于打破區域壁壘,消除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象,將資源優勢轉換現實經濟效益。
沂蒙山區、曲阜三孔旅游資源走出深閨,向更多的城市開放。
早在京滬高鐵通過棗莊時,這個誕生過“鐵道游擊隊”的地方就緊抓機遇打造了“高鐵自由風 非常棗莊行”品牌,深化與北京、上海、徐州等沿線城市的旅游合作,組建“旅游聯盟”。
計劃年內開工的濟棗旅游高鐵,將濟南、泰安、曲阜、棗莊串接在一起,打造了一條黃金旅游通道。
高鐵所過之處,每一站都是風景。
臨沂是是中國交通協會認可的“中國物流之都”,是首批23個國家物流樞紐之一。
魯南(日蘭)高鐵彌補了臨沂的物流短板,提升了物流周轉效率,做到了極速達、當日達,實現了對高附加值貨物的運輸。
濰坊借助京滬高鐵二通道、濟青高鐵、濰萊高鐵等,打造高鐵物流樞紐城市,編制了全國第一份高鐵物流發展規劃《濰坊北站高鐵物流研究》,以高鐵引領商貿物流業,未來將輻射整個山東半島地區。
煙臺南站升級高鐵新區,成為煙臺打造的九大新區里重點推進的一個。
綠地150億投資的城際空間站已率先開工,起碼給了樓市相當大的底氣。
2
從交通樞紐到樞紐經濟
2019年9月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建設一批全國性、區域性交通樞紐,推進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規劃建設,提高換乘換裝水平,完善集疏運體系。大力發展樞紐經濟?!?/p>
要做大做強樞紐經濟,樞紐經濟的硬件載體的建設是基礎的、必須的。
僅有高鐵還不夠,還要考慮構筑統籌航空、公路、港口、城市軌道交通等各種交通方式的多層級、一體化的綜合客運樞紐。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被定位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城市有63個。山東的青島、濟南、煙臺、濰坊位列其中。
在這份規劃里,青島被提及10次,濟南被提及8次,這也是最有潛力成為交通樞紐的城市。
根據《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2018-2035)》,濟南、青島的定位是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山東計劃通過3-5年時間,建成濟南東、青島新機場等綜合客運樞紐。
國家物流樞紐布局承載城市中,濟南、濰坊、青島、日照、煙臺、臨沂入選,青島承擔港口、空港、生產服務、商貿服務四大樞紐功能,比南京、武漢、重慶少一個陸港功能。
這個劣勢是青島的地理位置決定的——位于鐵路網絡的神經末梢。
如今,海陸連接之處,海陸空鐵聯合,青島作為“一帶一路”上的雙節點城市,是終點也是起點。
交通樞紐要適時轉向樞紐經濟。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認為,資源要素的強聚集性、產業強擴張性、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是樞紐經濟的典型特征。
也就是說,樞紐就意味著更大范圍內的生產要素的聚集,推動產業快速發展,對周圍進行更大范圍、更高強度的輻射,通過聚集和輻射形成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進而完善各個產業要素。
尤其是在互聯網的加持下,樞紐城市就意味著是一個資源要素的配置中心,也就對城市的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定位全球樞紐,就要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如果不能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那么打造一個“全球交通樞紐”就無從談起。
交通為表,產業為里。通過交通聚集更廣闊范圍的資源要素,推動產業發展,對周邊城市產生輻射,促使“交通圈”變身“經濟圈”,是山東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其關鍵就在青島與濟南,這也是中心城市的應有之義。
曾經“山東的路”全國知名,如今山東的高鐵也要像山東的路一樣,聚集更大范圍內的生產要素,放大“樞紐經濟”,使城市競爭力不斷提升,同樣跑出高鐵速度。
弈天下
理性化地思考 建設性地表達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