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新發展格局,扛起試驗重任,立足區位做強特色
山東自貿區:改革生動力開放聚資源
改革開放,幾十年來帶動山東經濟騰飛的兩翼,正被賦予新的動力與內涵。
一年前的8月30日,山東正式接下“自由貿易試驗”的“火炬”,也接下國家賦予的特殊使命——加快推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區域經濟合作持續深化,形成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肩負改革開放試驗田的重任,山東自貿試驗區如何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深耕制度創新,以改革激發內生動力,以開放聚合全球資源?記者日前實地探訪濟南、青島、煙臺三大片區,揭開山東自貿試驗區的周年答卷。
先行先試,打造中日韓合作新模式
走進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青島日本“國際客廳”2號館,一進門便可看到一塊巨大的浮雕,浮雕上設計著嶗山與富士山、耐冬與櫻花的圖案,象征著中日兩國和睦友好、一衣帶水的關系。
作為青島、山東乃至全國引進日本資源再創新的重要載體,今年5月,青島日本“國際客廳”開門納客以來,已吸引日本富士精密磨具、日本來易特醫療器械等24家企業機構簽約落戶。總投資4500萬美元的跨境電商鐵臂阿童木“一帶一路”商城項目便是其中之一。
“兩年前,日本很多經濟學家就提出,日本企業應該將目光轉向中國市場,現在,日本的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更加聚焦中國,我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因為看好山東自貿試驗區的前景,商城項目負責人米山喜好的辦公地,今年4月從日本遷到了這里。
9月1日,鐵臂阿童木“一帶一路”商城App正式上線。項目的順利推進,得益于青島片區為其提供的全方位服務,包括辦公室免費試用、3年地方所得稅免50%、產業基金、人才吸引等。
開放是自貿試驗區的應有之義。依托毗鄰日韓的特殊區位優勢,山東致力于探索深化中日韓區域經濟合作改革創新。
前不久,“對話山東——日本·山東產業合作交流會”舉行,濟南市中心醫院與日本東麗株式會社合作就引進先進透析技術和透析系統、共同籌建高水平國際透析中心簽署框架協議。
濟南市商務局副局長梁旭斌表示,該項目所在的中日國際醫療科技園是山東自貿試驗區構建生物醫藥產業垂直生態體系的重要一環,通過引進國外優質醫療資源,嫁接高水平??圃\療技術,推動醫療產業國際化發展。這一創新的國際合作模式,不僅提升對本地居民的醫療服務水平,而且為醫藥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對于中國和日本來說,科學技術交流是不可缺少的,期待兩國共同學習,建立互惠關系,這對未來的中國和日本都很重要。”日本科技振興機構首席研究員沖村憲樹表示。
項目帶來發展動力,改革減少發展阻力。為強化跨國投資便利化,煙臺片區在全國首創性提出“中日韓投資便利化跨國辦模式”,投資者不出國門,就能快速辦理煙臺片區的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證,實現了跨國“零跑腿,不見面”審批。
今年2月,在應對疫情關鍵時刻,煙臺片區借助這一創新模式,在韓國首爾為“麗源莎(煙臺)科技有限公司”“路福(煙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2家公司頒發了營業執照,也為新時期對外經貿合作提供了“山東方案”。
借自貿試驗區東風,打好經略海洋這張特色牌
舉目向大海更深處,深藍色的遠方蘊藏著無數機遇,也蘊藏著山東自貿試驗區向海圖強的夢想。
在青島片區中德生態園,我國首個海洋基因庫(籌)就建成于此。華大基因北方中心將在這里陸續揭開魚類、海洋哺乳動物基因的神秘面紗。
“國家海洋基因庫未來將會建成全球最大的海洋基因數據庫,十年內比較重要的海洋生態相關物種將會收集完成?!鼻鄭u華大總經理劉俊年向記者透露,目前,海洋基因庫已存儲56161份樣本,累計完成816.5T測序數據產出,未來的目標是全力打造全球最大海洋聯合研究中心、海洋生物育種中心,全球領先的海洋科研中心和教育中心。
“海洋基因庫建設將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誰能先獲取樣本,誰能更快把科研成果做出來,誰就能占領全球海洋科研制高點?!眲⒖∧暾f,過去,生物樣本每一次進口,都需要層層申報、手續繁雜、耗時較長,樣本活性及質量也難以保障。自貿試驗區獲批后,青島片區在全國首創生物樣本進口“清單式”監管模式,優化海洋生物種質及其生物制品進口許可程序,實現“一次辦理,全年許可”,樣本檢疫審批周期由20天縮短至2天。
相對于海洋科技研發,我省對“藍色金融”的探索率先一步。
