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由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青島市嶗山區政府、海爾集團、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主辦,青島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青島市民營經濟服務中心)、青島市嶗山區工業和信息化局、青島海創匯科技有限公司、青島智識新經濟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島銀行承辦,山東省瞪羚企業發展促進會協辦的海創匯第四屆全球創業創新生態峰會暨青島高科技高成長企業發展論壇在青島冰山之角舉行。峰會現場,海創匯聯合三一集團、一汽集團、中國金茂、京東智聯云、新希望、阿里云創新中心、韻網、小米谷倉等多家大企業聯合參編的《大企業共享創業平臺標準》升級版正式發布。該標準是由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指導,符合《團體標準管理規定》及《中國技術創業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施行)》的相關規定,并經過了中國技術創業協會團標管理中心組織評定、審核、公示。峰會上,海創匯總經理劉長文發布了2020青島高科技高成長企業50強榜單,該榜單旨在展示中國創業創新活力,推動青島成為國內創新創業高地。
創業創新并非是一個孤立的過程,此次峰會和論壇搭建了一個匯人、匯智、匯企、匯才的資源整合平臺,打造了國內外大中小企業融合發展的創新創業生態,對青島市創新組織模式、重構產業模式、變革生態模式、優化商業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縱觀青島市的創業創新土壤,海爾毫無疑問在這一方面先時代而動。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表示,在內部,海創匯為創業者搭建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舞臺;在外部,海創匯適應物聯網時代需求,把大企業資源開放給全球的創業者,加速初創企業的成長。海創匯正在建立一個由政府、企業、高校、創業者、投資人共創的生態平臺,讓資源各方都在平臺上共享共贏,目前平臺已有50家企業成長為新的瞪羚企業。
值得關注的是,在峰會現場,全國首個中國技術創業協會認證的“大企業共享創業平臺標準”正式發布。海創匯合伙人王文江對該標準內容進行了解讀,他表示,大企業共享創業具有資源共享、雙向賦能、開放生態三個特性,在此背景下,如何構建大企業共享創業平臺共同遵循的標準,幫助創業者成功,成為眾多大企業雙創平臺的共識。
“標準的發布,將為大企業自身創新轉型提供全國首創的創業創新模式指引和路徑,助力開啟‘第二增長曲線’;對中小企業來說,可以依托大企業構建的新型產業及智能孵化載體,獲得產業鏈資源加速的驅動引擎,提高創業成功率;長遠看來,將有利于構建多方共贏的創新創業生態,推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助推中國建立創新創業新模式及‘雙循環’經濟發展新格局?!蓖跷慕f道。
事實上,“大企業共享創業平臺標準”的發布,即是海創匯發揮創業創新賦能優勢,基于大企業平臺思維及開放的生態資源體系,在推動青島創業生態迭代升級的同時,助力中國建立創新創業新模式及“雙循環”經濟發展新格局。其一方面能激勵青島高科技企業在全球優質資源賦能下,加速步入高成長性軌道,為青島建設瞪羚、獨角獸等高成長企業茁壯成長的創業城市、打造推動國內大循環重要的北方樞紐提供創業動能;另一方面,將進一步推動大企業自我革新,履行大企業賦能創業、帶動就業的社會責任,不斷促進和開拓大企業內部與外部融合創新的新局面,為推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增添力量。(記者 尹為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