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名師、名校長示范引領作用。
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9月4日,青島西海岸新區召開工委教育工作會議,回顧新區教育奮進的征程,表揚了教育戰線先進集體、優秀個人,以奮斗點燃激情,以榜樣激勵擔當,凝聚起拼搏前行的力量,開啟新時代西海岸教育發展的新篇章。
變中求勝,今年高考創佳績
2020新高考元年,青島考入清華、北大兩所名校的人數取得了大豐收,其中,西海岸新區考生占有7席。 700分以上的青島考生共有5人,其中兩名是西海岸新區學生。面對這份亮眼的成績單,青島西海岸新區教育發展中心高中部陳國峰主任道出了其中的玄機。
陳國峰說,2019年9月,在2020屆考生即將踏上高三征途之際,青島西海岸新區教育和體育局出臺了《青島西海岸新區教育和體育局關于推進教研科研改革教學質量提升率先走在全市前列行動方案》,為新區教育發展制定了詳細而縝密的五年發展計劃,針對教師、課堂、教研等方面列出了“九大行動”。在全區教職工的心里,每年一個臺階,每年一次突破成為大家的共識。為此,區教育發展中心提前著手,通過人才選拔和考察,重新組建了9人的教研員團隊,一周三天的時間靠在學校課堂中聽課、與老師們磨課,兩天在教研室答疑解惑、總結經驗,即便是周末,也要在家中研究課題。“3+2”不僅變成了“3+2+2”,更變成了“白+黑”。
與此同時,該區積極推進智慧教育,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并對學生實行“一生一策”的政策。不僅斥巨資為老師、學生配備最先進的學習工具和教育教學方法,更利用大數據系統,對學生、學科進行全方位、無縫隙檢測,學科老師的提問次數、班級的活躍度、易出錯的難點都會在第一時間反饋到教研員的手中,如此一來,教學更有針對性,輔導更有目的性。
投176億建“西海岸標準”學校
“讓學校成為最美的建筑,讓老師成為最美的職業,讓學生獲得最美的成長。 ”新區獲批六年來,入選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全國統籌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現場會來新區觀摩,該區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 “三優三美”經驗全國推廣。
另外,西海岸新區黨建引領堅強有力,新區工委成立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教育工委、民辦教育機構行業黨委,構建起教育領域大黨建工作格局,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區教育和體育局獲評全省教育系統唯一的 “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同時,該區辦學條件日新月異,以領先全市、高于全省的“西海岸標準”建學校,投入176億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260所,數量超過全市其他區市的總和,新增學位數占全市的三分之二。引進建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科院大學等15個高校項目,駐區高校達到20所。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增至1142所,在校生增至41.5萬人,教育總體規模不斷擴大。
百萬補貼招來教育“金鳳凰”
對于教師隊伍的建設,近年來,西海岸新區除了不斷吸納優秀儲備型人才,更將眼光瞄準了名師、名校長。其中,該區每年招聘新教師600多名,研究生學歷占比達到22%;引進名師、名校長、學科帶頭人等高層次人才82名,給予最高100萬元生活補貼和80萬元購房補貼。新區成立六年來,副高級職稱教師增至2375名,翻了一番;正高級職稱教師由1人增至26人。
另外,該區支持自主培育人才,給予自主育人單位最高30萬元獎勵。建立后備人才資源庫,實施“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三名工程,成立34個“三名工作室”,給予每年3~5萬元培訓補助。 “十三五”期間表彰教師2921人,是“十二五”的2.6倍,涌現出張曉冰、胡光明、張麗等一批師德楷模。
教師品質的提升,必然拉動教學質量的大幅提升,今年西海岸新區普通高中錄取率達到68%。高考實現“雙豐收”,春季高考本科達線率提高25個百分點,各專業類別共有19名學生進入全省前100名,創歷史新高。
同時,該區重視教育公平的原則,分類認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227所,普惠率達到90%;資助困難學生10萬人次,發放助學金9130萬元;新市民子女占比由20%增長到30.1%,實現入學同城待遇;全國一流的高水平特教中心加快建設。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