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宋佳)近日,青島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全面賦能城市發展,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力爭到2022年,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走在全國前列,達到城市“慧”思考、產業“慧”融合、社會“慧”協同的發展目標,實現城市云腦“一體貫通”,公共服務“一網通辦”,社會治理“一網通管”,基層社區“全線聯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全面融合”,城市物聯感知體系“全域感知”。
“慧”思考
城市云腦夯實智能基礎
記者在發布會現場獲悉,該項工作主要從建立統一標準規范體系、加快城市云腦建設、加強數據資源匯聚共享三方面推進。
在標準制定層面,在國家、地方、行業相關標準的基礎上,結合城市云腦平臺建設、系統對接、數據共享、應用服務等實際需求,制定統一、開放、可操作的標準和規范體系;在加快城市云腦建設方面,統籌城市云腦頂層設計和總體架構,集約化建設青島市城市云腦。按照統一、開放、可操作的標準和規范體系,實現系統互通、數據和應用共享。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城市云腦智慧化水平,為政府決策、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產業發展提供支撐。
在加強數據資源匯聚共享上,完善人口、法人、公共信用等基礎數據庫,加快建設重點領域主題數據庫,加強社會、產業、互聯網等領域數據匯聚,為風險防控、應急調度、公共決策、協同治理提供大數據支撐,依法依規推進公共數據開放。
“慧”服務
數字政府提升公共服務
與傳統政務信息化相比,數字政府更側重從新視角引領政府治理模式創新發展。在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方面,加快構建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體系,推動企業和群眾辦事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扇門”,現場辦理“最多跑一次”。
在加快“一碼通城”試點上,充分利用二維碼、人臉識別技術,在政務服務、交通出行、醫藥衛生、文化旅游等領域開展試點,推進一碼通用、無感通行、便捷支付;在加快智慧醫療建設方面,加快全市醫療數據共享,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流行病學和溯源調查、智慧分級診療;加快構建“醫療+養老”智慧服務體系;完善智慧人社服務,拓寬社會保障卡公共服務應用,深化大數據在人社信用評價、人社服務畫像、個性化推薦等方面的應用;
在智慧教育和智慧文化旅游體育建設方面,構建集教育管理、教學資源、智慧校園于一體的一站式“互聯網+教育”大平臺,加強先進技術與教育教學全過程深度融合;加快旅游大數據平臺建設,加強與旅游互聯網企業深度合作;統籌全市體育健身資源,推行全民健身網上查詢、網上預約、網上指導,提升公共體育服務水平。
“慧”治理
數字社會優化社會治理
記者了解到,在推動數字社會建設,提高社會治理能力方面,《意見》將在智慧應急、智慧公安、智慧交通建設,提升司法、市場監管、生態保護、宏觀調控、海洋等領域智能化水平開展相關工作。
其中包括:運用數字技術提升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防控救治水平;發展智慧警務,推進人臉識別、視頻結構化等技術在社會治安領域的應用;推動交通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提供交通運行狀態查詢、路線規劃、智能停車、智慧充電、無感支付等智能交通服務;提高數據匯聚、事中監管、趨勢研判、協同聯動等能力,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增強社會誠信和自治能力。
“慧”社區
數字社區夯實管理基礎
社區是城市管理實施的最小單位,居民的基本生活服務需求也較多地集中在社區這“最后一公里”的范圍內?!兑庖姟分赋觯嵘腔凵鐓^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老舊居民小區改造和新建居民小區應當參照智慧社區標準執行;推動智慧街區、智慧園區建設,增強街區、園區的現代、時尚體驗以及協同管理能力。
青島市大數據局副局長王東翔在采訪中介紹,智慧社區能夠提升社區的治理能力,提高社區服務水平,并且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在今年的疫情防控、應急處置等方面,智慧社區發揮了重要作用。4月,山東省大數據局公布了關于智慧社區的標準,主要包括了四個方面:基礎設施、社區服務、社區安全、服務創新建設。建設智慧社區不能“一刀切”,要鼓勵各個社區在達到基本條件的情況下,根據自身特色多創新,做出智慧社區的特色亮點。目前,青島已有不少社區初步達到了智慧社區的標準,且各有特色。
關于下一步建設智慧社區的重點方向,王東翔告訴記者,首先是要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手段,加快智慧社區建設,提升社區的安全防護能力和治理能力,重點提高社區的服務水平,推動傳統社區建設向智慧社區建設轉變;其次是加快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智慧社區、智慧街區建設的指導意見》,構建智慧社區基礎設施服務體系、治理體系和建設模式的創新;最后是要加強頂格推動,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納入十五個攻勢之一的“高效青島建設攻勢”。
“慧”融合
數字經濟賦能產業升級
數字經濟也是轉型經濟。《意見》指出,從培育壯大數據應用生態、搭建開放式行業發展平臺、加快發展數字產業、重點建設特色數字經濟園區等方面展開相關工作。
在培育壯大數據應用生態上,積極探索實現公共數據、社會數據、企業數據等多源數據協調應用,搭建創新應用“試驗場”和“孵化器”;在開放式行業發展平臺的搭建上,推動工業、軌道交通、海洋、港口、物流、金融等重點領域龍頭企業依托上下游產業資源,建設開放式行業發展平臺;重點推進5G高新視頻園、青島國際創新園等數字經濟園區建設,鼓勵數字產業向重點園區靠攏,推動更多人才、技術、資本等資源要素向平臺集中。
“慧”感知
數字設施構建物聯感知體系
當前,基礎設施建設是承載整個智慧城市的“底座”?!兑庖姟分赋觯铀俣喙δ軛U、柱、樁等新型智能感知設施建設,完善城市“觸覺感知”網絡;構建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網,打造城市“視覺感知”網絡;加快全市視頻監控資源共享平臺建設,整合公安、交通、住建等視頻資源,推動物聯感知體系整合及跨區域、跨部門調用共享,打造城市“神經元網絡”。
“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特別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標準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提升,所以說智慧城市建設沒有終點,永遠在路上。”王東翔告訴記者,下一步,青島市大數據局將積極推進新型智慧城市相關建設工作,繼續推進海爾海納云等企業和智慧城市建設,繼續持海爾卡奧斯、智能充電云、軌道交通云、海洋大數據中心、多式聯運中心等云平臺相關工作,推動更多人才、技術、資本、數據等資源要素向平臺匯聚,力爭實現政府搭臺、企業運作、社會參與的多方投入模式,形成一個長期的良性、可持續發展的運行機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