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 (記者 范鎮 通訊員 丁淑娜)近年來,海青鎮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圍繞“心系茶鄉百姓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服務理念,打造“馬上就辦、全力辦好”服務品牌,通過不斷優化工作流程,推動便民服務提速增效,全力打造精簡高效政務新生態,讓群眾滿足感和幸福感持續提升。
打造集成規范服務審批大廳
投入100余萬元對鎮便民服務大廳進行改造提升,建成集成化、規范化的便民服務審批場所。進一步完善優化大廳布局,建立“一門式辦理”聯動機制,打造一體化的實體辦事平臺,通過展板、電子屏、服務手冊等形式布設辦事導引圖,提供導引服務,幫助辦事群眾及時找到準確的辦事地點。完善“一窗”功能設置,設置市場主體登記、食品經營許可、鎮村建設、社會救助、殘聯、勞動就業、扶貧、綜合執法、經貿服務、農業服務、計生衛生、土地管理等18個服務窗口,最大程度的滿足群眾辦事需求。持續提升全領域無差別“一窗受理”窗口比例,健全“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服務機制,受理率達到92%以上。
便民服務大廳
放權賦能提升服務審批效率
積極承接落實上級部門下放的市場監管、民生保障等方面賦權事項,增加了鎮級層面審批自主權。依法編制了《海青鎮權責清單》,面向社會進行公開,接受群眾監督。進一步梳理涉及鎮村建設、勞動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政務服務等領域的行政許可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共計218項,編印了《公共服務事項目錄》和《公共服務事項指南》,明確事項辦理依據、辦理條件、申請材料、辦理時限等,做到逐項說明,全力辦好。通過深化改革,放權賦能,一方面,確保了相關行政權力事項承接到位、規范運行;另一方面,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流程,實現了持續減權、精準放權,有效增加市場主體的活力。
持續創新服務審批模式
聚焦民生問題,辦好百姓身邊事,完善“保姆式”、“管家式”、“一對一”等服務模式。為實現辦事群眾“少跑腿”、“零跑腿”,建立政務服務審批鎮村“兩級”代辦幫辦體系,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完善雙休日服務、午間服務和延時服務等非工作時間政務服務制度,創新“百姓e站”、“微信好友”等服務措施,滿足企業和群眾不同時段辦事需求。建立健全“窗口無否決權”“吐槽找茬”機制以及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服務承諾等政務服務標準、規范、制度,并形成常態長效機制,全面提高了綜合服務質量和效率。
請輸入驗證碼