在煙臺片區海洋經濟創新中心,海洋高端裝備、智能傳感器、水下機器人、海洋大數據、海洋高端食品、海洋生物醫藥等領域項目在這里匯集。煙臺開發區海洋經濟發展局辦公室主任徐希水介紹,一年來,這里快速形成“政產學研金服用”于一體的海洋創新創業共同體,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產業的聚集考驗著創新服務能力。以海洋牧場建設為例,由于一次性投資高、質押物不足、回報周期長等原因,海洋牧場建設比傳統農業更難融資。為此,煙臺推動片區內恒豐銀行在全國率先報批成立了海洋產業特色支行,引導創新海洋牧場保險產品,“政銀?!眳f同發力,在海洋牧場領域率先建立貸前、貸中和貸后“閉環管理”聯動機制,為海洋牧場快速建設、快見成效提供金融保障。
自去年9月推行這項服務以來,銀行已為海裕遠洋漁業、南隍城海珍品等一批海洋牧場企業提供資金支持3.25億元。得益于資金的有力支持,煙臺片區海洋牧場建設速度明顯加速,并帶動全市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14處,占全國總數1/8,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元。這一案例獲農業農村部批轉全國推廣。
做好“經略海洋”這篇大文章,港口的地位舉足輕重,它一直作為陸海統籌、融入全球的重要支撐存在。
在青島港,記者看到,自動化碼頭現場“空無一人”,一連串“行云流水”般的運作全靠機器人操作。“這個碼頭是國內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全球領先、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黨委副書記欒寶波介紹,2019年11月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二期投產運營,創新研發10項自動化碼頭技術,其中多項屬于全球首創。
疫情期間,自動化碼頭的無人化、零接觸、高可靠的優勢更為凸顯。“自動化碼頭生產逆勢增長,上半年吞吐量同比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睓鑼毑ń榻B。
吸引頂尖資源,關鍵要靠制度創新
“如果你不經常來濟南,或許就會錯過一場試驗、一場寶貴的試驗,這是濟南片區擔當為國家試制度的大膽探索?!?月26日,在濟南片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經濟學家、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常修澤表示,去年以來,他已先后3次到訪濟南。
讓常修澤高度關注的這一探索,是山東自貿試驗區在全國首創的“人才有價”賦能體系。去年以來,為解決各類人才和中小企業創新創業起步難、融資難的瓶頸,濟南片區率先打造全國第一個人力資本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率先實現全國第一個以個人信用為基礎的金融創新模式;率先建設第一家以人力資本產業為主題的產業園。
這一創新性嘗試,實現了人力資本價值的量化測算,靠身價評估換取真金白銀不再是夢想。截至今年7月,平臺已為600多家企業和人才、團隊實現投融資5.2億元,由金融驅動的千億級人力資本服務產業鏈漸成雛形。
從“人力資源”到“人力資本”,一字之差反映了中國市場化深度推進的一個必然的趨勢。常修澤認為,“這一原發于濟南的探索,搭建起了人才與資本之間的橋梁,為濟南乃至全國創新創業開通了制度化的新通道?!比肆Y本服務業也被列入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
在自貿試驗區建設中,制度創新一直是核心。抓住制度創新這個自貿試驗區發展的“棋眼”,山東收獲了一批可圈可點的創新成果。
例如,黃島海關在全國口岸首創進口大宗商品智慧鑒定監管模式,將重量鑒定、抽查驗證、機構日常監管、第三方采信監管等4項職能集成優化。
這一監管模式的創新成果,直接體現在效率和成本上。黃島海關查檢二處副處長徐月靜介紹,以青島港進口大宗商品為例,該模式實施后,每年可節約鑒定時間約670小時,為港口增加直接經濟效益約4000萬元。
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各片區也持續加大創新力度。煙臺片區首創投資建設項目“四書合一、三一審批”制度,審批時間壓縮3/4,支出費用減少60%。濟南片區“拿地即開工、建成即使用”審批模式改革,使費斯托濟南全球生產中心項目提前3個月投產。青島片區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控制在80個工作日以內,比全省、青島市分別壓縮20和5個工作日。
一年來,119.98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為開放創新“風口”,得到一批全球頂尖創新資源的青睞。從獲批到今年7月,山東自貿試驗區新設外資企業288家,實際使用外資14.4億美元,占全省的9.9%,日本東麗、英國BP石油等一批世界500強項目紛紛落戶;完成進出口2209億元,占全省的11.8%。
山東自貿試驗區工作辦公室主任張德平表示,未來,自貿試驗區將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制度型開放吸引全球商品、服務、資金、人才等優質要素集聚,積極探索更多制度創新成果,持續釋放制度創新紅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